贺绿汀是音乐家吗(贺绿汀没有枪没有炮)(1)

战火连天,硝烟四起,他虽然没有像战士一样,上阵杀敌,但他的音乐,鼓舞着人心,激励我们向前进。

1903年7月,贺绿汀出生于邵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乡美丽如画的山水和优美动听的民歌,滋润着他的少年心灵,放牛、拾柴时常与村童对歌。

1912年,他进入宝庆循程学院读书,毕业后执教小学音乐、图画课。

1923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艺术专修科,攻读绘画与音乐。

1924年秋毕业留校任音乐教员。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农村大革命,为北伐军组织义演。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从事宣传工作。

贺绿汀是音乐家吗(贺绿汀没有枪没有炮)(2)

他一生为人民事业奋斗不息、歌咏不止,坚持正义和进步,歌唱光明和真善美,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倾毕生心血塑造起人格的丰碑。50年代后期的反右派扩大化时,贺绿汀的直言不讳和凛然正气,招来了长期的麻烦。"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牢狱之灾。

1973年1月,毛泽东主席当面责问张春桥:贺绿汀怎么样了,不要整了吧!这才使他从监牢中出来,而处境仍然艰难。尽管如此,他不变求真求美之心,从不随波逐流。

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病逝,终年96岁。他是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一副挽联这样写道:"牧笛扬华音,战歌壮国魂,灿烂乐章谱春秋,满腔赤子心;真言荡浊流,铁骨傲鬼神,浩然正气耀日月,一身报国情。"

贺绿汀是音乐家吗(贺绿汀没有枪没有炮)(3)

在1934年一1937年间,贺绿汀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中,积极从事进步电影的配乐工作,与当时的左翼电影导演密切合作,先后为《乡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20余部电影创作了歌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是左翼导演袁穆之的电影《马路天使》的两首插曲。

贺绿汀采用两首苏州民歌《哭七七》和《知心客》作为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和配器。《天涯歌女》的曲调采用了流行在苏南城镇的民间音乐"剪靛花调",旋律清新、细致,润腔细巧,音高装饰较多,极富江南风格特点。这两首插曲由当时被誉为"金嗓子"的明星周璇来演唱,在风格上朴素、自然,不矫揉造作,影片一经上映,即刻在社会上得到肯定并迅速流传开来,至今为人们传唱不已。

《西湖春晓》是沈西苓编导的左翼电影《船家女》的插曲。贺绿汀写于1934年,影片描写了旧中国杭州西湖一位摇船女受黑暗势力凌辱的悲剧故事。全曲以6/8拍摇晃的节奏型贯穿,借用威尼斯船歌体点明影片所处的典型环境。第一段采用了女高音独唱的形式,这种单线条的声线描绘了西湖"淡淡青烟漫山腰"的典雅风姿;第二段作者采用了四部混声合唱的形式,和声上运用了开放性大三级处理等手法,着意体现柳浪闻莺声、西湖苏醒的生动气韵;第三段是全曲的对比段,旋律时而下行迂回展开,时而又上行大跳,合唱织体改换对位化和声进行,以交错的多声韵律美,来渲染"青山绿水"的画意;第四、第五段音调倒装再现第一、二段,构思上微妙地将钢琴替代人声、补充"船在画里摇"的美学情趣。全曲意境深邃,章法严谨,技法洗炼,音乐抒情而又具有婉约、沉郁的气质。

贺绿汀是音乐家吗(贺绿汀没有枪没有炮)(4)

在30年代的进步电影中,电影歌曲除了创作者,还有根据电影艺术表现需要而从现有歌曲中选配者。这种选歌以配合画面、故事的形式,成为电影歌曲的一种独特的创作。它的着眼点不在音乐的新创造,而在于音乐与电影的关系上。选配作为一种电影歌曲重要的创作方式,造就了不少适于电影的好歌。其中贺绿汀创作《游击队歌》就被选为电影《青年中国》的插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到群众中宣传抗战,《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他随演剧队到达山西临汾后创作的。全曲贯穿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小军鼓节奏型,通过活泼而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游击战士乐观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念,塑造了在艰苦斗争环境中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游击队员的形象。贺绿汀采用群众化的语言和通俗化的形式,大胆吸收外国革命歌曲的表现因素(如弱起的小军鼓节奏,大调式七声音阶旋律,离调的手法等),谱成了一首结构短小、形象生动的作品,它既有广泛的群众性,又有高度的艺术性。这首歌曲被选作为电影歌曲,也使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丰富多彩,同时它也藉电影这一传播媒介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贺绿汀在短短几年间的电影音乐创作,成功地运用了几乎所有的歌曲形式。

贺绿汀是音乐家吗(贺绿汀没有枪没有炮)(5)

音乐风格既有抒情委婉者,也有昂扬、激越者;既有中国民间音乐风格,也有吸收外国歌曲,尤其是外国革命歌曲风格者。为适应电影广阔的题材、多样的人物,贺绿汀创造了许多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对抗日救亡歌咏的大规模发展、对社会音乐生活都产生了至为重要的影响。

从上世纪30年代起,电影歌曲在音乐家的努力和大众的关切之下,凭借电影这一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及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魅力,成为近代一个新的、重要的声乐类别。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同样是近代中国新音乐文化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贺绿汀电影歌曲大量地被广为传唱,成为近代深受欢迎的电影音乐珍品。他是近代有较多电影歌曲流传的作曲家之一,是中国电影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贺绿汀是音乐家吗(贺绿汀没有枪没有炮)(6)

民族化是音乐创作的灵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自己发展的轨迹和特点。关于音乐民族化的问题,贺绿汀在理论方面曾有不少论述。

他曾说过:"作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行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任务是要继承我们祖先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巨大而复杂的民族音乐遗产,要加以整理发展,创造出无愧于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新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他还说:"音乐要有民族风格。"

"民族色彩愈浓厚的音乐,愈有生气,愈为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民族所欢迎。"

"世界上自从有了民族,就存在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交流不但不会消灭民族音乐,反而会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他进而呼吁:"创造出无愧于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新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关于音乐创作如何民族化的问题,他曾专门谈到了他创作器乐作品的体会:"我们的器乐作品应当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特别要表现在曲调写作上。"他还曾给一位业余作者写信说:"写歌曲要向民歌学习,不但学习它的语言、风格,还要学习它的乐曲结构。"

贺老始终心怀祖国,心怀民族。同时对音乐又有着极高的追求,他把那一腔热血,缓缓注入乐谱,谱写出不朽的传奇。

贺绿汀是音乐家吗(贺绿汀没有枪没有炮)(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