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流沙言职

消极避世的人心态(拒绝自以为佛系)(1)

01.“自以为佛系”的丧

有的人在25岁时就死了,但在75岁时才被埋葬。

富兰克林当年说这句话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在多年后的今天,会有如此多的人身体力行地践行起来。

之所以有就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最近遇到这么一件小事。

中午我去快餐店买午餐,正排队无聊中,排在后面两个人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力。


A说:烦人,怎么做都不能让老王(我猜是他们的领导)满意,一个报告来来回回改了八百遍,还总是数落我的各种不是……”


B说:“看开点,工作,不就是那么回事么!我算是看明白了,努力了也未必能有好结果。把自己搞的那么累最后还是免不了挨一顿训,横竖是被骂,还不如轻轻松松的。我现在就特别佛系,什么升职加薪,跟我无缘……”

我当时我真想回头和他们说一句:同学,这不叫“佛系”,这叫“丧”,好吗?

消极避世的人心态(拒绝自以为佛系)(2)

这件事让我瞬间明白,为何工作中总有那么一群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以颓废为潮流,排除那些家中有矿的,恐怕很多人就是这样“自以为佛系”地“丧”着,愿意做一个快乐的”废人“。

做“废人”那是个人选择,我们无权干涉,但是把“丧“堂而皇之地让“佛系”背锅,我就觉得有点过分。

因此今天很想聊聊“佛系”和“丧”到底有什么不同,希望以此启发大家一些思考。

02.丧≠佛系

佛系: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主要意思是指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云淡风轻而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百度百科

我对佛系的理解是尽人事,听天命。凡事尽心尽力,不过分执着于得失,对结果有一种洒脱和沉静的心态。

典型代表语句: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大冰《乖,摸摸头》

丧:不再相信明天会更好,也不再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乐观,就能取得想要的未来。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往往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听任摆布的状态,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

当时专家的研究案例是:

小狗在被链子束缚后电击(有点残忍)本想逃跑,可是发现逃脱不了。数次实验过后,再把小狗的链子解开进行电击,小狗这时候会放弃抵抗,任由摆布(含泪写完)。


消极避世的人心态(拒绝自以为佛系)(3)

这不就是对“丧”的最好诠释吗?低欲望甚至无欲望,放弃抵抗,任凭摆布。

典型代表语句:

被生活打趴下的时候我才发现,趴着挺舒服。

说到这里,我想已经不难看出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那么结合具体场景,我们来看他们到底有多不同。


03.佛系VS丧

1.归因不同:“佛系”之人归因于“我努力不够”,“丧”之人归因于“命该如此”

人们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都会有一个归因的过程。

归因的结果大致有四种:

  • 我努力不够,是自己的原因
  • 我努力不够,是外界的原因
  • 我命该如此,是自己的原因
  • 我命该如此,是外界的原因

如下图关于归因矩阵所示:

消极避世的人心态(拒绝自以为佛系)(4)

归因矩阵

只有第一种是正确的归因,那就是我努力不够,是自身的原因。

佛系的人在归因时往往倾向于第一种;丧的人则会归因于“自己命该如此”。

我们假设这样一个典型场景:

小林,是26岁的码农,上月公司忽然实行“末位淘汰”,他成为“被裁员”当中的一个。找工作已经两月可依然没有心仪的工作。

如果小林比较“佛系,找原因时会这样想:

迟迟找不到工作,除了大环境差,是不是我的方法出了问题?是简历写的不好?还是投递方向不对?还是面试表现环节有哪些疏漏?

这就是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是自身的原因“的表现。

但如果小林是个“丧族,他的归因可能是:

我好像确实不行,工作时间短、技术一般,也没有名企背景,怪不得我被裁掉。即使找到工作了,也不会有太大起色,还是个底层的小人物,我可能也就这样了。

改善:

如何让“丧”的归因变成“佛系”归因?逆向思维。

再遇到挫折困难时,不要急于下“我命该如此”的论断,逆向思维反推,如果“我不这样做,情况是不是好一点”,然后将自己的逆向思考快速实践。

消极避世的人心态(拒绝自以为佛系)(5)

如场景中的小林可以这样想:我把简历改的漂亮点,情况是不是好一点?

小林下一步就去请教身边的HR朋友或者有经验的大拿,如何改简历。

改好之后,通过新一轮投递来检验这一“归因”的正确与否。再以此逐步纠正自己的归因。

2.对未来的期待不同:“佛系”之人有期待,“丧”之人无欲无求

佛家说:生死根本,欲为第一。

调查表明,不与别人比高低所带来的幸福是高收入所带来的幸福的5倍。

但是有趣的是,“佛系”和“丧”恰恰是两类低欲望的心理状态。

不同点在于,“佛系”的人豁达乐观,对未来有所期待,只是以较为内敛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欲望。

而"丧“就是一种消极放任,听之任之,放弃抵抗,无欲无求的状态。,

我们继续上述小林找工作的场景:

小林通过改善自己的归因思路,发现是简历的问题。

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下,通过改善简历,重新投递,赢得了比过去更为匹配的面试机会。

“佛系”的小林会对接下来的面试抱着学习、积累经验的态度,保持平常心,但同时又有那么一点小期待,希望能为自己赢得一两个Offer。

而如果小林很“丧”,恐怕表现出的就是一副'无所谓“的状态,一个月找不到,我就两个月找,找不到高薪的,我就选低薪的企业,肯定饿不死,既不着急,也不焦虑,”丧"到底。

改善:

如何让”丧“族像”佛系青年“一样对未来有所期待?从兴趣开始。

因为"丧族“的无欲无求的状态,所以外在的物质刺激恐怕很难激发欲望,那就不妨从兴趣入手。

选择自己关注的兴趣点开始,喜欢的东西就会有所期待,一旦有所期待,“丧”的情绪就会一点点被挤走。

同时,因为前期积累的“厌世”情绪让你练就了“豁达”看世界的本领,所以此时成为“佛系”青年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回应上述小林找工作的场景:如果对找工作不成功这件事缺乏改变的动力,那就不妨从兴趣入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

兴趣一定能让“丧丧”的你扎根进去,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而这种想要屡次获得成就的感觉就是欲望的回归。

其实,某种程度上,当“丧"族们的归因问题得以纠正的话,会逐渐开始对未来有所期待。

消极避世的人心态(拒绝自以为佛系)(6)

3.满足程度不同:“佛系”之人很容易满足,“丧”之人无感

“佛系”和“丧”的第三个不同就是满足程度不同。基于上述分析,二者归因不同、对未来的期待不同,那么对结果的满足程度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林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

如果他是比较“佛系”的想法就是:

太开心了,有了工作,以后加油干,争取早日加薪。

内心是大大的满足感以及继续奋发向上的动力。

而“丧”一点的想法则变为:

有了工作了,能吃饱饭就行。反正我也不指望以后升职加薪,没什么可激动的。

所以,“佛系”的人更容易获得满足。因为对结果保有一份豁达,没有强求,当有好结局时反而是意外之喜,内心获得极大的满足。

而比较”丧“的人因为他们的无欲无求,结果如何也漠不关心,呈现出一种“我无所谓”的无感状态。

改善:

如何从“丧”的无感到“佛系”的适度的满足?唤醒自己的期待。

这一步的改善取决于上述第二点对未来的期待是否成功唤醒。

当“丧“族的期待被唤醒,欲望得以满足时,自然会有满足感。”丧“到”佛系“的转变又使得欲望不那么”欲壑难填“,有想要成功的欲望,又刚刚好。


综上,对比了之后你会发现:“佛系”是尽力而为,对结果乐观通达;而“丧”则是跳过“尽人事”,直接“听天命”。丧≠佛系,拒绝“丧”,“佛系”还是可以有的。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做那只即使不被束缚也不逃脱的小狗了吧。

来,云淡风轻地过,而非消极厌世地苟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