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假设慈禧的鸾驾被一伙贼人围住了,假设啊,您千万别当真!我想李鸿章一定会是第一个冲过去,作出一副要为慈禧太后挡刀的架式,“太后放心,有老臣在,没人敢伤太后一根毫毛!”张之洞一定会赶紧紧随其后,心里想,可不能让这老东西抢了头功!曾国藩嘀溜着眼睛,心里盘算着什么。只有一个人冷眼看着这一切,他想,兴许天下的大势就要在这一刻改变了,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在电视剧《太平天国》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太平军开到湖南,石达开去拜访左宗棠,与左相肩而过。后来左化名高季左,特来拜会石达开,纵论天下大势。石达开发自肺腑地问了左宗棠一句,先生以为我们能成功吗?左宗棠言,方今社会动荡,民心浮动,贵军揭竿而起,正给那些啼饥号哭者以期望,只要不出现纰漏,在下以为,打到北京去,推翻满清统治也不是什么难事!

晚清中兴四名臣最终下场如何(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1)

左宗棠剧照

《太平天国》中的左宗棠,有如神人一般,那一份惊世骇俗的见解,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烂世的一线曙光,从遥远的未来照来,神奇般地在一个人的天灵盖中闪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希冀着他能为我们奉献精彩。

左宗棠与太平天国的人接触的事情只在清末的小说中出现过。历史上的左公到底有没有见过太平天国的领袖,我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他归根到底还是一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不可能有那些完全超越历史的见解,他更可能是清朝统治的维护者,至少不反对,不可能产生推反其统治而另开盛世那样狂悖的想法。

晚清中兴四名臣最终下场如何(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2)

左公

在晚清的四大名臣中,要说铮铮铁骨,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只有左宗棠一人。在满朝文武都要求媾和的时候,左公上疏直谏,直陈利害,为了祖国领土完整不顾老迈,抬官而行,这份为国尽忠的赤子之心实在让人感动。反观曾国藩,更多的学会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与道家的无可无不可,他没有一副为民请命的热肠,有的只是清净无为的修行。曾国藩无疑是晚清四大名臣中名声最大的,但绝不是最有才能的,更不是最聪明的。

欺弱怕硬,这个词用在李鸿章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李鸿章见了洋人摇尾乞怜的样,让人看了实在觉得恶心,他那机灵劲一到洋人跟前立马就失灵了,唯恐人家大兵压境把自个饭碗砸了。咱鸿章大人别的本事没有,出卖祖国利益的本事那可是大了去了,人精一个,跟洋人那关系弄得好的我跟你说,那就给一家子人似的,合伙来搞我们的利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洋人的卧底呢!

晚清中兴四名臣最终下场如何(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3)

鸿章兄

张之洞是四大名臣中年龄最小的,气量嘛、也是最小的,动不动就犯眼红病,不准别人比他过得好,他就受不了。尤其是李鸿章,这老小子老压自己一头,一肚子坏水,投机钻营,沽名钓誉,一看见他老夫就来气!张之洞这个人还有些霸道,容不得别人和他有不同意见,爱给别人穿小鞋,一个开明的封建士大夫,一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未来的士大夫。

晚清四大名臣里面,就左宗棠还值得人咂摸咂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