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讴歌,为时代立传——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10月16日晚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来自瑞安望族黄家的著名艺术家黄宗英荣获“终身成就奖”。组委会给予黄宗英的颁奖词是:

16岁主演话剧,由此开启70余年漫长的跨界文艺生涯,表演青春,展现了新女性青春向上的时代气质。带着表演艺术家的灵动才情,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散文化的报告文学作品,关注重大社会,深刻影响了几代人。

因为身体原因,黄宗英未能来到现场,她的儿子赵佐到现场替母亲领奖,并代表她读了获奖感言:

上海颁给我终身成就奖,我很高兴。

此时此刻,我要对巴老、佐临和所有的师长们说:学生没有让你们失望,小妹做到了!我要感谢上海的观众和读者,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厚爱;我要感谢党,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教导;我要感谢这片土地,感谢人民,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抚养;我鞠躬。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1)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或其代表领奖。(左起)陈少云、何占豪、王文娟、周慧珺、黄宗英(由儿子代领)(陈盈文 摄)

“上海文学艺术奖”是上海文学艺术界的最高奖,五年评选一次。94岁的“小妹”黄宗英因此登上上海各大主流媒体头条,走入大众视野,她的传奇人生也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2)

芳华盛年,“甜姐儿”风靡上海滩

瑞安小沙巷(旧称振文坊)曾挂有一块横匾,上书“比户书声”四个大字,是被誉为“东南第一笔”的著名书法家池志徵题写。这里是读书人集居之地。在清代后期,世居小沙巷的黄家,族中“兄弟二进士”“父子叔侄三进士,同朝为翰林”,黄氏以家族群体形象活跃在晚清历史舞台上,史称瑞安“五黄先生”。1925年出生的黄宗英是“五黄先生”中最年幼的黄绍第的孙女、“洋翰林”黄曾铭的小女儿,和兄弟黄宗江、黄宗淮、黄宗洛、黄宗汉并称“新五黄先生”。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3)

△黄家兄弟姐妹多长寿。前排左起:黄宗英、黄锐华(享年99岁)、黄燕玉(享年103岁)。后排左起:黄宗洛(享年86岁)、黄宗江(享年89岁)、黄宗淮(80年代去世)、黄宗汉(享年83岁)。

黄宗英9岁时,父亲因伤寒去世,家道中落。1941年,16岁的黄宗英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跟随大哥黄宗江到上海参加话剧团,先做打杂。悟性极高的黄宗英常看着台上的表演,对演员的台词和肢体语言暗记于心。一天,在曹禺名剧《蜕变》中担任角色的一名女演员要结婚不能上场,导演黄佐临让黄宗英救场,不想就这么一场一场地“救”下去。黄宗英的戏剧人生从此拉开序幕。

1941年,黄宗英主演个人首部话剧《甜姐儿》,一炮而红。自此,“甜姐儿”也成了黄宗英的代名词。此后,黄宗英陆续在《幸福狂想曲》《丽人行》《乌鸦与麻雀》《家》《聂耳》等电影中出演重要角色,成为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4)

△1941黄宗英主演的话剧《甜姐儿》大获成功,娇美柔媚的大小姐形象深入人心。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5)

△《丽人行》剧照,中间为黄宗英。

文海楫舟,屡次问鼎文学创作大奖

黄宗英不仅是一代人心中的银幕女神,也是妙笔生花的女作家。新中国成立后,黄宗英渐渐淡出银幕,成为较早转到专业作家行列的电影表演艺术家。1954年,她创作了电影剧本《平凡的事业》;1960年,担任剧情电影《六十年代第一春》的编剧。1965年后,她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79年至1984年,曾连续三次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著有报告文学《特别姑娘》《小丫扛大旗》《天空没有云》《没有一片树叶》《小木屋》等,散文集《星》《桔》《半山半水半书窗》等,随笔集《故我依然》《上了年纪的禅思》等,与徐迟、肖复兴共同创作报告文学集《为了你,我的祖国》,与丁玲共同创作报告文学集《一代天骄》。

2017年,92岁的黄宗英荣获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6)

△2016年末,《黄宗英文集4卷本》问世。

四段婚姻,追求爱情最纯粹的样子

黄宗英有过四次婚姻。第一段婚姻是在1942年,17岁的她在话剧团工作时与同事、乐队指挥异方恋爱。可惜年纪轻轻的异方患有心脏病,不知谁出的馊主意,让黄宗英去冲喜。可是新郎卧床无法拜堂,只好由他母亲代劳。婚后18天,新郎就去世了。

为了避免触景生情,黄宗英离开了原来的剧团,来到哥哥黄宗江同学程述尧任社长的南北剧社。相处中,程述尧发现,黄宗英是一个特别令人心疼的女孩,小小年纪便有一段丧夫的经历,如今更是努力生活,努力工作。程述尧总是不自觉地想要对黄宗英好一点,再好一点。一来二去,黄宗英也被感动了。1946年,黄宗英开始了她的第二段婚姻。

但是在结婚不久之后,黄宗英便遇上了“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演员之一”赵丹。那时,赵丹要主演电影《幸福狂想曲》,到处找女主角。一天,在朋友的玻璃台板下看到黄宗英的一张照片,说“这个姑娘的眼睛会讲话”,便决定请她出演女主角。影片拍完,赵丹借用影片中的一句对白,对黄宗英表白:“你不应该离开,你应该是我的妻子。”随后,黄宗英与程述尧离婚,与赵丹结婚。婚后两人志同道合,生育了三个孩子,是演艺界令人羡慕的一对璧人。1980年,赵丹因病离开人世。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7)

△黄宗英和赵丹的剧照

第四次是和翻译家冯亦代的黄昏恋,被传为文坛的佳话。黄宗英和冯亦代很早就相识,但没有多少交集。90年代初,黄宗英与冯亦代再次在上海相见,两人都已痛失爱人,此时黄宗英已60多岁,冯亦代也已年近80岁。

由于黄宗英身居上海,冯亦代住在北京,于是两人开始鸿雁传书。信中,黄宗英称呼冯亦代为“二哥”,冯亦代则唤黄宗英为“小妹”,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而炽烈的感情。在书信中,两人谈文学,谈英语,谈学到的新知识等等。从1992年到1993年,一年多的时间,两人足足写下了50万字的情书。鸿雁传书,演绎的是一场动人的、纯真而炽烈的爱情。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8)

△冯亦代和黄宗英

1993年2月,黄宗英最终提笔,向冯亦代写下了《聪明的傻二哥,你到底懂也不懂?》这封催婚情书:

我第二次进精神病院了。

我在读白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诗。我幻想的白朗宁来把我接出医院。

我是因连续写作日夜不能勒笔致病而已。把创作意念冷藏保鲜,把稿纸对我封锁,略施医疗措施,也就能正常睡觉、走路了。

下一阶段将在医院中,实验无日无夜激情大写而特写,看又如何……

我不是个残废人,只不过艺痴魂魄相扰,才非常有可能成为半残人,这样一折和你门当户对了,聪明的傻二哥,你到底懂也不懂?

I miss you so much。

1993年10月,黄宗英与冯亦代的婚礼在三味书屋举行。在爱情的激励下,两人的创作也有新的拓展。有人问冯:黄宗英怎样?他戏谑地说:“七十岁的老太太,十七岁小姑娘的脾气。”一语道出了黄宗英不按常规出牌的特点。黄曾声言“明年要生个胖娃娃”,这个“娃娃”就是出版了《纯爱》《归隐书林》《半山半水半书窗》《命运的分号》《我们俩》等几本书。

1999年7月,冯亦代为黄宗英写下了一封情书《这将是最后的聚首》。文中他说:

“从现实讲,我是十二万分的爱你,比爱自己更多。你是我所见的唯一的天才。”

“我得了你,用我的余年来爱你,那是我的幸福,能有几个人得到这幸福?”

“我所顾忌的,只是我给你的爱,还是太少,不够,我将在来生做犬马来补偿,愿我今后给你更多的爱,更多的照顾,这样我才能报答你。”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9)

2005年2月,冯亦代停止了心跳。11天后,黄宗英在上海的病房里,给天国里的冯亦代写下了最后一封情书。

亦代二哥亲爱的:

你自二月二十三日永别了纷扰的尘世已经十一天,想来你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

你是否依然眷顾着我是怎么生活着吗?今天是惊蛰,毫无意外地惊了我。

我重新要求自己回到正常生活……

亲爱的,我们将在印刷机、装订机、封包机里,在爱我们的读者群中、亲友们面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

你高兴吗?吻你。

愈加爱你的小妹

2016年末,《黄宗英文集4卷本》问世。第四卷为作家李辉整理编辑,将黄宗英与冯亦代的情书精选,定名为《纯爱》。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10)

2017年2月,《见字如面》,归亚蕾、张家声将两位老人的爱情故事,用两封情书读给世人。

三次回乡,探亲祭祖外加采访创作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11)

△1988年黄宗英(左四)在瑞安东门硐桥上与老人交谈。

瑞安,是黄宗英的故乡。这里,有她的祖居,有她的血脉,更有她不可割舍的亲情。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她回瑞安的次数和时间最多。

早在1958年,黄宗英就曾在乐清农村劳动锻炼。1962年1月,黄宗英带着赵丹来到温州,为《高机与吴三春》剧本的改编奔忙,当时她与赵丹住在柴桥巷机关招待所,足迹踏过雁山瓯水,但黄宗英真正敲开故乡瑞安大门的,却是后来的三次。

1963年3月,38岁的黄宗英第一次来到故乡瑞安,住在小沙巷的县委机关招待所。这次,县委安排她采访了家住塘下鲍田的一位水利专家戴新泮。1964年2月23日,报告文学《新泮伯》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

1975年,50岁的黄宗英第二次回瑞安探亲祭祖。探亲之余,她不忘写作的老本行,采访了全国劳模陈阿木,实地调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些情况。临行,她带了黄鱼鲞、墨鱼干、虾米等家乡土特产,还有她最爱吃的李大同的双炊糕、芙蓉糖、冰雪酥。

1988年,黄宗英受上海作协委托,回瑞安采访全国十大民营企业家之一的温邦彦。此行她还写了一篇有关百好乳品厂前世今生的报告文学。

如今,94岁高龄的黄宗英在上海华东医院住院疗养,气色、精神都还好,每天还要看会儿书。天气好的时候,阿姨还会推着她到医院花园里逛一逛……

温州籍女作家(瑞安94岁黄家小妹)(12)

△黄宗英近照。

从舞台、银幕到文学领域,悠悠一生,如同一幕又一幕的戏剧。黄宗英是编剧,是导演,也是演员。生活其中,陶醉其中,感悟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