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体重标准超过多少(体重达到多少更有利于健康)(1)

这个时代是一个矛盾的时代。

有的姑娘总是唠叨着要减肥要瘦,要保持完美的身材,尽管她们看上去已经非常的瘦削了,再瘦下去,还可能会出现问题。

也有的姑娘老说什么不能让他人定义自己的身材,即使肥胖带来的不仅是美观的问题,更甚至累及健康了,她们也无动于衷。

成年人体重标准超过多少(体重达到多少更有利于健康)(2)

所以,该瘦到什么程度,又该胖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好问题。

下面,踪述君通过一个公式教你如何根据身高判断自己的完美体型。

教你根据身高判断你的完美体重

要想知道自己的身高对应的标准体重十分简单,只需以下这一个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以一个身高150cm的女生为例,她的标准体重在45kg左右,所以那些身高150cm,但体重连40kg都不到的姑娘们,真的不急于减肥。

成年人体重标准超过多少(体重达到多少更有利于健康)(3)

也有朋友会问到,自己的体重刚好超过这个标准体重6kg,是不是说明不正常呢?

未必,想要知道自己的体重是正常还是超重/偏轻,也需要一个公式:

体型=(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以一个身高150cm、体重40kg的女生为例,已知她的标准体重为45kg,那么她的体型则为 -10%,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说明你的体重是正常的,如果这个数值低于10%为过轻,低于20%则是消瘦;相反,如果超过10%为超重;如果超过20%,就是肥胖了。

所以,大家不要随意定义他人是肥胖,有可能她只是超重,并非到达肥胖的地步,因为一旦达到肥胖的程度,可能需要联合一些医学手段进行减重。

成年人体重标准超过多少(体重达到多少更有利于健康)(4)

看到这里,相信会有部分朋友提出质疑,为何会使用这个公式判断,而不是用BMI判断呢?

首先要说明,这个公式源于中国质检出版社与中国标准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营养配餐设计与评价》,并非踪述君胡编乱造;其次BMI是体质指数,的确可以用来判断你的体型是否标准,但若是用于判断你身高对应的完美体重,可能会过于麻烦。

这里也给大家普及一下BMI公式: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亚太地区成年人BMI正常值为18.5~23,>23属于超重,25~30属于肥胖,>30属于极度肥胖,<18.5属于消瘦。

成年人体重标准超过多少(体重达到多少更有利于健康)(5)

大家在计算过程中,要直面自己的身高体重,毕竟也是自己运算,没有必要欺骗自己。如果计算出来的数值不太正常,也不要麻痹自己,该运动的还是需动起来。

为什么要控制体重?

为什么在当下这个不要制造容貌焦虑的时代,踪述君还是建议你得控制体重呢?

抛开美观问题不谈,标准的体重可是与你的健康密切相关。

一项发表在2019年权威杂志JAMA的文章揭示了中国中年人体重增加与健康结局的关系,研究团队评估了中国48377名女性(平均年龄47.8岁)和35989名年男性(平均年龄49.6岁)的体重与健康数据,结果发现:从成年早期到中期,每增加5kg体重,全因死亡率大于20%,晚年大概率会受心脏、血管类健康问题影响。然而,在体重指数为18.5至22.9这个标准体型范围中,并没有发现体重与健康风险的关联。

成年人体重标准超过多少(体重达到多少更有利于健康)(6)

也有另一项针对110多万亚洲人长达9.2年的研究给予佐证,BMI在22.6到27.5之间的死亡率最低,而BMI大于35的死亡风险高达1.5倍,小于15的风险高达2.8倍,所以过瘦或过胖都不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成年人体重标准超过多少(体重达到多少更有利于健康)(7)

两个亚洲人群的体重指数与特定原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综述

时代在不断变换,先是以瘦为美,后有人发现不是符合大众的白瘦幼标准才为美。诚然,过瘦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放任自己胖下去也不好,那怎样才好呢?符合健康标准才是最美的。


踪述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参考文献:

Jia G, Shu X O, Liu Y, et al. Association of adult weight gain with major health outcomes among middle-aged Chinese persons with low body weight in early adulthood[J]. JAMA network open, 2019, 2(12): e1917371-e1917371.

Zheng W, McLerran D F, Rolland B,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mass index and risk of death in more than 1 million Asian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4(8): 719-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