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有这么一个俗语叫“不服周”,从字面上看,就可猜出它的意思是不服气姓周的,或是不认输,不甘心的意思。据说这个俗语已流传了2000年之久。
结合历史,我们发现俗语“不服周”是湖北人比较有的特色的语言词汇,有着较为浓郁的历史气息和历史内涵。
其实,俗语“不服周”,真正的意思是:你说的话我不服气,我对你就是不服。
在生活中,湖北人在遇见不服气的事和不开心,不甘心的时候,就喜欢开口说“老子就是不服周”、“个板马,你不服周?”奇怪了,为什么要说“不服周”?“周”指的是什么意思?
说起来,这个俗语可是有历史故事来源的,俗语中的“周”,指的是历史上最早的由周文王创建的“周朝”。
由此推来,俗语“不服周”,最初指的应该是不服从、不服气、不服“周朝”的统治的意思。而湖北又是古时楚国之地,所以,“不服周”应该是说楚国或楚人不服从周的统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历史上真的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吗?别说,还真有这回事。这还得从历史上周朝与楚国之间长达百年的恩怨说起。
早在春秋时期,周天子就没有对诸侯国楚国正眼相看,认为它不是正统的诸侯国。这样一来,楚国就不乐意了,两国经常会在一些事情上发生争执,楚国也不尊重周天子,有时还会故意去冒犯周天子。
到了第四代周昭王时,他为了扩大周朝的疆土,就率领大军,开始向南去夺取荆楚的土地。于是周和楚之间就爆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
要知道,当时楚国面积小,国力较弱,是不敢和周面对面打的,于是,他们采取战术,把部队和百姓都藏了起来。
周昭王率兵过了汉水,就踏上了楚国土地上,心情好的很,可到了眼前,看到的只是深山密林,连个人影也见不着。
这还不说,从密林中跑出很多毒蛇猛兽,攻击周昭天的士兵,伤亡不小。就这样,周的军队就在这深山密林里根本找不到人。
没办法,周昭王只好作罢,于是只将搜刮到的楚国的财宝,带了回去。
三年后,不甘心的周昭王再次出征,亲率周朝精锐之师,守卫镐京的御林军“西六师”进攻楚国。
没想到又和上次一样,一过了汉水,依然找仍不到一个楚兵。犹豫中,突然,一阵鼓响,从四面八方出现大量穿着破衣烂衫的楚国人,他们英勇无畏,骁勇善战,很快就打败了周军。
这次南征的失败让周昭王很是没面子,这么小的楚国自己就拿不下,还怎么能领导诸侯国呢?如果这次开个不好的头,就会有不少国家会不服从周的领导,这怎么能行?
思考再三,他又一次亲率自己的“西六师”来进攻楚国,可结果还是一样,他又被聪明的楚人打得没有招架之力,最后周昭王只得率兵杀开一条血路,准备逃回国。
逃到汉江边上,看见岸边有几条新船,就不顾一切地跳到船上,怎想,船一到江心就散了架。原来,这是楚人事先准备好的,就等周昭王上船了。
经过这一战,周朝最精锐的“西六师”全军覆没,周昭王自己也掉到江里淹死了。由于周昭王死的太窝囊,周朝也不好意思声张。据《史记》记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就是说周天子南巡时不幸死在了水里,但又不知是谁下的手,虽然是奇耻大辱,但又不能明说,就只好不发布周昭王死亡的消息了。所以,周昭王是周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没有对外公布消息的王。
这就是楚人聪明的体现,善于利用环境优势,才取得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胜利。
就这样,又过好多年,周朝也更换了几朝帝王。当周夷王上台后,他和前任不同,他为人和善,不示强,与各诸侯们的关系也不错,有时会出来亲自接见各个诸侯们。俨然没有了当年周天子的威严了。
这时的楚国国君,换成了神箭手熊渠。他射术高超,又能征善战,在他带领下,征服了周边不少小部落,势力也不容小觑。
熊渠这时心里一直有个梗,他觉得自己的祖先曾经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可最后分封时,只分给楚国很低的爵位。熊渠心里就一直替祖先觉得委屈,就想找个机会报复一下周朝,自立为王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
但他也知道,不管怎么说楚国还是小国,公开挑动周的统治也不明智。于是就采取不用周的封号,自己封自己的办法。于是熊渠就把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
这三个儿子分别为:大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管辖也今天的江陵、荆州一带;二儿子熊挚红为“鄂王”,管辖今天的武昌、鄂州一带;三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这些领地就是今买湖北最早的雏形。
这次封王是楚人“不服周”最早具体表现。奇怪的是当时周夷王根本没有计较这个事情。周夷王死后,继位的是周厉王。这可是个残暴国君,杀人不眨眼,弄得诸侯国都很害怕他。
到这时,楚国的熊渠有些害怕了,为了不得罪周厉王,他赶紧把自己封的王号去掉,从此不敢再称王了,等于又“服周”了。
我们从周与楚之间的争斗中可以看出来,楚国虽然没有周朝强大,但它不畏强权,敢于战斗,敢于称王,敢于“不服周”。这让楚人在历史上留下来让人敬佩的一段历史。“不服周”这个俗语也成了楚人骄傲的资本,一代又一代流传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