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上映。
如今,第25部系列电影已提上日程,新剧本创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007系列成功打通间谍片与主流商业片的隔阂、融合英国本土特色与世界潮流,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加冕世界上历时最久经典系列电影。
它将独有的类型体系渗透进人物造型、情节设计等方方面面,甚至是片头。
25部电影片头,由四名导演——莫里斯·宾德、罗伯特·布朗约翰、MK12设计工作室和丹尼尔·克莱曼完成。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延续着邦德的传统。
▲007系列片头汇总
邦德VS枪管从[诺博士]起,邦德面向观众、突然开枪的一幕,莫里斯·宾德的设计沿用至今。
这一设计被命名为“邦德枪管”(Bond Barrel):白色的圆点以定格动画的方式,移动到画面最右侧,然后放大成对准邦德的枪管,周围是漩涡状的纹路。邦德举枪反击,血液逐渐覆盖整个画面。
十秒左右的桥段,展示出邦德与反派对决的二元故事架构。透过枪管,邦德的子弹迎面而来,击中反派,也击中观众。
枪管、血液是暴力的载体,由邦德执行开枪,观众也同时经历兴风作浪者的颤栗,惩恶扬善者的快感。
随着系列作品的推出,邦德的着装与开枪姿势、枪管序幕出现的时机也发生变化。
▲[诺博士]、[来自俄罗斯的爱情]、[金手指]:邦德头戴礼帽、站着开枪
从第四部[霹雳弹]起,到第十六部[杀人执照],除了第六部[女王秘使],邦德采用同一种姿势开枪。
▲邦德采用半蹲的标准开枪姿势,展现一种从容、训练有素的特工形象
▲[女王秘使]:邦德用一种类似求婚的姿势开枪
这是24部007电影中,仅有的单膝跪地开枪。
这与电影的婚姻主题有关——在[女王秘使]中,邦德结婚。他短暂的婚姻,以新娘在婚礼当天遭遇枪杀结束。
▲[你死我活]:第八部007电影,邦德脱掉礼帽,符合当时英国绅士的着装标准
▲[黄金眼]:从开枪姿势看,邦德站了起来,这一变化显示邦德更加从容、随性的动作风格
同时,片头导演丹尼尔·克莱曼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运用CGI(电脑图像界面)技术进行升级处理。对“邦德枪管”的周围,增加阴影的位移与旋转,仿佛在追踪邦德,营造出邦德正处于敌人射程内的紧张感。
[择日再死]中,克莱曼又做了改动。
过去,观众透过枪管,在枪声和红色的配合下,有种子弹迎面而来的感觉。克莱曼通过增加子弹放大、迅速占据画面的瞬间,将这种感觉变得更加真实。
接下来的[皇家赌场],邦德枪管出现的时机,有所调整。
▲[皇家赌场]:邦德开枪是为了射中前面出现的敌人,邦德的着装也一改往日的西装革履
丹尼尔·克莱曼打破过往邦德开枪后,插入一段情节、再进入片头的做法,创造“情节——片头”的新次序。
枪管序幕与影片叙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预示电影中的动作戏将更为写实、凌厉。
正是从这一部起,邦德那种老派英国绅士的作风开始削弱,开启了007系列的新时代。
此后的[大破量子危机]、[大破天幕危机]取消片头的枪管序幕,直到影片结束后才出现。
最新的[幽灵党]中,枪管序幕回归,奠定全片复古的基调。
▲[幽灵党]:邦德开枪、全身变暗后,血液才流下来。预示在这一部中,邦德的行动将更加隐蔽,也可能以隐退结束
邦德枪管作为影片的开场片段,在十秒左右的时间内,体现出007电影的美学风格、技术上的变化,詹姆斯·邦德的着装、动作风格的变化,甚至还影射了影片的主题,成为007系列电影片头的标志性元素之一。
枪VS女郎第二部007电影—— [来自俄罗斯的爱情](1963)确立一种新的模式:在邦德枪管序幕结束后,先插入一段正片内容,再进入主片头。
若说主片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元素,非枪和女郎莫属。
枪代指“暴力”,女郎代指“性”。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这两个视觉形象代表的含义,基本达成一致的理解。
正如剧情一样,枪与女郎的密集展示,瞄准全人类潜意识中共同的两大本能——死亡与性。
[诺博士]中,莫里斯·宾德利用圆形,与枪口和片名[Dr.No]中的o连结。女性舞者的剪影热情狂乱,失焦的处理方式,又为画面增加几分神秘迷离的氛围。
[俄罗斯的爱情]中,女性的身体开始更具挑逗性。
导演布朗约翰发表在《性与版面设计》一文中,阐明个人的设计理念:“在我看来,这种类型的电影唯一有用的主题就是性或暴力。我选择了性。”
作为一名实验性版面设计的倡导者,他将名单看作图像的一部分,直接投射到肚皮舞者身体上,字母保持静止,随着舞者的扭动产生形变。
▲[来自俄罗斯的爱情]:字在舞者的身体间游走,充满挑逗的意味。电影中,正是性吸引力促成邦德与邦女郎的携手
片头将暴力搁置起来,专注“性”的部分。
到了[霹雳弹],[诺博士]的片头导演莫里斯·宾德回归。
宾德重新把枪与女郎一起放进片头。并延续上任导演的诱惑性剪影,还做了升级处理——舞动的女性首次以全裸体的姿态,在007系列片头中亮相,之后更是成为“固定嘉宾”。
▲[霹雳弹]:集齐裸女剪影和枪两大元素,曼妙身姿的诱惑与紧随的死亡威胁同时上演
▲[海底城]:女人执枪追捕邦德,两人面对面对峙时,邦德缓缓按下她的手,两人接吻
而影片中,身为俄罗斯情报人员的邦女郎,多次扬言任务结束后,要杀了邦德、给情人报仇。最后,还是没能抗拒邦德的魅力,以两人滚床单任务达成落幕。
插播一句,此后莫里斯·宾德包揽12部007系列电影片头。
直到1989年,他还制作了自己的最后一部邦德片头——[杀人执照],这距离他辞世仅剩两年。
相同的导演,大概也是片头风格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的原因之一吧。
截止目前,[霹雳弹]后的21部邦德电影中,只有一部片头没有女性的身体——[皇家赌场]。
在赌博世界上,上演的是男人间的肉搏。
这一部普遍也被认为是邦德的“转型之作”——弱化感情戏、近身格斗等动作戏戏份大增。
▲[皇家赌场]:缺少女性元素的片头,变得暴力、血腥。电影中,留给邦德谈情说爱的时间也显著减少,感情戏在邦女郎死去、邦德无法确定这份感情的真伪中结束
“[皇家赌场]必须要有所不同,”克雷曼说,“这是入行之前的邦德。在开场前开,他甚至还不是007,所以片头是讲述了他成为00特工的事情。”
“这次画面中没有出现舞动的女人,因为叙事考虑,邦德还没有成为那个女性杀手,他还没有心碎过,还没有被女人背叛过,还没有成为那个夺命暗杀者,还不需要沉湎于肉体欢愉来确定他还活着,以弥补他周围不断的死亡的恐怖。”
抽象Vs形象007的片头序幕中,多多少少都影射了正片的内容——或用形象的影像画面,或用抽象的文字图形。
[诺博士](1962)的片头,是007系列中最抽象的一部。
作为一名美国商业艺术家,片头导演莫里斯·宾德根据当时盛行的现代主义美学,将片头抽象为简约的图形动画。
整个片头可以分为三部分:闪烁的波点和方形,卡吕普索舞者的剪影,三个盲人乞丐。
三者的关系是割裂的,配乐也是风格迥异。以第一段配乐最为经典,出现在随后所有007电影的片头。
▲[诺博士]:波点的快速、无规则地闪烁令人不安,与枪管结合起来,则赋予它更多的含义——每个点都会成为一颗或射向邦德,或由邦德射出的子弹
这一部分以红色波点占据画面结束,又与鲜血建立联系。
第三部007电影——[金手指]以一只金色的手掌进入片头。
将电影主题用视觉图案形象化,后来的[金刚钻](1971)、[黄金眼]等也采用相同的方式:[金刚钻]出现钻石、[八爪女]出现章鱼、[择日而亡]出现石油、[皇家赌场]出现扑克牌。
▲[金刚钻]片头中,闪闪发光的大钻石。这是宾德使用摄影最多的片头
此外,一些片头还暗示正片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
[霹雳弹]中,女郎与持枪者在水下追逐,而水下的追逐戏正是[霹雳弹]的重头戏,幽灵党偷取原子弹、邦德与杀手搏斗、营救邦女郎、最后众人交战,都是在水下发生。
[雷霆谷]中,邦德的血化作日本艺伎的伞,随后出现火山喷发等片段。
▲[雷霆谷]:背景是喷发的火山映照出的红色天空,女人们身着日本传统装束
片头引出日本女人与火山两个重要元素,成为点题的视觉双关语——邦德前往日本,幽灵党的秘密基地潜伏于火山之下。
[太空城]中,女郎绕着月亮翻转、舞蹈,仿佛处于失重状态。
通过提取影片的主要线索,简化成或抽象、或形象的元素,揭示故事最基本的主题特色。
同电影剧情一样,007片头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半个多世纪的跨度里,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007片头设计也折射出这段历史——以一种更抽象、隐晦的方式。
典型的当属[你死我活]、[黄金眼]。
[你死我活]中,片头将种族冲突转化为视觉元素,表达社会矛盾。
▲[你死我活]:黑人女性的头部燃起了熊熊火焰,并瞬间变成骼骸,整部片头的视觉信息传递着危险和恐惧,影射当时美国的3K党(奉行白人至上)
[黄金眼]的片头,是对当时苏联解体和苏联形象符号的概括。
▲[黄金眼]:美女手持斧头、破坏雕像,口吐枪支、打倒镰刀旗帜,极具政治隐喻
色彩Vs色调色相、明度、纯度是色彩最基本的属性,它对视觉有刺激作用,是设计视觉冲击力的主要体
现。而画面中色彩的总体倾向,又构成色调,带给人冷与暖、焦虑与宁静等不同的感觉。
[霹雳弹]中,宾德以大胆纯净的颜色做背景,如梦如幻的色调也至此确立下来。
裸体女人的剪影在蓝色的海洋中,游走、逃离,两名持枪者尾随其后。海水变红,营造出女郎的生命受到威胁的紧张感。
▲[霹雳弹]的片头色彩运用大胆,排版干净
[你死我活]中,透过头骨上空洞的眼睛,观众们可以看见裸体、戏剧性的打光和大量的火焰相混合。当主题曲节奏变快时,火焰、舞蹈随之狂乱。色调也发生变化。
▲[你死我活]:蓝、红、绿是宾德片头设计中常见的颜色,此处同时出现,并做群魔乱舞状。与电影的邪教主题有关
▲随着歌曲节奏放缓,背景变成变为蓝色火花和烟雾的混合,一个女人在摇摆。非理智的情绪转向理智,疯狂转向冷静
▲再次回到温暖的色调,同时片头在一个女人手中结束。一切回归秩序
[大破天幕危机]用色更加阴郁,无论是黑暗的水下景观、流沙陷阱、神出鬼没的埃舍尔主义(专门研究立体错觉画的艺术流派)的迷宫、颓败的庄园,还是组成头骨样式的墓碑,都深深埋在垂死的詹姆斯·邦德的大脑中,直至他跌入自己制造的深渊。
▲[大破天幕危机]的用色更黑暗。除了添加很多黑白的画面以外,克雷曼调低红色和蓝色的亮度,整个片头的气氛都更加沉重、黑暗
艺术VS技术追溯电影片头的发展,以欧洲先锋派的艺术探索为起源。
艺术家们尝试“视觉音乐化”、“音乐视觉化”,将音乐和抽象图形在单位时间内重组,为片头的表现形式作铺垫。
随后,蒙太奇学派的发展,为电影片头的镜头叙事打下基础。
同时期,以包豪斯学院为代表的欧洲现代主义平面设计也为人瞩目。二战时,大批教师、学生流入美国,形成纽约派风格。此后,受到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运动的影响,片头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007系列电影正是秉承片头发展的传统,把当时流行的艺术风格、最新的技术与电影主题结合在一起,建立属于自己的片头体系。
先后执导14部007片头的莫里斯· 宾德,在第一部作品——[诺博士]中,使用抽象艺术,将枪口简化为波点。
[女王秘使]的片头,融入奥普艺术(Op-art,即光效应艺术)元素:根据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波纹,按一定频率闪动。观众在注视时,会出现眩晕的光效应现象。
▲波纹的闪烁造成流动的视觉错觉,然后引出第一任邦女郎等人
接着,众人在沙漏中的出场,又运用了光学畸变。
[海底城]中,为躲避敌人的追逐,邦德从雪山纵身一跃。长达近二十秒的自由落体过后,他撑开降落伞,就落进女人双手的剪影中。
▲[海底城]:运用蒙太奇,无缝衔接情节和片头序列。降落伞越来越小,直至像是被双手捧起,正式进入片头部分
在后来的[大破天幕杀机]中,邦德受伤坠入瀑布中,采用相同的设计。
拍摄[来自俄罗斯的爱情]与[金手指]两部007片头的布朗约翰,是实验排版的长期倡导者和实践者。
“字体已经不仅是一种辅助的插图或图像,而是作为图像本身使用。”
[来自俄罗斯的爱情]中,布朗约翰把文字直接投射到背光的肚皮舞者身体上,造出幻灯片式的效果。
接下来的[金手指],他索性把电影片段投射到女演员身上。
同时,电影片段与女演员的身体并不是简单的叠层关系。
导演用女体作为“双重景观”,投射的影像在上面得到移植和重新情境化。女人的膝盖化作丘陵,高尔夫球掉进乳沟,牙齿成了车牌,不断变化……
▲[金手指]:女演员基本保持静止,从头部到脚趾都涂成金色,投影与她的曲线相配合。在她的身体上演罪恶、爱欲
配上雪莉·贝西的深情吟唱“金手指,他是男人,能点石成金的男人……”,构成一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宾德在[八爪女]中,借鉴这种投射的创意,并结合当时最新的激光技术。
▲[八爪女]:激光样的字符“007”从枪管射出后,游走向女性的身体私密位置,隐喻007对女性身体的占有
[大破量子危机]、[大破天幕危机]挪用埃舍尔绘画中灵异的异次元空间,打破时间、空间的观念,多个邦德以不同姿态,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中的不同地点。
▲[大破天幕危机]:镜子从不同角度映射出邦德,展示出邦德内心的挣扎——他有些迷失自我,举枪射击,杀死的却是自己
以[杀人执照]为结点,片头设计基本上是利用光学合成技术制作而成,即使用蒙版或曝光等技术,把剪影、主题物和实拍影像置于同一画面。
莫里斯·宾德去世后,丹尼尔·克莱曼接棒,将数码技术应用于片头中。
[黄金眼]、[黑日危机]、[明日帝国]、[择日再死]使用数码软件技术和实拍影像结合的方式。
[黑日危机] 采用3D建模技术,赋予静态元素以动态效果,使静态石油具备“动”的特征。
▲[黑日危机]:裸体女人状的液态石油流动、洒落,影片中的冲突因石油而起,石油与美女的结合,也是危险与诱惑的结合
[皇家赌场]、[大破量子危机]、[大破天幕危机]、[幽灵党]采用数码重描的技术制作,将真人摄影与数字世界整合起来。
[皇家赌场]中的打斗场面,由主演在实拍镜头中完成,再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实拍画面转化为平面图形。
▲[皇家赌场]:流血、破碎、枪击等镜头用扑克牌的花色替代,既与电影主题紧密结合,又有效降低了片头的血腥程度
[大破量子危机]的片头是由美国电影设计工作室MK12完成的。
MK12将快速移动的追踪镜头与数字景观拼贴起来,邦德身处比他庞大几百倍的女人的胴体中。
▲[大破量子危机]:沿用数码重描技术,沙丘变成女人的形体,还要吞噬邦德。这次争端主要发生在一个沙漠国家
大多数邦德片头遵循电影的主题,确立一系列相同的意象:诱惑的人体、风格化的暴力、隐匿的危险、写实的枪支,再结合富有想象力的摄影、动画。
总的来说,是“一种伴随着高调的流行歌曲的强烈视觉表现”。
同时,技术也发挥重要作用。片头的设计正体现技术进步在艺术领域的运用——
从60年代的静止帧到实验性电脑动画和数码技术、动作捕捉,到近几年的运动控制系统。
在24部007系列片头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对于第25部007电影片头,你又有什么期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