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俗语由来已久,对于每一句俗语的出处,相信不会有人知晓!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流传在农村,又脍炙人口,引人深思的句子,总是能听见!虽然在国家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很多的俗语都已经淹没在知识的光环下,但是仍有一些俗语却在影响着一些人,启迪着一些人!而在我看来来,这是大浪淘沙后,有着满满正能量又能寓教于人的“真知”!但是,对于农村的这些俗语,不能一篇而论,毕竟精华与糟粕同在,我们要仔细甄别,去伪存真。今天,我分享两则老农常说的两句俗语,我们共同学习,鉴伪存真!

人过四十不求三人(人过四十不比三)(1)

一、人过四十不比三,五十之后三莫靠

在农村,人们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那么人到“四十”,“五十”的年纪需要有什么忌讳吗?其实,正如老人常说,不惑之年事业逐步达到顶峰,孩子也逐渐的长大,再加上积累了一些人脉与经验,因此对于此时面临很多的“迷惑”!而对于这三种迷惑我们没必要去苦苦纠结!

人过四十不求三人(人过四十不比三)(2)

现如今农村的发展快速,经济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农民之间的“角力”也在暗中进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攀比”!因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到这个岁数只要考虑生活幸福美满,这三种现象不要攀比,否认。累人不轻!第一,不要比钱财,要比幸福。钱多钱少够花就好,钱多不代表幸福!第二,不要比背景,人到四十以后很多事情都已经定格,也许工作背景不好如法更进一步,那就随遇而安,放下其实也是一种结缘!第三,莫比子女,在农村对于子女很多人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希望给他们的人生规划出最后的路线,但是千人千面,谁都无法左右他人的生活,对于子女同样,我们没必要与人相比子女的优劣,因为在我们眼中子女才是最出类拨萃的!

人过四十不求三人(人过四十不比三)(3)

而若到了知天命的岁数,人生已入暮年,更不能“靠”这三类人!第一,无仁义之人,第二,势力之人;第三,拜金之人。对于这三类人,不用细讲,我们都深有体会!

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人过四十不求三人(人过四十不比三)(4)

在农村,有传统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拜月神,腊月二十三祭祀灶君的习俗。对于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常常聚在一起喝酒赏月,但对于男子而言很少听说有祭拜的,而祭祀灶君也是一样,在每年年末小年时都会祭祀灶君,但多以男性为主,很少会有女性参与!

其实农村有这样一个传说,月神也就是代表的嫦娥是个美女,而灶君是个风流倜傥的男性,在未成神时不知迷惑了多少女性!因此在农村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环境下,为求避嫌才会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人过四十不求三人(人过四十不比三)(5)

关注猪友巴巴,探索与众不同的农村俗语,对于以上的俗语,您有何感想呢?请于留言区写下您的看法!忘不另赐教!~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