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由于纳粹分子不断迫害,玻恩被迫移居国外,他接受了剑桥大学的邀请。他刚一走出剑桥火车站,一幅巨大的标语跳入他的眼帘,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绞死玻恩”(Born to be hanged),这使他心惊肉跳。在纳粹德国,他曾看到过许多类似的标语,那是针对各种反对纳粹的人写的。可是在英国竟看见这样的标语,而且还直指他本人,简直难以置信。来接站的剑桥大学的人员使他很快平静下来,他们向他解释,这只是地方剧院即将上演的一出新剧的广告,“玻恩”(Born)在此只是动词“出生”的过去分词。

[资料来源:《伽莫夫自传》 王晓华 译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背景:

(科学也风雅绞死玻恩)(1)

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1970,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1907年获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15年任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在那里与普朗克、爱因斯坦和能斯特等并肩工作,玻恩与爱因斯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19年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并领导一个实验室,他的助手即奥托·斯特恩。1921年玻恩与弗兰克一同回到哥廷根大学任教授。1925年与泡利、海森伯和约尔丹一起发展了量子力学矩阵理论。1926年又发表了波函数的概率诠释,成为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释”。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对波函数的统计学诠释,他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纳粹上台后,玻恩被迫移居国外。1934年任教于剑桥大学,1936年任爱丁堡大学教授直到退休。

097.伽莫夫推算出一个波动力学穿透几率的简单公式。可是遇到了一个困难,在求表达式的积分时,他却不知该怎么计算。于是他请教朋友数学家柯钦,柯钦简直无法相信。他说,对于连这么基本的运算都不会做的学生,他会给判不及格的。后来在发表的论文末尾,伽莫夫感谢了柯钦在数学上的帮助。柯钦写信告诉伽莫夫,当他的同事们了解到他所谓帮助解决的原来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以后,他在同事中都变成笑柄了。

[资料来源:《伽莫夫自传》 王晓华 译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098.哥本哈根,丹麦文拼作 København,其中字母ø是把o字读成最富丹麦特征的喉音。别人告诉伽莫夫,学发这个音的最好办法是仔细听听这个城市出租汽车的喇叭声,按照乔治·普拉切克的说法,许多丹麦人就是因为在发ø音时吞进了太多的空气,所以才那么胖。

[资料来源:《伽莫夫自传》 王晓华 译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