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1)

农历新年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为上元节、元夕节、灯节,也有人称它为灯花节。正月十五,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因此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秦代时,因秦始皇名政,因避讳,又称正月十五为端月十五,该日为满月,即“望”日,象征着团圆与美满。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2)

元宵节是华夏的传统节日,关于元宵节的来源,有许多传说。

一种传说认为:在古代有天鹅降于人间,被猎人射伤。玉皇大帝要替天鹅报仇,在正月十五这天派天兵天将下凡人间,想烧死全部人畜。有仙人认为极为不妥,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一消息告诉了百姓们。于是人们在正月十五前后几日,家家挂红灯,户户放火花、烟火,伪装出已经起大火的样子,骗过玉帝,人间才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3)

另一种传说认为:汉武帝时期,宫女元宵正月十五不能在双亲面前尽孝,就欲投井自缢。东方朔为其感动就想办法去成全宫女,便散布正月十六火神君要奉玉帝旨意,要火烧长安。武帝闻之欲寻求解救之法,东方朔进言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挂红灯,怂恿皇帝和后妃、文武百官上街观灯火,可以避难。武帝就这样办了,于是人们在元宵节这天才有机会回家团聚。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4)

当然了,华夏之关于元宵节的传说还有许多,不过传说终归是传说,应该是不足为信。其实元宵节的起源很古老,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类在过节时,以火把驱邪,这个节日还要祭祀天神或太一神。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5)

在《史记·乐书》有:“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此处记载的是汉朝皇帝,常在正月初八,用甘泉祭祀尊贵的天神东皇太一。祭祀活动,从黄昏一直到天亮,时时有流星从祭坛边划过,由于是夜里进行,自然要燃着火把,后来演变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6)

在东汉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加上社会之上层们的提倡,在上元之夜要“燃灯敬佛”,元宵节又有了新的含义。在华夏本土宗教_道教,有“三元”之说,传说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火官就是在正月十五诞生的,所以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在山东民间正月十五举行的火神祭,也应该是来源于此说吧!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7)

在这一天,华夏之人们因地域不同,却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

吃元宵

在古代,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在这一天都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这寓意着以后的日子能团团圆圆,红红火火。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8)

赏花灯

元宵节也称为灯花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在这天都习惯走出家门,观赏花灯,猜灯谜。在古代,未出嫁的姑娘平时很少出门,到了元宵节,青年男女则结伴而行,这是他们诉说衷肠寻找对象的好时机,元宵节也被称之为中国版本的情人节,这一点可以从许多古代之文学作品里透露出来。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9)

走百步

人们按传统习惯要在元宵节这一天,都习惯出来散步,一定要走完100步,消除百病,见桥必过结伴而行。这是古人用来消灾祈求健康的一种活动。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10)

点灯、放焰火、送灯

在灯光照不到的地方点上蜡烛。各个角落都是灯火通明。在家门口路口,点燃焰火,不留一点黑暗。这是古人对光明的一种向往。放烟花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各种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多少行人驻足观赏…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11)

元宵节习俗的寓意深厚,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俗也很有丰富的讲究,在此时此刻这个豫南之决水之滨的“史河无我居士”,祈祷众生万物世界皆和谐圆满,吾之所爱们皆幸福安康,特别的祝福送于你们:我家许工、黑毛阿慧、我的青花我的瓷、轻云听风声、李满枝,以及皓月、能琪、清阳羽等师兄们、惠子爱奇石等雅石爱好者…

元宵节的传统来源是怎么来的(元宵节之来源和祈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