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熊若琳

正在进行中的第三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已经接近了尾声,自今年9月19日在芝加哥文化中心免费开展以来,这一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5日结束。本届双年展集合了来自20多个国家80多名建筑设计师的最新作品,包括MASS设计小组,Forensic Architecture,Theaster Gates等。

众所周知,芝加哥被称作“世界建筑艺术博览会”,而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芝加哥建筑双年展,正是以芝加哥市为依托,致力于探索城市化与建筑间的相互作用。作为北美最大的建筑及设计展览,它不仅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国际化的交流创新平台,还希望通过特展和公共活动结合的方式吸引教导大众。

本届双年展的标题为“……以及其他类似的故事……”

(“…and other such stories…”

)。相比前两届“建筑的艺术现状”

(2015)

和“创造新历史”

(2017)

,这届展览的标题格外新颖。它旨在表明:立足芝加哥,建筑师们能以其为典型,联系建筑设计与全球环境问题,共同探讨建筑如何反映、反思,甚至改善环境。展览由Yesomi Umolu,Sepake Angiama和Paulo Tavares三人共同策划,他们主要希望探讨以下四个模块:建筑与记忆、土地与所有权、权利与倡导、合作与交流。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1)

开放于1897年的芝加哥文化中心是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的主要场所。

是火孕育了现代城市,还是现代化点燃了破坏自然的火?

芝加哥是第一个真正思考构建现代建筑的城市,围绕芝加哥市,今年的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同样讲出了许多故事。

芝加哥市位于美国中西部平原区,毗邻密歇根湖。由于水陆交通便利,自1837年建城以来,芝加哥的工商业和城市化便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来自欧洲、拉丁美洲及南美洲的移民。1900年,芝加哥便人口过百万,成为了当时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进展和人口的大量涌入等现代性问题,给芝加哥的建筑规划带来了极为严峻的考验:如何以更经济的方式在更短时间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

还没等建筑师给出答案,1871年的一场大火就几乎毁掉了全市1/3的建筑。但庆幸的是,正是大火给了建筑师灵感,也是大火给了他们重建的自由。这便是芝加哥学派出现的背景。这批建筑师从大火中吸取了教训,摒弃了传统对形式的追求,转向设计实用简洁的建筑。他们在材料上选择了不易失火的钢铁结构,设计上将楼层向上加至十层甚至更高,使芝加哥拥有了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摩天大楼。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2)

1871年大火后的芝加哥(左)和芝加哥现代建筑(右),由Jeffrey Zeldman拍摄。

在今年的双年展上,艺术家Santiago X用作品内置的火

(Hayo Tikba)

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回应和致敬。艺术家在外运用了原住民的火堆意象,在内又嵌入了现代城市的影像,旨在表达一个整体由内而外不断毁灭与重生的状态:到底是原始的火孕育了现代城市?还是现代化点燃了这把破坏自然的火?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3)

艺术家Santiago X装置作品的正反两面。

相比艺术,时下建筑更关心弱势群体生存和环境问题

建筑如何来“改善”少数群体或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建筑又如何偿还城市化导致的环境污染?在今年的芝加哥建筑双年展上,来自全球各地的几十件展品所探讨的正是如上的问题。从芝加哥建筑与历史的具体纠缠,思考建筑与时代的关系,能使我们更深入地看待本次建筑双年展。现代性语境下关于权利和环保的探讨不仅是时下公众讨论的热点,也成为了建筑设计绕不开的名词。

建筑设计为什么应该关注弱势群体生存状况?

在种族高度融合的美国,几乎没有哪座大城市有芝加哥这般清晰的种族居住区域划分:以市中心

(loop)

为分界线,白人居住在近北区,而黑人则住在近南区

(该区黑人占比高达93%)

。历史上,由于南部交通便利、地价便宜的因素,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大都聚居于此。20世纪初,种族矛盾日益加剧,由于受到种族海滩隔离的严格限制,这批非裔移民便被迫在此世代定居下来。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4)

芝加哥非裔人口分布,蓝色越深密度越大。

这一情况导致了芝加哥南北两区建筑上的巨大差异。北区经济繁华,高楼林立,设计精巧;而南区则因经济和教育落后,建筑破败稀疏,而且卫生和治安状况极差。而就在今年四月初,劳丽·莱特福特

(Lori Lightfoot)

在芝加哥市长的角逐中胜出,成为芝加哥历史上首位非洲裔女市长

(她也是芝加哥建城以来第二位黑人市长)

,种族问题自然成了探讨芝加哥建筑的热点。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5)

芝加哥近北区街景(左)和芝加哥近南区社区状况。

在叠加了历史、现实和建筑现状等因素以后,今年的双年展中,关于改善黑人居住区的方案备受关注。比如芝加哥甜水基金会

(Sweat Water Foundation)

就和双年展组委会合作,模仿传统芝加哥工人居住的平房搭建了一条廊道,在其中展示了大量关于芝加哥南区的土地使用、建筑结构和住房的历史变迁资料。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6)

项目展出的有关非裔生存状态的历史资料。

显然,这正体现了本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的核心理念——建筑永远是为人而建。无论是基于历史原因还是现实政治因素,建筑设计所关注的始终是人文关怀,而这应该成为一切建筑设计共同维护的宗旨。一个值得反思的现实是,在所有我们能看到的建筑设计史中,普通人的居住状况仅仅存在于城市规划图或历史图册之上,弱势群体的住房状况则近乎缺席。

贫民窟的房子,有什么美感?有什么记录的意义呢?这些简单甚至破落的一砖一瓦,反映出的正是其主人家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审美状况,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建筑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难道不应该和文学艺术一样记录社会并思考改造的可能吗?只有将建筑艺术和社会联结起来,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著名艺术家Theaster Gates在双年展中展出了他购买芝加哥南区及其他城市各项房产,如银行、学校、废弃的房屋工厂等全部认购过程。他致力于将这些荒废建筑打造为社区的艺术交流中心,截至目前已经购入了35处房产。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7)

艺术家Theaster Gates的购买档案。

这些房产中最有名的便是他花1美元从芝加哥政府手中买入的石岛储蓄银行

(Stony Island Bank)

。该银行位于芝加哥南区,建于1923年,上世纪80年代就已荒废,买入时据说还泡在水里。如今,在Theaster Gates的帮助下,它已摇身一变,成为了免费向黑人艺术家开放的石岛艺术银行

(Stony Island Arts Bank)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8)

石岛艺术银行外景(重建基金会提供)。

那么,建筑设计又为什么应该关切环境问题?自二十世纪末至今,环境问题逐渐取代社会政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种种迹象表明,由于人类不断开采自然来供给社会发展,自然已经“被唤醒”了。理论上讲,自然已不再无声地限制或支持人类社会,不再是马克思定义下静止的、无成本的资源了;人类能主动改造它,而它也向人类提出了控诉和报复。

这种人与自然能动的交流被西方学者保罗·克鲁岑定义为“人类世”

(anthropocene)

。类似的,西方学界也有“资本世”

(capitolocene)

的说法,在当今语境下重构了马克思的理论:如果工人是资本社会必要的一环,其劳动需要支付有偿工资,才能使其劳动维持下来,那么作为生产必要环节的自然资源也应该享有这项权利。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9)

人类世建筑状况(Liam Young提供)。

作为最早一批工业城市,芝加哥的建筑史一直与生态挑战难舍难分,比较严重的有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当导致密歇根河污染、工厂选址不当导致大气污染等。在所有艺术形式中,建筑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最佳媒介:它取材于自然,搭建在自然之上,以实体形式影响或被自然影响。

本届双年展专门开辟了一整个展厅向人们展出装置作品“石油博物馆”

(Museum of Oil)

。该厅的前身是芝加哥公立图书阅览室。古色古香的吊顶下,硕大的四幅现代航拍图彼此牵引着,斜立着,诉说着芝加哥及整个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区的地质状况。每幅图边都矗立着一小块黑色屏幕,上面连续滚动着该区近年来由于大量炼油出现的地质问题,仿若地球无声的墓志铭。

芝加哥美式建筑(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观察)(10)

装置作品“石油博物馆”(Museum of Oil)。

作者丨熊若琳

编辑丨罗东

校对丨翟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