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难点突破(别以为抓分数就在抓质量)(1)

这个话题没有新意,因为素质教育从一提起,唯分数论就是反对的对象之一。今天之所以再次提起,是因为还有人在提到抓质量时,抓的却是分数。从家长和学校对待分数的态度上表现出对质量、对分数还缺乏清楚、正确的认识,把分数和质量的关系还是分不清。

一个现象是:某次考完试,学生、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询问分数、排名(当然不公布)。我问家长你要这些没什么作用。家长回答我可以知道孩子念的好坏,可以知道最近是不是好好学习。在家长的认识,分数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在他看来知识就是用分数来计量的。另一个现象是:深入学校,听到校长一致的声音是要抓质量,就得牺牲学生活动时间,没有时间上的强化训练就考不了好成绩。抓质量等于不能开展活动。显然我们在认识上出现偏差,非此即彼的思想仍然存在,且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分数的意义难点突破(别以为抓分数就在抓质量)(2)

第一,抓质量就等于抓分数吗?抓质量,这是回应广大群众的需求,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走下去,非但提高不了质量,又会使我们掉入死循环,质量——看分数——牺牲活动时间。还需要解决好学校、家长的认识问题。特别是管理者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全面的质量观、人才观。作为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分数不是衡量学生智力和掌握知识的唯一标准。

第二,要客观地分析分数。试想,两个相差5分的学生,你能判断哪一个学的更好,哪一个更有潜力,别再为一半分折磨学生的健康了。但对分数作必要分析是必须的。一个考80分和一个考95分的学生差别在哪里?可能80分的学生分析能力较强,而95分的学生只是记忆性知识回答的较好。所以已经要分析分数背后的问题,对知识掌握的问题。

第三,不能把抓质量和培养学生素质对立起来。一定要克服这种认识,一谈到抓质量,就是不要素质教育,一抓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质量。抓质量就是抓分数,就是以分数做评判。我们也发现很多学校并不懂抓质量的措施,一抓质量,就又回到延长学习时间,搞题海战术的困局。素质教育应该更利于学生发展,更有利于提高成绩。

分数的意义难点突破(别以为抓分数就在抓质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