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上流传着天津市津南区教师骂学生的视频,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但就这个老师言论来看,确实有违师德,有关部门已经对其进行了处理,据说该老师也道了歉不想对此事过多置喙,只想随便发发感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理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理念(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理念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天津市津南区教师骂学生的视频,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但就这个老师言论来看,确实有违师德,有关部门已经对其进行了处理,据说该老师也道了歉。不想对此事过多置喙,只想随便发发感想。

我自己是一个从教三十多年的老师,从上小学开始迈进校门,到大学毕业分配到学校工作,始终没离开过学校,高考前夕填报志愿的时候,想报师范,被家长和亲友劝阻,那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教师的收入和地位较低。大学时认识了我家先生,可我比他高两个年级,当时是国家包分配,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两地恋了,正好我们市里有个中专学校,我就要求去那里当老师,一来我喜欢教师工作,二来假期可以去看望男友。家里人自然是反对的,觉得不如去研究所体面,还想托关系让我去研究所,但我十分坚持,就这样,从中专学校到大学,一直在教师的岗位上干了下来。回首来时路,并非笔直平坦,在事业上也没有什么建树,这一点我一直引以为憾,但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一直在努力工作,我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我的学生生涯中遇到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好老师。我的小学时代是文革后期,那时是不怎么学习的,好在我的家乡是个民风淳朴的村庄,老师也是村里的民办教师,老师比较喜欢学习好的学生,我的学习生活是很愉快的,有个体育老师特别好,如果天气不好,不能在室外上体育课,老师就在教室给我们讲三国里的故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很新奇的。有个语文老师也很好,是个女老师,很和蔼,一只眼睛不太好,擅长教学生写作文。我上初中时文革结束了,接下来恢复高考了,我的眼睛亮了,看到了走出去的希望,那时,我刻苦学习,老师认真教学,想让更多的学生考上高中,老师是很努力的。

我的高中是上两年,住校,条件艰苦,吃住都很差,但老师都很好。师生目标明确,那就是考大学!没有手表,教室里也没有时钟,晚饭后上自习,也不知道学习到几点才回宿舍。那时,毕竟是少年,学习间隙喜欢看点书、背点儿诗词,我的语文老师有很深的文学修养,他还教过我妈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引用古诗词,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形容周末学生想回家的心情。我喜爱诗词大概就是受老师的影响吧,因为那时的语文教材中诗词并不多。时隔四十年了,高中时代老师们的形象依然清晰。

上了大学,老师和学生的接触自然与中小学不同了,后来就慢慢适应了,学会了自我管理。说实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学习气氛是浓厚的,77级、78级那两届大学生真是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弥漫在校园里的是昂扬向上的气息。记忆深刻的是一位教专业课的老师,当时有快六十岁了,对学生非常严,我们不敢有一丝马虎,否则会招来严厉的责罚,没有一点情面。在一次实习的时候,有同学违反操作规范,惹得老师勃然大怒,自此大家都不敢松懈。老师在业内是知名专家,虽然严厉,但课讲得好,很服人。

到自己当了老师,只比学生大一两岁,甚至个别学生比我年龄还大,与学生相处融洽,生产季节带学生去实习,同吃同住,聊天打扑克,那也是非常快乐的时光。

回想几十年从教的经历,不能说对所有的学生都平等对待,毕竟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绝没有因为学生父母的地位而对学生区别对待。我曾经不止一次帮助过困难的学生。因为我知道,自尊心是人宝贵的品质,是需要呵护的。

韩愈的《师说》开篇第一句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仅授业是不够的,还必须担负起传道、解惑的责任。试想,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缺乏自身修养的教师,又如何担得起这份责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