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登陆火星全过程模拟动画(航天器连连看6火星登陆先锋)(1)

点击“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度过了愉快的周末,欢迎大家继续回到我们的《航天器连连看》专题系列,在接下来的一周里面,小编将为您介绍另外五个有趣的航天器,继续带您了解不同时期人类空间探索的历程。

在上周的航天器连连看系列中,相信您已经深深的被各种精巧的航天器所吸引,今天依旧精彩不停,小编将会为您介绍火星登陆先锋——“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

周一至周五,约好一起来看《航天器连连看》,不见不散哦~

火星(Mars)是人类可以探索距离较近的一颗行星,由于其与地球有广泛的相似性而受到人类的关注。火星是一颗红色的星球,它就像被血液浸染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看后不觉血脉贲张,于是人们便用罗马战神“玛尔斯”的名字命名了这颗星球。

洞察号登陆火星全过程模拟动画(航天器连连看6火星登陆先锋)(2)

火星

大约40亿年以前,火星的气候与地球类似,它也有湖泊河流,甚至海洋,未知的原因使得它变成了今天的模样,探索火星的气候演化之谜对保护地球同样具有现实意义。火星上是否存在化石和绿洲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谜团,它将直接证实火星是否存在生命和生命存在的形式。火星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一个试验新技术的理想场地,在这里人类可以开发其资源以获得飞向深空的资源和燃料,从长远来看,火星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可供人类移居的星球,同时也可以成为深空探测的中转补给站。由于历史原因,公众和政府对于火星探测项目的支持总能产生共鸣,这也令其他空间探测项目艳羡不已。到目前为止,人类探测火星已经超过30年,共发射了43颗火星探测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把第一辆火星车送入火星表面的“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今年也是这位“传奇巨星”成功登陆火星20周年的时间节点,它的成功具有承上启下的非凡意义。

洞察号登陆火星全过程模拟动画(航天器连连看6火星登陆先锋)(3)

火星基地假想图

“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1996年上天的火星探测计划,于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它主要任务是测试火星车技术,同时利用火星车对火星上的岩石和土壤进行探测和分析,使人类对火星气候有更深入的了解。“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索杰纳”号火星车,是人类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车,大小和微波炉差不多,但只能在着陆器200多米的半径范围内以1cm/s的速度移动。

洞察号登陆火星全过程模拟动画(航天器连连看6火星登陆先锋)(4)

火星“探路者”号在火星表面

“索杰纳”号火星车对火星地表进行了广泛的探测,它发回的火星金色全景照片使人类对火星地表有了一个直观感受,同时加深了人们对火星气候,岩石和土壤的认识,顺便证实了“维京”号飞船21年前的发现,即几十亿年前火星阿瑞斯平原曾发生过特大洪水。

洞察号登陆火星全过程模拟动画(航天器连连看6火星登陆先锋)(5)

火星“探路者”号所拍摄到的火星表面景观

“索杰纳”号火星车的着陆方式非常有趣,它不同于“维京”号火星探测器所采用的火箭推进软着陆方式,而是使用了降落伞加气囊的硬着陆方式,这也是汽车安全气囊最初的设计原型。登陆器组合体进入火星大气层一段时间后,降落伞会打开,减速到一定程度后,包裹着实验仪器和火星车的气囊便开始充气,火箭的反推作用能使降落伞速度降至0。此时降落伞与气囊分离,巨大的气囊在火星表面反弹了16次后,最终实现硬着陆。考虑到降落时气囊位置的正确性,气囊里面有特殊的设置使它能以正确的姿态展开气囊。“索杰纳”号火星车的着陆也因此创造了多个历史第一:例如,它是第1个在行星上硬着陆的探测器;第1个在超音速飞行情况下使用降落伞和气囊着陆的探测器;第1个在火星上以漫游方式进行探测的探测器,从而大大扩大了火星的探测范围。

洞察号登陆火星全过程模拟动画(航天器连连看6火星登陆先锋)(6)

火星 “探路者”号计划从提出到发射仅用了3年零2个月,费用不到1.5亿美元,这个数字仅仅是当年“维京”号探测任务的五分之一,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早在1992年,被寄予厚望的美国火星“探测者”号就曾发射升空,它计划画一张完整的火星地图,并收集火星环境的资料以进一步了解火星的磁场和重力场,为后续火星登陆选址做准备。然而在发射11个月后,“探测者”号在快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突然失联,此后便再无音信。这次任务失败直接导致了近10亿美元的损失,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此后的空间探测任务便树立起了一个“更快,更好,更经济”的新理念。火星 “探路者”号计划就是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取得突破的,它的成功又重新激发起了人们对火星探索的热情。

洞察号登陆火星全过程模拟动画(航天器连连看6火星登陆先锋)(7)

“探路者”号所使用的气囊

我国也曾开展过火星探测任务,“萤火1号”探测器便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惑”,所以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命名为“萤火1号”。2011年11月8日,中国“萤火1号”探测器与俄罗斯探测器搭载俄罗斯“天顶-2SB”运载火箭一起发射升空,最终由于火箭变轨失败,任务宣告终结。如今,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再出发,未来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