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隶属于陕西省,古称下邽、莲勺。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早在秦汉之际,渭南就已享有“省垣首辅”,“形胜甲于三秦”的美誉。总面积约1313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38.29万(2017年)[1],为陕西省农业大市和人口第二大市。

渭南市临渭区在战国时期属于哪国(渭南市隶属于陕西省)(1)

渭南市临渭区在战国时期属于哪国(渭南市隶属于陕西省)(2)

渭南市临渭区在战国时期属于哪国(渭南市隶属于陕西省)(3)

渭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华夏”之称即来源于渭南,而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产生十分重要影响的三圣(史圣司马迁,字圣仓颉,酒圣杜康)也都从渭南走出并终于华夏文明史大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渭南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段的关键组成部分,还是西北唯一一个拥有三大国家级经济区叠加政策(“关天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地级市。

2019年1月25日,渭南市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人口结构

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渭南市2012年常住人口为528607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39480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08729人,减少2.02%。年平均减少0.20%。

渭南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445151户,家庭户人口为497997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9人减少0.34人。

渭南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682710人,占50.75%;女性人口为2603367人,占49.2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48下降为103.05。

渭南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43257人,占14.06%;15-64岁人口为4076063人,占77.11%;65岁及以上人口为466757人,占8.8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1.7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9.0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0个百分点。[16]

常住人口

2016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7.16万人,人口出生率9.98‰,死亡率6.32‰,自然增长率3.66‰。[17]

2017年据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8.29万人,人口出生率10.59‰,死亡率6.56‰,自然增长率4.03‰。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56.62亿元,可比价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5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778.4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647.71亿元,增长8.2%。人均生产总值30808元,比上年增长8.0%。

2017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33.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0.3%,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21]

2018年上半年,渭南市完成生产总值707.46亿元,在全省地级市中排第5名;增速达到7.9%。[22]

第一产业

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758.6万亩,总产量211.54万吨,较上年增长0.01%,其中,夏粮114.06万吨,增长2.7%;秋粮97.48万吨,下降3%。

2017年,全市蔬菜面积130万亩,总产量282.19万吨,增长4.5%;水果面积314.7万亩,总产量345.36万吨,增长5.6%;瓜类面积54万亩,总产量142万吨,增长3.6%。

2017年底,全市出栏生猪247.58万头,较上年下降0.5%;出栏牛8.04万头,增长1.0%;出栏羊63.53万只,下降0.2%;出栏家禽999.14万只,增长1.2%。全年肉产量21.67万吨,较上年下降0.3%,蛋产量达11.09万吨,增长0.6%,奶产量达39.30万吨,下降0.9%。[23]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32.6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7%。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13.60亿元,较上年增长26.7%。其中,重工业1678.91亿元,增长23.9%;轻工业434.69亿元,增长39.1%。六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3.27亿元,增长25.9%。其中,能源工业670.06亿元,增长17.1%,化工工业282.20亿元,增长25.3%;装备制造业240.30亿元,增长54.7%;有色冶金工业408.14亿元,增长40.4%;食品工业273.36亿元,增长1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9.22亿元,增长10.6%。[24]

建筑业

2017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5.75亿元,同比增长9.1%。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37.71亿元,同比增长2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957.51亿元,同比增长7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04.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2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681.84亿元,增长20.1%。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3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第二产业投资441.06亿元,下降3.4%;第三产业投资1922.40亿元,增长26.9%。

2017年民间投资831.1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31.0%。

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3.81亿元,较上年增长17.4%;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177.52万平方米,增长7.4%;商品房销售面积206.49万平方米,增长18.3%;商品房待售面积113.03万平方米,下降14.9%。[25]

国内贸易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06.41亿元,增长14.7%。

2017年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2.10亿元,增长13.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578.1亿元,增长13.7%;餐饮收入73.8亿元,增长12.5%。[26]

外贸

2017年全市共有招商引资在建项目509个,项目到位资金738.27亿元,较上年增长9.96%。其中新开工项目288个,实际到位资金442.08亿元,续建项目221个,实际到位资金296.19亿元。

据西安海关统计,2017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57亿元,较上年下降4.5%,其中出口10.21亿元,下降4.0%,进口1.37亿元,下降7.6%。[27]

财政

2017年地方财政收入73.54亿元,增长11.9%。财政支出407.65亿元,增长15.6%。[28]

金融

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45.98亿元,较年初增长8.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30.03亿元,增长11.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71.09亿元,增长3.5%,其中短期贷款282.27亿元,下降2.5%,中长期贷款665.74亿元,增长15.6%。[29]

保险业

2017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74.85亿元,比上年增加7.6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3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7.48亿元。产寿险赔款总支出共计20.7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8.75亿元,人身险赔款11.97亿元。

境内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包西铁路、侯西铁路、宁西铁路、大西客专、郑西客专、黄韩侯铁路、连霍高速、西禹高速、渭蒲高速、榆商高速贯穿南北。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3.2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68.4公里,均居陕西省各市之首。渭南中心城市距省会西安6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90多公里。[38]

2017年货运量17953万吨,比上年增长10.5%;货物周转量3363935万吨公里,增长10.4%。客运量9179万人,下降1.5%;旅客周转量282121万人公里,下降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