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出来一个词,叫“需求侧改革”需求侧,就是需求这一边儿,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改革”简单讲,需求侧改革就是要改变人们的需求这话听起来,似乎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我的需求要被政策所改变吗?还有的人说,我没钱,你怎么改变我的需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对需求侧改革的理解?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对需求侧改革的理解(告诉你什么是需求侧改革)

对需求侧改革的理解

最近新出来一个词,叫“需求侧改革”。需求侧,就是需求这一边儿,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改革”。简单讲,需求侧改革就是要改变人们的需求。这话听起来,似乎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我的需求要被政策所改变吗?还有的人说,我没钱,你怎么改变我的需求?

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一样,在经济学上并没有这个概念。因为经济学的理论讲求的是供需由市场自由决定。所以实际上,中国进行的需求侧改革,并不是直接由政策来帮你决定买什么或者不买什么,而是调整市场交易的环境,以此来提升经济活力。

举个例子:上海出台了进一步限制外地牌照小汽车在城市高架上的通行时间,原来是避开早晚高峰,现在整个白天都不允许上桥了。2021年5月份开始,外地牌照汽车禁止驶入上海内环内区域,内环大致相当于北京的三环。

这个政策一出,上海的电动汽车销售异常火爆,原来是销售员盯着顾客推销,现在变成了顾客盯着销售员抢车。因为购买电动汽车可以拿到免费的上海绿牌,那样就可以畅行无阻了。这个案例,实际上就属于需求侧改革。5年前,大家会去抢购电动汽车吗?但是政策一出,人们的消费心理立马就被影响了。

消费是一种需求,投资也是一种需求。

比如大多数人赚了钱之后,钱放哪里呢?思来想去,炒股不懂,基金盲目买了总是亏,存银行利息太低,所以好多人选择投资房产。这其实就是一种被动的需求,他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这样的人多了,房价自然就高烧不退。

现在好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需求侧改革的同时,还首次单独提出了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总体思路是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量。苏州已经提出了租房也可以落户的政策。那么这些政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人们还会认为投资房产是好的选项吗?一旦这个思维定势被改变,那么房产的投资需求就被扭转了。这也是需求侧改革。

2015年的时候,中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当时应对的就是产能的过程,供给结构失衡了。什么是供给结构?打个比方:你家小区周围一共有50个店铺,其中15家是房产中介,25家是餐饮店,这不就是结构的失衡吗?这种店铺分布,老板赚不到钱,周围老百姓生活也不方便。现在为什么要提出需求侧改革?

和2015年一样,现在需求的矛盾比以往更加突出了。我们常常讲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现在国际环境突变,如果经济再依赖出口和投资,那路就越来越没法走,所以必须增加消费在经济中的拉动作用。这就是需求侧改革提出的大背景。

有人要说了,反正我没什么钱,你怎么改都跟我没关系。

对了!让大家手中有钱可用,这也是需求侧改革的应有之义。那怎么才能有钱?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经济搞活了,那大家自然就会有钱;大家有钱了,加上适当的政策引导,那消费自然就会活跃。所以现在要做的,是给以前的经济看病。比如大家都说的,每个月的收入主要都还房贷了,没钱消费了。那么好,用时间换空间,在货币贬值的过程中,大家的收入增加了,而与此同时,我们不让这样的经济问题再犯,不让新的钱再无节制地涌向房地产,这不就有钱消费了吗?

这种改变需要很长的过程,它不是一夜之间的。

12月22日晚上,证监会公开表示,要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这也是需求侧改革的具体落实。证监会的意思是要引导居民储蓄转向股票类基金,如果这一步进入良性循环,那么不仅老百姓有钱赚,企业也可以得到股市的滋润,内需就能扩大。这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是有经验可循的。

最后说说,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需求侧改革呢?实际上也有。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围绕需求和供给展开的,只不过我们国家专门提炼和总结出了这个概念,其他国家只做不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