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西安才华横溢,诗歌和小说的水平之高在内地无人能及,这内地是吕西安出生和长大成人的小城市。

巴尔扎克的成功经历(巴尔扎克的幻灭)(1)

小城市也有着自己的习俗,贵族们的圈子和布尔乔亚的圈子井水不犯河水,他们各行其是很少相互往来。

巴日东太太的客厅是小城市贵族圈子的经常性聚集地,自然,巴日东太太的影响力在当地的贵族圈里也是无人能及。

英俊帅气的吕西安不是贵族,他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巴日东太太赏识,在内地能成名也是因为巴日东太太的提携,他也爱上了提携他的贵族夫人。

还有一位过时美男子也爱着巴日东太太,这过时美男子因为巴日东太太眼里只有吕西安,于是故意制造他们的绯闻并通过怂恿旁人四处传播而引发巴日东先生和另一贵族的决斗。

巴日东先生胜出,那时的决斗是会出人命的。吕西安也因为此事无法再继续在当地贵族圈子里混下去,而巴日东太太认为应该带上吕西安去巴黎发展,自己也可以在巴黎的社交圈里扬名立万。

他们是偷偷出发去巴黎的,但还是被过时美男子跟踪了。过时美男子偷偷对巴日东太太进行劝说,吕西安不过是以前药房老板的儿子,和他在一起必然会影响太太的名声,甚至巴黎的贵族圈也会因此看低太太。

过时美男子成功地说服了巴日东太太冷落并远离了吕西安,就这样吕西安原本打算通过贵族圈子打开文学界大门的通道就这样被堵死了。

没过多久吕西安所带的钱就花完了,没钱过日子的时候就写信问妹妹夏娃和妹夫大卫要钱,大卫和夏娃再怎么艰难也会想办法满足吕西安的需求,他们相信凭吕西安的才华他一定能出人头地。

吕西安试着找出版商推销他的小说和诗集,但他并不明白再好的作品没有报刊和上层圈子的捧场也是没人愿意冒险出版的。那位出版商也认为吕西安的两部手稿是难得的上乘佳作,刚开始打算花两千法郎买下,后来见到作者贫困潦倒只愿意出四百,吕西安气愤之下拒绝了。

天才也需要勤奋,吕西安决定继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他常去的图书馆里认识了非常用功的大丹士,他们成为了朋友,大丹士还带吕西安加入了他们的小团体,那是一群多年以后不同职业里的顶级精英,但当时他们的处境不比吕西安好多少。

在低档的小饭馆里吕西安结识了记者罗斯多,吕西安的今天也曾是罗斯多的昨天。最初罗斯多奉劝吕西安应该像大丹士他们那样坚持自己的良知,而不是像自己在报刊上随意颠倒黑白只为利益,并警告他一旦迈出这一步则永无回头之日。

大丹士和他的小团体都反对吕西安步罗斯多的后尘,并告诉他罗斯多也曾是才华横溢之人,如今沦落到如此这般唯利是图,丧失良知。

在罗斯多的引荐下吕西安终于出道了,他的第一篇评论戏剧的文章即引发了轰动效应,并得到巴黎最美女演员高拉莉的投怀送抱,抱得美人归。

巴日东太太和过时美男子没想到吕西安能够一夜成名,而且名气大得轰动了巴黎的贵族圈子。名利双收的吕西安在贵族圈的宴会上有意藐视和冷落巴日东太太,还让其它记者在报刊上讽刺嘲笑过时美男子。

当时的巴黎就是这样的繁华大都市,别看今天吕西安踌躇满志,得意洋洋,也许明天就万念俱灰,生不如死。

后来,吕西安果然在巴日东太太和过时美男子的圈套里再次贫困潦倒,一文不名。

巴黎待不下去了只好回内地,因为身无分文只好走路回去,差点没倒毙在半路上。

回到了内地还有更多的奇特经历,最后绝望到给了妹妹留下绝笔信,但是,在赴死的路上又有了奇遇,再次燃起了活下去的勇气。

以上是巴尔扎克《幻灭》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这部小说中人物众多故事跌宕起伏,吕西安的顺境逆境错综复杂,看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品味吕西安的荣华和凄惨经历想必没人能比巴尔扎克笔下的描述更加深刻,《幻灭》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场景和人性的复杂多样。

追求荣华富贵是人性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财富和名声也是个人的一种福分。从手段上来说大丹士的刻苦用功不断自我完善的做法当属正道之列,生活艰辛食不果腹的境况在大丹士的理想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吕西安也曾像大丹士那样工作生活过一段时期,忘我投入创作中几乎忘记了身处穷困潦倒中,那也是他收获最大的时期,完善了他的两部作品。

由罗斯多引路的捷径对吕西安来说一开始并无不妥,所写的剧评大获成功全凭的是自身的才华,显然无可厚非。

既然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可谓是打开了人生的初步局面,也许是名声地位来得太快不懂得好好珍惜,也许是有大才华的人在社交场中过于骄傲自大,得罪了交际花巴日东太太和过时美男子的一时之快难免不埋下报复的种子。

人生起起落落,有许多凄惨的遭遇事后才发现和自己的行为有着莫大的因果关系,众人拾材火焰高,墙倒必因众人推,吕西安的落魄正是因为贵族圈和文化界的双重打击。

追逐名利也不能像罗斯多所代表的那些报刊记者们那般为利益而颠倒黑白,得到了名利却丧失了良知,谎言说多了,有时候居然自己也相信了谎言。甚至都不好意思说信与不信,因为,罗斯多们常常自己批驳自己,那不是价值观的转换,是为了利益而失去了灵魂。

人间自有正道,无法否认的是逐利是生存必须的前提。常人可以是为了衣食而活而不必太计较人生的意义,可是,那些天才的人生绝不应该是追求功名利禄。

他们的人生应该是为了改变世界造福人类,如同吕西安的诗歌。

田间的雏菊,你的色彩种类繁多

不只为悦人眼目而开放

还道破我们心中的愿望

指出人心的趋向,用你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