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学习关键就是基础与思维。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无法比较;那就要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学会这些知识,你离专业摄影师就更进一步了。

一、光圈

光圈,是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用F表示。简单理解成水管孔径大小,孔径越大,水流越过。所以光圈越大,光线越多,但F后面的数值越小,如大光圈F1.4。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1)

光圈与景深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背景虚化模糊程度越高,如拍摄人物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人物突出;而拍摄风景时,需要背景清晰,就要用到小光圈。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2)

二、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和慢门,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同时拍摄不容易产生抖动模糊;慢门也就是长曝光,增加曝光时间在弱光拍摄更有利,还可以表现主体动感,记录光点轨迹,如水流车轨光绘星轨等等。

快门的运行原理如下图: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3)

按下快门后:

(1)后幕帘开启

(2)前幕帘开启,曝光开始

(3)后幕帘关闭,曝光结束

(4)前幕帘关闭。

三、对焦

对焦,就是调节对焦机构移动焦平面位置,让主体成像清晰。对焦主要有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分为单次自动对焦,伺服(连续)自动对焦,智能自动对焦三类。

1、单次自动对焦

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拍人像等。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4)

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

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

3、智能自动对焦

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

4、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四、焦距

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

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5)

1、视角

焦距越小,我们称为广角,如18mm。广角的视角大,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内容。

焦距越大,我们称为长焦,如300mm。长焦的视角小,可以拉近放大拍摄主体。

当我们拍摄一群人时,使用广角拍摄可以将所有人都拍到画面中,而使用长焦可以拍摄其中一个人,有拉近放大的效果。

2、景深

焦距越小,景深越大,背景清晰,常用来拍摄风光。

焦距越大,景深越小,背景模糊,常用来拍摄特写。

五、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通过控制色温来调整色彩氛围。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6)

最简单的理解和应用方法:

当你想要偏黄显暖调时,调高色温K值。

当你想要偏蓝显冷调时,调低色温K值。

当画面偏色,需要让色彩正常时,偏蓝就调高色温K值,偏黄就调低色温K值。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7)

六、测光

测光就是测量画面亮度,提供曝光参数。主要有三种测光模式: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

1、评价测光最智能

评价测光是将画面光线进行平均测量,是最智能的。但不适合于光比过大的场景使用,会造成测量结果有偏差,如大面积亮色或暗色时。

2、中央重点测光最常用

中央重点测光是对画面中央1/3左右的面积进行测光,拍摄时一般都是将主体放在中央,可以保证主体曝光正确,同时可以避免中央以外的区域影响曝光结果。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8)

3、点测光最精准

点测光就是对画面3%的面积进行测光,当主体不在中央时,直接对准主体进行测光,保证主体曝光的准确,是最精准的方式,结合点测联动功能是最完美的拍摄手段,不然只能测光后锁定曝光再构图对焦拍摄了。

怎么看曝光参数?

当我们对准主体进行半按快门时,取景器、机顶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都有光圈快门感光度,这时的三个参数就是准确曝光的曝光参数。

一分钟学会一个摄影知识点(摄影学会这些知识)(9)

以上六点知识,是学习摄影的六个基本知识,学好基础,剩下的创作才有无限可能。不谈基础就拍摄,也许侥幸拍出一两张好片,但能应对不同的场景拍摄吗?

一起交流学习摄影。欢迎关注TONY说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