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探讨的 部分为16G101-1图集P56-P58。

一、混凝土保护层:

1、保护层的概念:最直观的字面意思就是保护钢筋的混凝土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钢筋网片等)的外缘至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混凝土层,简称保护层。这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版中的规定,原规范规定保护层为混凝土表面与受力钢筋之间距离,因此自11G101平法起保护层的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一概念的变化是从混凝土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的。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1)

2、保护层的作用:

(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是它们共同工作的基础,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强度。

(2)、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

(3)、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这段时间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实际施工中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因保护层厚度过小原因导致钢筋锈蚀,影响验收及工程交付过程中的索赔。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2)

3、注意事项:针对16G101-1图集P56中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与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两张表格,我们可以只做了解就可以,因为对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及结构构件的环境类别,一般情况下会在项目图纸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予以明确,我们只要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即可。但保护层不是越大越好,保护层过大会影响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可能发生保护层混凝土剥落现象发生。因此一般图纸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会明确: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3)

二、锚固长度: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4)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5)

1、锚固长度的概念:钢筋锚固长度是指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用来承载上部所受的荷载。一般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中的总长度,包括直线及弯折部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构件应合理地选择尺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构件破坏。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主要是依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因此钢筋的锚固是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基础。如锚固失效,则结构将丧失承载能力并由此导致结构破坏。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6)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7)

2、lab、la、labE、laE的区别与关联:lab、labE基本锚固长度就是不考虑其他诸如设计未考虑的荷载、钢筋直径尺寸效应、保护层等因素而确定的长度,而锚固长度则就是考虑上述种种因素而确定的。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彵们之间的联系,原11G101图集只有lab、labE的表格,la、laE只有通过乘以系数得来,极为不便,在16G101图集将四个数据均列表,便利性大大增加。个人认为对于施工人员,我们不必必须将表格中的数据全部记忆,只要明白其原理,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一些常用数据也自然而然的会牢记于心的。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8)

3、注意事项:

(1)、我们一直在说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但为什么针对墙、柱受压结构构件在图集的相应节点也有lab、la、labE、laE这些标注呢?原则上只有受拉钢筋才存在锚固长度和基本锚固长度,受压钢筋时一般情况上来说是不需要锚固的。但一般而言纯粹的受压的钢筋是很少的,因为由于不确定荷载如地震荷载的作用下之前受压的钢筋就很可能受拉了,所以理论和实际工程中很少有完全受压的钢筋,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存在一个锚固问题。

(2)、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laE计算值不应小于200mm

(3)、在直锚长度不足时,弯锚一般为90度,弯折长度测量起止点如下图所示,这点应该是广大工程人员忽略的一点。

柱下基础保护层取值(平法三保护层与锚固长度)(9)

未完待续。下期我们将探讨16G101-1图集P59-P62。

后记:有人可能疑问,我为什么从16G101-1图集中间部分开始探讨,因为我认为,有必要先掌握此部分内容,下期探讨完后,我们将从墙、柱、梁、板等相对独立的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及构造要求聊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