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学习林则徐哪些精神 9林则习信仰六要素(1)

首先,以我的理解,信与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多指信条、信念,指个人认可的规则原则,仰多指认可崇尚的方向或理念,宗教主要属于仰的范畴。

还有,信仰并不是专指宗教,应该是有不同领域分类的,比如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善恶信仰等等。

然后,我认为,对所有信仰来说,正、真、学、理、行、诚都可以说是其六大要素。对于宗教,也是如此。本文就谈谈这六大要素。

信仰,首先是正信。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正,即正信。即不是错的、偏的。比如,极端、严苛、偏狭、激进、分离、过度都不是正信。宽容、接纳、包容、包涵、谦让、适度、优美、理智等反而是珍贵的正信。针锋相对或许有违正信,理解包容或许符合正信。“正”是信仰的基石。

信仰其次当是真信,即信仰要真,不是伪信,也非假信。信仰唯真,才可谈其它内容。

第三,学。学是信仰的重要要素,不学则无知,无知的信仰谬误就会流行其中,其害无穷。不仅要学宗教知识,也要重视世俗知识,世俗知识同样是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失,宗教信仰就会缺少映证与扶助。

第四,理信。即信仰要随时随地,事事情情都有理智伴随。

信仰是要能理解的,而其所用到的理智一定是**给予人类的方法,所以,正信一定是可以用理智去印证的。

不仅在对宗教的理解上要运用理智,在其实践上也要运用理智,若非如此,必将比蚁虫草木的品级还要低下,因为它们就是理智几不起作用的物种。

而且,脱离了理智的信仰就像安坐在失控的马车上面一样,不仅会导致错误,而且也会危险。

所以,理,理智,是信仰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多用理智,重视理智。

我们要学习林则徐哪些精神 9林则习信仰六要素(2)

第五,行信。宗教,是用来引导人们的。是为了让人们的行为更优美。如果一个美好的宗教没能让信众变得良善优美,那么信众的理解和对宗教的实践一定出了问题。

如果一个优秀的宗教没能改善信众的状况,那么这批信众的能力和领悟可能也有问题。

所以,宗教的价值在于行信,如果一个宗教是名门正信,其信众就该在其行为上能够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宗教的旨意,让人感到信誉,而不是侧目私语。

不然,如果一类人其经典、以及所学所信所讲所谈都是关乎真善美,但不论个人和群体,其品德不能有特别的提高,行为也并不显得多么优美,那不免让人疑问和思想,该宗教到底如何,还是这些信众迷误了?(如果宗教表面上做得有模有样,行为却可以拿来摩擦地面,那么这样的宗教就是形同摆设,没有用处的。)

‌第六,诚,即信仰的虔诚。之所以把诚放在六要素中的最后,是因为前面五个要素如果做不好,不合格,那虔诚就不仅不够,而且会反而迷误与危险。

比如,如果信仰不正,执迷于枝末、纷争、狭窄、极端等,虔诚就会与危害成正比。

如果信仰不真,就会耽误自身,败坏群体的名誉,贻笑大方。

如果信仰不学,就会成为虽然付出,却不明所以,收莸大打折扣,得不到正信真信,而且很容易成为愚昧的人。

如果信仰无理,脱离理智,就是迷信,迷信与迷误是并行的,没有理智的信仰是危害无穷的。

如果没有行信,不能把信仰转化成真善美在行为中体现出来,那信仰就会暗淡无光,萎靡不振。

理智的、有知识的、经过思维的、以正信为支柱的、信行合一的、宽容中正的虔诚毫无疑问比盲目的、无知识的、不会思考的、与极端狭窄为伍的、信仰假行为假的、这样的虔诚要规格高,品级高。

所以,信仰的价值与意义在于指引、优化、美化人们的行为。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有必要认识一下关于信仰的这六个要素,以便理清认识上的概念。

心中如果认为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是好的,就要思考自己的行为与信仰的契合度到底对不对,好不好,从而能力行所信,尽量做到“真善美”。

我们要学习林则徐哪些精神 9林则习信仰六要素(3)

我们要学习林则徐哪些精神 9林则习信仰六要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