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没有诗歌、音乐和文艺;

人可以没有道义,没有好心肠;

人可以没有朋友,没有书读;

但是文明人绝不可以不下厨。

他可以不碰书本,——智慧中总有悲伤;

他可以没有希望,——欺骗足以毁灭希望;

他可以没有爱情,——激情背后是颓丧;

但是不吃饭的人哪里有呢?

——爱德华·R·B·里顿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什么(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我们吃货的)(1)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自称“吃货”以来,这个词在国人的语境中就再无一丝贬义了,吃货们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吃货”成了一张熠熠闪光的通行证,它让微博、微信、朋友圈各路晒美食者晒得理直气壮,让各种美食杂志、书籍、节目、游戏、APP层出不穷,让社会文化潮流观察者频频感叹:“我是吃货我怕谁”的时代来了。

某种意义上,当下这股铺天盖地的美食热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美食家、美食节目、美食机构们共同把食物变成了一种风尚,一种潮流,大众在接受的过程中被催眠了,越来越多的人标榜自己是吃货。

可是我们吃我们的,跟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有大关系!

我们从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先生的口欲期讲起,来看看吃货背后隐藏的真相。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什么(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我们吃货的)(2)

马斯诺将“吃饱”列为需求的最底层。但如果就此将“吃”看作生存所需,未免太小看了“吃”。“吃”的背后有太多的爱恨情愁。

婴儿一出生,最初接触的是妈妈的乳房,通过吃奶来获得与世界的联结和安全感。进食会让我们安全、温暖、满足,人们在焦虑或有情绪问题时,会选择吃东西来缓解宣泄。进食这个行为本身就能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

0~1岁的婴儿完全不能自理,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口是婴幼儿生活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惟一认识世界的手段。”

在婴儿心中,母亲的乳头或奶瓶的奶嘴很重要,来自父母的关爱使婴儿感觉到自己被期待、被需要。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什么(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我们吃货的)(3)

缺乏足够的关爱,婴儿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余不受欢迎的,内心充满焦虑与恐惧。比如母亲总忘记喂奶,婴儿常常挨饿得不到满足,类似的疏忽会导致婴孩产生“口欲期固结”,这个婴孩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替代性满足,对挨过饿的情况,这种替代性满足会体现在吃喝无度上。

含义当然很简单:储备脂肪、渡过饥荒,这是人类遗传下来的动物本能,没有“母乳”的支持,一个“婴儿”只有自身具备了足够的能量,才可以应付环境的恶劣。

还有别的方面的影响,比如烟酒难戒,难戒的不是烟酒,而是当年吸食不到母亲乳头的恐慌。

还有些人会将口舌之欲“升华”到说话上来。表面上是好说,其实是代替了吃的满足感。

看了这些,你有get到吃背后的心理真相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