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春晚请老百姓(为什么老百姓却不爱看)(1)

关于春晚,仪式感早就大于内容了。

而越来越多的人,早就丧失了对于春晚的仪式感。

每年春晚,与其说是老百姓的春晚,还不如说是明星们的年会。

明星们这一年混得怎么样,看看春晚就知道了。

业绩好的,社交广的,露脸的机会就大。

是以演员跑出来唱歌的,屡见不鲜。

有些唱得好的,也就算了,可偏偏谁都敢拿起话筒就充金麦郎。

当然了,春晚向来都是最大的假唱现场,也不存在什么唱的不好砸招牌的事儿。

春晚的导演大概也是有恃无恐,用人选角儿,是一点顾虑都没有。

虽然每年吐槽春晚的人都不少,可是根据数据来看,每年春晚的收视率还是无人出其右。

所谓无利不起早,有了巨大的曝光率保证,想要在春晚舞台上露个脸,则成为了年度推广大赏。

为什么以前春晚请老百姓(为什么老百姓却不爱看)(2)

不怕唱的不好,只要能吸引眼球儿就行。

赵丽颖去年的成绩,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两部大剧《幸福到万家》、《风吹半夏》,直接让赵小刀从偶像剧演员成功转型为实力派演员。

这也就解释了,赵丽颖为什么会是今年春晚舞台上的最大赢家了。

赵丽颖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一共有两个节目,除了开场的大合唱之外,还有一个独唱《满庭芳国色》,光看名字都非常的古典大气,为赵丽颖伴舞则是以唐诗逸为首的专业舞者。

为什么以前春晚请老百姓(为什么老百姓却不爱看)(3)

寻觅千年国色,绽放时代光彩。这应该是春晚一个高潮节目了。

主唱人以时代为号召,唤醒民族记忆,找寻历史颜色。

讲真,这个节目的立意还是很恢宏磅礴的。

与之配合的每一个舞蹈片段,也都立意鲜明,给每一个颜色都输入了灵魂。

这样一个节目,歌与舞的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原本该谱写出一个高潮迭起的视觉轰炸的。

赵丽颖演戏很好,节目本身的设计也很好。只不过终究还是错付了。

演而优则唱,这是对一个演员的褒奖,也是拉演员下神坛的最好方法。

不少人在春晚都走过一条被深深嫌弃假唱的路。当年章子怡一首《天女散花》,舞美做得很好,整个人也很仙气,可却依旧逃不过被网友追责假唱的尴尬。

以前总说春晚是老百姓的春晚,可是这些年的大年三十,我们家一屋子的老百姓都不太爱看春晚。

老人嫌弃春晚节目不热闹,都不知道在唱些什么东西,小品也看不懂,打牌的打牌、嗑瓜子的嗑瓜子。

年轻人嫌假唱太多,小品太上纲上线不搞笑,不如刷短视频打游戏。实在无聊了,一边看春晚,一边在网上吐槽。

剩下小孩子们会静下来看春晚么?简直天方夜谭!

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大家一起吐槽,这个春晚,怕是连春晚导演都不看的吧!

不然为什么黄渤几年前表演过的节目,换个曲子就又来了一遍呢?

为什么以前春晚请老百姓(为什么老百姓却不爱看)(4)

对,这个不是今年的春晚节目。但和今年的节目也没什么区别。

今年春晚的节目上,人还是这个人,衣服也还是这套衣服,就连跑步机都没换过。

伴随着窗外炸开的烟花,黄渤的跑步机一动,我都怀疑自己是穿越了,还是携家带口的群穿……

谁能想到,我爸一直说春晚节目组黔驴技穷,是真的穷到了姥姥家了。

看来不仅老百姓不爱看春晚,就连搞艺术的大导演、大制片人们,也不见得会看春晚。

金夕不免想要劝一劝这届春晚的总导演:我爸常说了,人要干一行,爱一行,你这当了春晚总导演的人,是敬业福没攒够么?即便是再不爱看春晚,就冲着职业素养,好歹也要敬业一点,好歹看看最近几年春晚的内容啊!

这相似度高的呀,致敬经典也就这个程度了。但凡不是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这就是赤果果的抄袭啊!

哦,不,这也不能叫抄袭,充其量就是老瓶装新酒,因为演员也没换人。

春晚舞台被演员承包,这向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可是这么大范围的承包,就有点不尊重观众的嫌疑了。

这一届春晚,演员几乎渗透到了大部分的歌唱类节目。

这还不算完,就连小品也几乎沦陷了半壁江山。

好在是开心麻花算是守住了一方江山,不至于团灭。

关键是,演员演小品要是搞笑也还行,木里木气的,这是为了点啥呢!

《初见照相馆》基本上算得上是年度最差小品了。

为什么以前春晚请老百姓(为什么老百姓却不爱看)(5)

原本在谍战剧里面混得不错的于震,这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滑铁卢了。

整个节目笑没笑不说,反正我爸问了无数遍:这演的是啥……

讲真,谁知道是啥?

因为实在是没有窗外的烟花好看,所以我也不知道这小品演的是啥。

唯一的印象就是穿粉色大衣的孙茜顶着一张麻木不仁的脸。

也许是这个小品本身的质量不行,可能够送上春晚的节目,本子不该太烂。

同样的小品,如果换成是那些喜剧演员,恐怕效果会大有提升吧。

如果是为了节目效果,那么为什么要弃专业喜剧演员不用,而选择这些“一腔正气”的外行呢?

是不想节目太高调么?

秦岚、杨紫和王宝强在节目里的表现也被吐槽,可好歹有专业的喜剧演员带着,节目总不至于太难看。

那么问题又来了:好好的节目,不塞两个毛蛋,就不香了么?

明明说好了,春晚是老百姓的春晚。

搞一个民间行业歌手上去对一个嘴型,就完事儿了么?

就春晚歌唱类的节目,这要是传到国外去。

不明所以的歪果仁,会不会觉得中国的歌手都是酒囊饭袋,唱歌都跟哼哼似的。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大型晚会就不能真唱,演员可以唱歌,也可以主持,没有人规定谁不可以做什么,可是取而代之的前提,难道不应该是更优秀么?

假想一下,如果把孙茜换成张小斐,《初见照相馆》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故事?

如果《满庭芳·国色》的主唱换成郁可唯效果会不会更好?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效果必然会更炸。

可是为什么明明可以更好,却选择退而求其次?

有人说,春晚的水太深了。

是啊,这么深的水,谁还会记得,春晚是给老百姓准备的春晚呢。

每次春晚导演组的人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说现在人们对于玩会的要求越来越高,晚会越来越难办了。

能不难办么,。

春晚早就不是老百姓的春晚了,更像是流量明星的推广会。

大家卯足了劲儿的想要在春晚节目中露脸,不管是否会拉低节目的质量,也不在乎自己在节目中的表现是否差强人意。

所谓物极必反,有些跨界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大多数的跨界,让人舍弃了春晚。

有的人也许会觉得本夕的观点太偏执。春晚本就是奖励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好的人们,早在春晚开启之初,刘晓庆就因为爆红而登上春晚,她不仅表演,甚至还参与主持!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一直存在,而且还是不易改善的主要矛盾。

让年度红人登上春晚舞台,这无可厚非。可是让同一行业内的太多年度红人都登上春晚舞台,那春晚舞台和金鹰颁奖典礼又有什么区别呢?

既然春晚打着让全家人齐聚一堂的旗号,那么理当就该有抓住所有人眼球的能力。

如果春晚不能在大局上秉承着让老百姓开开心心过年,烘托节日气氛的服务宗旨,又何必说什么老百姓的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