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杀了宋义,率领楚军主力沿汶水进入济水,以项它为偏师,渡过济水佯攻东郡濮阳、白马津方向。项羽则亲率主力,沿济水北上,来到济北郡历下(今山东济南)附近伐木造舟,打算北上走平原津渡过黄河直接解围巨鹿,而不是走白马津与章邯正面对决。
东郡渡过黄河有一南一北两个点,南边是白马津,北边是平原津,章邯主防白马津,这是南方军队北上的传统路线,平原津一般是赵齐之间战争的渡河点。当时黄河下游河水泛滥,河流两侧还有相当宽度的沼泽地,本地渔民勉强能穿梭其间,人均负重几十斤的军队很容易陷入其中,战马更难通过。
此前齐王田瞻在世,派齐将田都率军两万救援巨鹿,就是走平原津渡河。项羽作为一个楚国人,用齐国人的思维去考虑行军路线,这也是巨鹿之战关键点之一。
项羽的进军路线,是正面避开章邯,直接支援巨鹿。在巨鹿城下,王离的军队有近二十万,但友军也有十几万,楚军有胜算。如果直面章邯,首先要面对白马津的杨熊,即使能击败对手,渡过黄河以后,楚军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章邯军近二十万是如何布局的。章邯进驻漳水流域后,将邯郸附近百姓全都迁到河内,方圆上百里,除了运粮的民夫和军队,再没其他闲杂人等,楚军的斥候根本打探不到有价值的信息。
章邯并没有把大本营部署在邯郸这座废城,而是将中军大帐设在洹水西岸的棘原。章邯在棘原与巨鹿之间修筑甬道(粮道两旁筑起壁垒),有数万民夫往来期间输送粮草,也有多支军队在沿线跟随保护。秦军粮草从敖仓到白马津,再走陆地运到安阳,然后走洹水运到棘原,只要粮草供应充足,秦军可说立于不败之地。
秦军近四十万兵力,攻下巨鹿,打败前来支援的诸侯军当没有问题,但自身消耗必然也不小。秦军最大的优势,是摆下方阵,万弩齐发,其强弓劲弩优势很大。章邯就是一心营造这个机会,围城打援,不但要击败对手,自身损失也要降到最低。
这个时期的战争,和战国有些类似,六国的子民,不会轻易投身秦营,秦军是打一个少一个,章邯要省着点打。
项羽军在历下造船时,齐王建(战国最后一个齐王)之孙田安率军从临淄赶来投奔,原来齐王田市和相国田荣赶走齐王田假,却不派兵支援中原反秦战争,齐国内部很多人不满。齐王建之孙田安本有资格继承齐王之位,为了大局他没有听身边人鼓噪发动兵变,而是率六千多人前来投奔项羽。
有了田安这块招牌,楚军取得了不少渔船,迅速渡过济水。一路城门大开,军民箪食壶浆相迎。平原县令不但献城,还把船只粮草都如数送给田安。
楚军从济北郡平原城西边的平原津渡过黄河,等于绕过整个东郡。这个过程中有了田安协助,楚军才争分夺秒完成战略大挪移,而章邯显然没料到楚军如此神速,来不及调动南部军队,导致处处被动。田安在灭秦的过程中杀敌效果不大,项羽却念念不忘其功劳,后来封为济北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