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腔共和,始有川剧

清代初年,新的四大声腔诞生。这四大声腔分别是指昆腔、高腔、梆子腔和弦索腔,后来,皮黄腔出现,这些声腔在全国广泛流传,巴蜀之地自然不能例外。

话说这昆腔、高腔、胡琴腔和梆子腔先后进入四川,在四川长期共存,受四川方言和地域审美的影响,逐渐失去了原本的艺术风格,发展成具有四川地域风格的支派。昆曲不再叫昆曲,改叫“川昆”。高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在四川被称为“清戏”。在保持“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的传统基础上,又大量从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称“丝弦子”,源于徽调和汉调,同时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先后通过“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过门上起了不少变化,形成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腔。弹戏,即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其源出陕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方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昆腔、高腔、胡琴腔、梆子腔逐渐被改造完成,与当地独有的灯戏融合,形成了“五腔共和”的局面,乾隆年间,川剧终于形成。在这五腔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高腔。

川剧十大丑角戏(百戏荟戏曲讲堂)(1)

川剧高腔在中国戏曲高腔系统中发展最为完善,形成别具一格的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川剧与其它剧种的不同之处也就在于它拥有非但是高,而且是特别高的高腔。其它四种声腔和高腔是主导和合流的关系。晚清时期,在川昆仅存的四十多个剧目中,大部分都是折子戏, 尼曲大幕戏已采用高腔演唱,一些曲调演化为高腔中的昆头子。灯戏原本就是小戏,在高腔中只能作为大幕戏中的一些唱段存在。川剧中的胡琴、弹戏分属两种独立的声腔体系,剧目虽然不少,但从其音乐本体的发展水平来看,远未达到同类声腔如京剧、秦腔、豫剧等剧种的发达程度。川剧的五种声腔合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川剧有句谚语“老陕唱高腔,只因饿得慌”,指的是弹戏、胡琴班子逐渐改唱高腔的过程,高腔在四川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最初先是出现“两下锅”“三下锅”或“风搅雪”的班子,主要是由高腔与胡琴戏班或弹戏戏班的组合。可以这样说,川剧没有昆、胡、弹、灯都可以,但没有了高腔是绝对不行。

川剧形成之后,有了自己专门的川剧班社,其中较有名气的有舒颐班、庆华班、燕春班、大名班、太红班和三庆会剧社,其中以三庆会剧社影响最大,下一节中我们会重点说说。

川剧十大丑角戏(百戏荟戏曲讲堂)(2)

川剧改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先生的呼吁下,全国掀起了戏曲改良的狂潮,川剧自然也不例外。

“戊戌变法”失败后,迫于压力,清政府颁布所谓的“变法维新”诏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政。巴蜀之地,远离京师,本就相对自由,现在有了“新法”,更是无限嚣张。有许多班社便借着“自由之名,行不规则之事”,连三岁的小孩儿都知道,舞台上的演员是在“做戏”。生和旦是假装夫妻,有些戏班子却硬是在台上玩真格的,“生旦狎抱,帐中淫声”,还有些动刀动枪,现场“开膛破肚,肢解分尸”,闹得乌烟瘴气,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为了遏制这种不良风气,光绪二十一年,经过四川总督部堂立案,成都建立了“戏曲改良公会”。

戏曲改良公会是四川有史以来第一个官方建立的管理戏曲的机构,由周善培先生主持。周善培是全国着名的“新政”要员,梁启超、谭嗣同的友人,建国后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戏曲改良工会提出“改良戏曲,辅助教育”的口号,延请社会名流编写剧本,修建戏院,并对伶工进行考核。

伶工考核在当时戏曲界可算得上是头等大事,从戏曲诞生之日起,从来是观众追捧就是角儿,哪有这官员审核的?据当时的报刊记载,第一次演员考试场面隆重庄严,跟科举殿试有得一拼,明明统是川剧届的奥斯卡。官员和社会名流亲临现场,巡警都要出动维持秩序。太洪班李琴生高中“戏状元”,康子林第二名。前两名还获得了银质奖章,连工资都要比其他人高。演得不好的、淫靡不正的要么被打手心,要么直接开除不许演戏。

川剧十大丑角戏(百戏荟戏曲讲堂)(3)

经过一系列的政策,川剧的风格品味大大提高,出现了不少主张自由婚烟,提倡科学知识、民主自由的新剧目。清王朝覆灭后,公会解体,但这七年的时间,为川剧做了充足的积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11年,秉承公会的精神和宗旨的三庆会剧社成立。

辛亥革命之后,许多戏班被滞留在成都,演员们衣食无着。这时,名丑唐广体提议,原来的长乐、宴乐、太洪、舒颐等八个戏班的部分艺人,联合上报警察厅申请演戏。川剧艺人同心一致,坚持长期演出,成立了“成都三庆会剧社”。第一任社长是杨兰春,第二任社长康子林。三庆会坚持“脱专压之习,集同业之力,精研艺事,改良戏曲”。剧社先后成立了“升平堂”和“研精社”,前者培养科生,后者研习剧本,切磋技艺。剧社还专门聘请社会名流写戏,黄吉安、尹仲锡、冉樵子皆为该会写过不少剧本,许多剧目一直流传至今。三庆会活动长达三十八年的间,1949年成都解放,三庆会停止演出。1950年,已经停止演出的三庆会再次由贾培之先生出任会长,改名“新生三庆会”,不久便与其它剧社合并,成立大众川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