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晚上,孩子哮喘加重了,去医院看夜间门诊,却发现只有急诊可看。在开放几年后,这家省城大医院取消了夜间门诊。

开放“夜间门诊”是医院为提质服务水平、改善病人就医体验的又一项便民措施,力求缓解“上班族”“学生族”“银发族”等人群看病的不方便。几年来,省会长沙一些医院,如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先后加入了夜间门诊的行列,给不少患者提供了另一个就诊通道。

不同于急诊,夜间门诊的相关科室都在正常工作。门诊楼明亮的灯光,照着诊室外的病人和诊室内的医生。夜晚来看病的病人,有着他们的故事。夜晚坐诊的医生,也有他们的故事。故事交融的,是夜色中的温暖。

按照政策出台的初衷,“夜间门诊”是一个叫好又叫座的举措:分流日间就诊压力,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医院现有场地、医疗资源实现双倍利用,在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但是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夜间门诊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专家坐诊,一个晚上才来了3个患者。从医院的角度来说,夜间门诊的“冷清”与投入的人力、物力、给医生增加的工作压力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处理的难题。今年开始,夜间门诊出现“取消潮”。有的医院直接关闭,有的医院缩减科室,有的医院准备退出。

是患者不需要夜间门诊吗?并不是。夜间门诊的病人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对夜间门诊的知晓度低; 二是人们的看病习惯,医院门诊量大部分集中在上午;三是人们认为夜间没有固定的专家排班,白天的各项检查晚上并没有全部开放。一边是患者的需求,一边是医院的难以维持,这个“尴尬”局面如何缓解?

事实上,全国多家医院开放的夜间门诊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有患者和业内人士表示,夜间门诊不是没有需要,关键要看怎么开。对接好患者的需求,加大宣传力度,也许能让这个解决群众“看病难”的公益举措,叫好又叫座。

深圳市24小时线上问诊(深读问诊冷清)(1)

深圳市24小时线上问诊(深读问诊冷清)(2)

深圳市24小时线上问诊(深读问诊冷清)(3)

深圳市24小时线上问诊(深读问诊冷清)(4)

现场

长沙市第一医院

白天预约,下班再看病

12月12日,天气晴朗,晚上6点,夜幕来临,大多数市民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回家之路。长沙市第一医院门诊大楼前除了几名摩的司机漫无目的地闲聊外,行人寂寥。“别人下班回家,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该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肖乐换上了白马褂,无边框眼镜下眼神深邃。

晚上6点半,第一位预约患者匆匆赶到。“下班太堵了,晚上还约了朋友去吃饭,在网上约了康复治疗后就来了。”患者李聪说,他今年27岁,毕业3年后一直在长沙奋斗,已和女友在长沙安家。“平时不注意,最近脖子和腰椎感觉到明显不舒服,朋友推荐说肖教授调理很到位,而且晚上来不耽误工作,白天就约好了。”

说完,李聪躺在了治疗椅上,肖乐指着他后背腰部中间一块一边按一边问:“这里是不是痛?坐久了吧。”在李聪腰椎处,有一块明显硬块,肖乐告知此处肌肉劳损最为严重。经过不到十分钟的调理,肖乐双手一拍,道声:“可以了!”

肖乐提醒说,过去,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近年来颈椎病已呈严重低龄化趋势。国内有研究对2000例颈椎病患者展开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和上班族患颈椎病的人数增加明显,30岁以下患者所占比例比30~50岁患者占比高出了22%。在颈椎病高发职业中,IT从业人员以44.1%的比例占据榜首,IT从业人员包括从事电子商务、文案工作、平面设计等职业的人员,其次流水线作业人员以15.9% 仅跟其后,另外是驾驶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财务人员、公务员等需长时间伏案工作者。

深圳市24小时线上问诊(深读问诊冷清)(5)

12月12日晚上,长沙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肖乐正在给患者提供治疗。 记者 张洋银 摄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晚上“悄悄”给女孩做个心理治疗

12月11日19点,街头路灯亮起来了。位于长沙市芙蓉路与新建西路交界处的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门诊大厅灯火通明,夜间门诊的医护人员正在工作中。

“平常白天给患者做心理治疗时,需要到专门的治疗室去,夜间门诊的话,就在这里,关上门。”骆晓林教授是该院当晚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科的坐诊专家,她约了两位患者来做心理治疗。

门诊室里,除了医生的办公桌,还有两张沙发椅,是让人放松的蓝色,这就是给精神疾病患者做心理治疗的地方。

19点40分,赵女士带着16岁的女儿小雪(化名)来到诊室。“教授,我女儿今天很乖。”赵女士给专家详细描述了小雪一天的表现,希望能提供出对她治疗有用的信息。骆晓林教授仔细地听,每一个信息都和这个女孩的康复息息相关。

搜集好这些信息后,骆晓林教授让赵女士出去,留下小雪在诊室,关上门开始为她做心理治疗。“她可能是抑郁症, 也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但后者复杂得多,也麻烦得多。”骆晓林教授说,女孩现在还在上高中,出现了抑郁症症状,现在给她做心理治疗,希望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我女儿病了后,压力太大了。”诊室的门一关,一直热情的赵女士突然埋头在走廊的椅子上哭泣起来,她告诉记者,不敢在孩子面前有任何情绪,怕影响治疗,但自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白天不敢出门,也不想出门,只有晚上才能来做下治疗。”

“阿姨,你女儿还是好的,有你陪着,我现在是一个人做治疗,晚上悄悄地来。”排在小雪后面做心理治疗的刘东(化名)眼看赵女士越哭越伤心,忍不住出言安慰。

26岁的刘东,患抑郁症2年多,每个月都要来做心理治疗。“没有家人在身边,也没有女朋友,白天还要上班。”20点10分,医院长长的走廊上,时不时有人经过,刘东和赵女士小声交谈,彼此安慰与鼓励。

故事

24岁的抑郁症患者

如今才知道有夜间门诊

“太方便了”

12月11日傍晚17点50分,刘涛(化名)结束了一天的设计工作,走出公司大楼。同事有的回家,有的结伴去吃饭,他却急匆匆赶往租住的房子里,拿起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是一本病历和检查资料。身边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内向的男孩,患了病——抑郁症。也没有人知道,他白天“如常”在上班,只在晚上坚持治病。

才24岁,刘涛的头发就掉得有点严重了。“就是脾气暴躁,比如我说话的时候,别人如果打断了,我会非常愤怒,情绪不能自控。”刘涛表示,从2018年起,自己的症状一度恶化到失眠,一晚上醒来好几次,有时候凌晨3点醒来,就再也无法入睡。慢慢地,他身体变得消瘦,头发大把地掉,人也苍白憔悴。更恐怖的是,刘涛开始悲观消极,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甚至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

感觉自己情绪出了问题后,刘涛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求医,在今年初确诊为抑郁症。刘涛开始吃药,并定期复查,症状慢慢得到改善。

“刚开始只能白天请假来,又不能告诉领导自己是抑郁症,还真是蛮难的。”刘涛说,现在工作丝毫不受影响,但公司要是知道自己患抑郁症,可能会让刚入职的自己离开,所以只能说是身体不舒服,需要去医院检查。

近两个月来,刘涛才知道,原来医院有夜间门诊,他坦言“太方便了”。12月11日晚,刘涛挂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科的夜间门诊号,18点20分到了医院。“你看,也是专家坐诊,而且病人不多,我感觉医生看得更细致了。”值班医生帮刘涛看了他记录的睡眠时间表,审核一遍每日服用的药物,以及他目前的情绪状况,确定病情在逐渐好转。

20多分钟后,刘涛的复诊结束。他告诉记者,得赶紧回家了,现在每天晚上早早睡觉,才能睡得香。刘涛坦言,治疗以后心情确实好了很多,最近经常和妈妈联系,感觉“一切都在好起来”。

深圳市24小时线上问诊(深读问诊冷清)(6)

12月11日晚,省第二人民医院夜间门诊,患者在候诊。记者 李琪 摄

55岁上班族左脚踝疼痛

白天工作没时间

“夜间门诊真的好”

“昨天白天看了门诊,拍了片子,听说医院晚上有康复医学科门诊,就约了今晚过来看片子,确诊下。”12月12日晚上7点,55岁的长沙人姜先生从湖南农大赶到开福区营盘路的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大楼四楼康复医学科。

姜先生介绍,他左脚踝2个月前开始隐隐作痛,“开始以为只是无意中磕碰了一下,后来总不好,我就去医院骨科看了,没查出毛病。”姜先生说,近期经过全身体检时,才发现是脊椎出了问题。

12月12日上午,姜先生请假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挂号、看诊、照片后,医生告知需要等下午CT结果出来后再确诊,治疗。“平时单位事情比较多,我只请了一上午的假,下午没时间,医生说晚上6点至9点有夜门诊,我就过来了。”晚上7点,姜先生取出CT片子后,找到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肖乐,肖乐熟练地拿起片子仔细观看后,告知,“你这是腰椎L3/4椎间盘突出,L4/5椎间盘向后呈局限性突出。”

“侧身、抬髋、靠过来一些,对,就这样。”7点15分,肖乐开始为姜先生进行康复调理,熟练的手法在姜先生身上按、压、揉,关键部位辅以脉冲治疗仪“打枪”治疗。肖乐介绍,脉冲枪主要是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等作用。经过6.7分钟,康复治疗便结束了。

姜先生意犹未尽地走下治疗床,尝试性抬抬左脚。“感觉脚轻了,走路也没异常感了,这疗效真不敢相信。”他说,之前也去过一些按摩调理场所,按过后疼痛感当时有所减轻,但治标不治本,来医院后才找到病症源头。

“每天对着电脑工作颈椎病日趋严重,医生说要做康复治疗,可白天工作没时间,现在医院开设夜间门诊真的好。”姜先生临走前,还感激地说道。

便民

改善医疗服务,多家医院推出夜间门诊

推出夜间门诊,湖南省儿童医院是省内第一家。

该院医务部主任卢琪介绍,作为改善医疗服务的一项尝试性举措,医院夜间门诊于2014年1月尝试开设,由内科系统(康复科除外)及急救系统所有副高级别以上的医生轮流排班。夜间门诊最开始为全年365天的每天18时到21时30分,从2017年年初开始,改为正常工作日的18时到21时30分,目的是方便部分学生患者就医。

随着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2017年4月10日起,湖南中医附一医院开设夜间门诊,科室包括内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男科、小儿推拿科等。

2019年7月22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正式开放了儿科、头痛睡眠障碍、精神心理三大夜间门诊,门诊时间延长到21点30分,让患者晚上也能看得上“专家”。之后,该院又增加了内分泌科的夜间门诊。

2019年 9月24日,长沙市第一医院也开设了康复医学科的夜间门诊。

转折

夜间门诊遇尴尬,今年开始出现“取消潮”

开设夜间门诊5年多后,湖南省儿童医院在今年2月1日取消了夜间门诊。

记者12月2日19时走访该院发现,院内门诊大厅已经停诊,急诊大厅带着孩子前来的家长不少。“现在晚上没有门诊,幸好我老婆有医生的联系方式,反映了一下女儿的症状,病情及时控制了。”罗伟表示,不少儿童在夜间出现不适,现在夜间门诊取消了,希望夜间急诊能考虑这个问题。

同时,湖南中医附一医院开设的多个夜间门诊科室,因为夜间就诊患者太少,同样面临着可能取消的尴尬。目前,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儿科已经取消,内分泌科则暂时取消。

深圳市24小时线上问诊(深读问诊冷清)(7)

12月12日晚,长沙市第一医院的夜间门诊正常开放。 记者 张洋银 摄

分析

成本太高患者少,儿科专家一晚平均仅接诊3人

记者调查多家医院了解到,取消夜间门诊,主要原因之一是成本太大,医院收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以湖南中医附一为例,开设多个夜间门诊科室,就需要医院临床医技、药学、行政后勤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夜间门诊,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就诊流程通畅、高效,与白天等同。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院负责人表示,近5个小时的夜间门诊,水、电等支出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与增加的成本相比,夜间门诊接诊的患者数量非常少。湖南省儿童医院医务部主任卢琪透露,医院跟踪2018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数据显示,三个月共有夜间门诊排班60个,挂号人次仅176人,平均每晚专家接诊病人仅3人次。

而且,医院发现派去夜间门诊的医师人手相对不足,很多医生都是白天辛苦一天,晚上接着坐门诊,工作状态和医疗安全难以充分保障。“目前,医院急诊24小时开放,基本可以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卢琪表示。

“主要是医院人力不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医务部主任刘坤表示,医院开设夜间门诊,本就是为了方便患者,如今取消了儿科门诊,主要是人力难题。但头痛睡眠障碍科、精神心理科会继续开诊,为白天无法就医的患者提供便利。

盘点

长沙这些医院开了夜间门诊

目前,长沙这些医院的部分科室开放了夜间门诊:

湖南中医附一

夜间门诊挂号时间:17:30-20:00

夜间门诊接诊时间:18:00-20:30

开设科室:内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男性科、小儿推拿科(周一到周四开诊)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

接诊时间:18:00-21:30(周一至周五,法定假日除外)

开设科室:儿科(目前已取消)、头痛睡眠障碍科、精神心理科

长沙市第一医院

接诊时间:18:00-21:00(周一至周五)

开设科室:康复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