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茅盾新人奖”颁奖典礼于9月7日在浙江桐乡茅盾故里举行,北京公安作家吕铮、《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等十人获得本届茅盾新人奖,另有蔡骏、会说话的肘子、卓牧闲等十人获得本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十部最好看的茅盾文学奖?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十部最好看的茅盾文学奖(作家吕铮马伯庸等获)

十部最好看的茅盾文学奖

“第四届茅盾新人奖”颁奖典礼于9月7日在浙江桐乡茅盾故里举行,北京公安作家吕铮、《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等十人获得本届茅盾新人奖,另有蔡骏、会说话的肘子、卓牧闲等十人获得本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

在当天的颁奖典礼上,吕铮获得这样的评价:一手拿枪,一手拿笔。这是吕铮所有的两种身份,这种扎根于生活深处的状态,使得吕铮基于丰盈的生活积累和超凡的艺术想象,写出了一系列警务题材的小说与影视作品。他的小说既有起伏跌荡的引人故事,也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内蕴;由笔下的各类警察人物形象,既写出了当下社会的痛感,也写出了这个时代的脊梁。

著有长篇小说 《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三国机密》等多部作品的马伯庸,写作涉及多个领域,但影响最大的是历史题材作品。他善于发现大历史中的小细节,书写历史褶皱中的隐秘故事。历史性的故事,现代性的内核,类型化的叙事,经典化的品质,是马伯庸文学写作最为鲜明的特色所在,由此他把自己与别人有力地区别开来,具有了别树一帜的独特个性。

作为中国悬疑小说的代表性作家,蔡骏融合了传统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创造出了极具个人辨识度的“心理悬疑”写法。他的作品常在客观世界中取材,但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拓展出新的空间,彰显出文学超越现实的创造性作用;善于用繁芜驳杂的知识体系、大开脑洞的推理情节和独辟蹊径的叙述路径,营造出悬念丛生的神秘感,并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与丰沛的情感表达中探究人性的幽微与复杂。他的作品语言优美、叙事考究、逻辑严密,在网络文学中具有典范意义。

会说话的肘子(原名任禾)是新生代网络文学创作者,他的网络长篇小说《大王饶命》拥有百万读者,曾入选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的中国网络文学双年选前十名单。会说话的肘子擅长以幽默、玩梗的方式讲述故事,使他创作伊始就以鲜明的辨识度赢得众多读者喜爱。可贵的是,会说话的肘子在幽默的底色上,不断加入新的文学元素,使得其作品以引人的情感节奏、富有悬念的剧情与极具亲和力的人物,具有更为丰盈的蕴含,广获受众的好评。作为新生代的重要代表作家,会说话的肘子敏锐地把握住社交媒体特性,契合了喜欢聊天互动的Z世代需求,开拓出了网络文学领域的新生面。

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徐贵祥谈了三点体会:他希望文学新人跟上时代步伐,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有更深刻的认知、更准确的把握和更丰富的表现,通过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的文学精品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用文学促进人民的精神富裕,涵养时代的精气神,要根朝下扎,树往上长。最鲜活、最生动的细节,往往深藏于生活底层,需要我们以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去发现。

“创新永远在路上,新时代的文学新人有新的规律和新的特征。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中,如何主动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加强文学与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的交融,推动文学创作成果向多种文艺形态的转化,不断释放文学潜能,不断拓宽文学边界,创造文学新的现实语境,将是对新时代文学实践的全新挑战。”徐贵祥表示,这就要求我们年轻的作家朋友,以更加宽阔的文学视野构建更加精美的文学格局。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彦则表示,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始终关心青年作家的成长。“茅盾新人奖”是青年作家的奖项,也是鼓励青年作家向文学创作的“高峰”持续有力迈进的号角和嘉奖。希望获奖的作家们,在今后的文学创作生涯中,艺术水平不断精进,艺术修为再辟新界。

“我们也希望获奖的作家们认识到,无论写作者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来时的路。”陈彦强调,最坚实的步伐,是对文学艺术不为名利默默无闻的坚守、对现实社会和广阔生活的细致阅读,在看似眼花缭乱的文学生态中,保持踏实的创作心态而不浮躁,坚持自己的创作取向而不跟风从众。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文学的高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