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顶端”是大多数人都向往的地方,站在顶端享受着众人膜拜。不过,“高处不胜寒”,站在高处未必是一件好事!有时候,自身能力不足,却被众人推到高处。那么一旦摔下,这将会是沉重的一击,能够彻底把人打入谷底!

蒙曼便是一个典例,站在高处,看得是远了。不过,自身的能力不够,终究还是陷入了舆论之中。

蒙曼被国学爱好者所推崇,是人们学习的对象。然而,蒙曼后来也成为了国学爱好者批评的对象,从膜拜到批评,打败蒙曼的不是别人,而是一首唐诗。说来说去,最终也只能怪她自己。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蒙曼(曾经因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蒙曼)(1)

​图片:站在顶端享受众人膜拜剧照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很火热的诗词类综艺节目,能够让人受到传统国学文化的熏陶,让人感受到诗词文化的魅力。不过,在第五季节目播出时,蒙曼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在一期节目中,蒙曼“曲解”了众人耳熟能详的《悯农》,其中有一句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是“烈日炎炎,农民顶着骄阳为庄稼锄草,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泥土上”。

然而,蒙曼却理解成了“农民正为播种而忙活”。要知道,播种是在春季时节。可诗词中明明描绘的是夏季的情景,很明显,蒙曼的理解出现了极大的错误,因而引来了众人的质疑。

很多网友认为蒙曼的诗词文化水平并不高,不知道是怎么一步步混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蒙曼(曾经因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蒙曼)(2)

图片来源于网络:《悯农》

此外,北京大学的研究员孙绍振先生也认为,蒙曼的诗词基础水平有问题,她的诗歌理解能力简直就是在“亵渎诗圣”。当然,空口无凭,孙绍振先生也列举出了实例。

一个是刘禹锡书写的《乌衣巷》,原作描绘的是一副沧桑之景,而蒙曼的解读却与主流的学术解读背道而驰。蒙曼认为,《乌衣巷》描绘的是一副富贵之景,其中“家”指的是“和气之家”。如此一来,蒙曼理解的意境与学术主流相差甚远,因而遭到了巨大的质疑。

第二个例子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下的《春夜喜雨》,其中有一句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对此,蒙曼表示她从这句诗中闻到了一股浓郁的火锅味。

可实际上,杜甫在写下这首诗时已经找到了安顿的地方,虽是成都一小屋,但好歹有了住处,心里是一种平和安稳之感。春雨落地,唤醒了大地的生机,此时表现的是杜甫的喜悦之情,而非蒙曼所说的“火锅辣味”。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蒙曼(曾经因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蒙曼)(3)

图片来源于网络:《春夜喜雨》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蒙曼“学艺不精”,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却自诩为高人。不过,早前蒙曼的势头正盛,因其名气之大,所以当时网友们对孙绍振先生的评论都不予理睬,认为蒙曼是“别出心裁”,以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向。

直到悯农这首诗蒙曼再出现理解失误时,大众才恍然醒悟,原来蒙曼根本不是什么别出心裁,而是真的能力不足,造成理解失误。

在2007年时,蒙曼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百家讲坛》中做主题演讲,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讲述了武则天的一生。当时,蒙曼的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且不失幽默,所以大众很快就对她产生了好感,对她也加深了印象。当时的蒙曼仅有三十二岁,是《百家讲坛》中年纪最小的演讲者。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蒙曼(曾经因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蒙曼)(4)

图片:《百家讲坛》蒙曼资料截图

蒙曼得到众人的认可之后,开始更频繁地出现在电视机前。例如蒙曼应邀参加了《中国谜语大会》,还有《中国成员大会》等等,几乎都是与文化有关的。

正因此,蒙曼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文化的国学大师,她就是权威,她就是正统。刚开始只是一小部分有这样的想法,随着蒙曼名气慢慢变大,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这种想法,故而蒙曼偶尔曲解诗歌时被人们当成了别出心裁。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蒙曼(曾经因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蒙曼)(5)

图片:蒙曼参加节目资料截图

蒙曼除了在电视节目中活跃之外,在校园中也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师者。蒙曼毕业于北京大学,在获取博士学位之后便回到了中央民族大学担任教师。

当时,蒙曼对教师事业非常认真,通常都会备课到很晚,第二天也能精力充沛地为学生讲课。蒙曼的历史课很有趣,深受学生欢迎。

不少学生都表示,“蒙曼老师的课很有新意,根本感受不到是在上课,仿佛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故事讲完了,历史脉络也都理清楚了”。

蒙曼的每一堂课几乎都是满座,而且还会有其他系的学生来旁听。虽然蒙曼的历史课上得很好,但是不可否认,在诗词方面蒙曼还是有所欠缺的。

蒙曼喜欢诗词最早是受家庭的影响,蒙曼出生在书香世家,父母都是人民教师。因父母都喜欢读书,蒙曼在很小的时候也喜欢上了阅读。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蒙曼(曾经因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蒙曼)(6)

图片来源于网络:蒙曼讲课

大概在七八岁之时,蒙曼对传统诗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时,她的父亲告诉她诗词中唐诗是最受欢迎的。于是,蒙曼便一头扎进了唐诗的海洋中,感受唐诗的魅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蒙曼读了成千上万首唐诗。

可以说,蒙曼父母对她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每天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之后,蒙曼必须要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刚开始蒙曼是厌烦的,不过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就发现了阅读的魅力,而后爱上了阅读,成为了一个小书迷。

因为阅读的缘故,蒙曼的语文和历史非常好,在这两个学科中非常优异,最终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历史系。后来,因努力用功,蒙曼又考上了北京大学,继续研读博士学位。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蒙曼(曾经因百家讲坛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蒙曼)(7)

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央民族大学

从整体上来看,蒙曼一直没有轻视学习,而且一直都在阅读的路上,而且蒙曼一直深入研读的都是历史,所以她的历史学生毋庸置疑。不过,“术业有专攻”,蒙曼沉迷历史,同样也醉心古诗。只不过,她花费在古诗上的时间远低于历史。所以,她古诗方面有所欠缺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蒙曼并没有想过要站在诗词界的顶端,只不过是众人将她推向了那个高位,她不得不接受。等真正站到了高处,等待她的就是更多的考验了。所以,一旦有所差错,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