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 布鲁斯·巴塞特-珀威尔

译者:王骏恺

“奥尔米茨之辱”(1850年11月29日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奥尔米茨条约。这事件被称为奥尔米茨之耻,因为普鲁士被迫向奥地利称臣)给当时锐意进取的普鲁士王国一记重创,普军高层中的鹰派更是对这一次屈辱经历怀恨在心,发誓在将来一定要向奥地利复仇。但对某个人来说,奥尔米茨并不是耻辱。这个人不仅对国王无比忠诚,还有远超同时代人的高瞻远瞩,以及钢铁般的意志。他将永久改变德意志与欧洲的历史,他的名字是奥托·冯·俾斯麦。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处历史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1)

奥托·冯·俾斯麦出生于1815年4月1日,正好是拿破仑开始进行最后一次赌博的日子(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重返巴黎,复辟帝国)。在他出生3个月后,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中被联军彻底击败。普军在这场战役中的杰出贡献,极大地提高了王国在欧陆的地位,为未来的宰相提供了一个足以施展抱负的有利环境。

俾斯麦出身于普属萨克森的舍恩豪森(Schönhausen)庄园的一个容克世家。在他出生仅仅一年之后,他的家族即搬往东波美拉尼亚(EasternPomerania)的奈弗夫(Kniephof),他在这个地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他在当地学校读书时,就已表现得非比寻常,后来又只身前往柏林就学。1832年5月,17岁的俾斯麦入读当时自由主义氛围极为浓厚的哥廷根(Göttingen)大学,之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法学系。1835年5月,在经过数月努力之后,他成功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见习生资格。一年后,他完成论文,取得了见习官头衔。尽管他的母亲不断向柏林城的达官显贵举荐他,但他还是由于对权威的厌恶,在外交部与陆军处处碰壁。此时,24岁的俾斯麦收到了母亲病逝的噩耗,决定辞去小公务员的职务,重回波美拉尼亚,与哥哥一起经营世袭庄园,这一干就是整整10年。在这10年间,他经常在喝醉酒后骑马狂奔,举行各种狂野派对,在当地可谓声名狼藉。1847年,在感情方面屡遭挫折的俾斯麦最终还是结了婚。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处历史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2)

青年俾斯麦

就在这一年,俾斯麦决定再度从政。当时,联合议会的一名马格德堡(Magdeburg)议员生了病。俾斯麦接替他前往柏林,担任普属萨克森的代表。他一反少年时期的狂野态度,十分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只定期回家照顾家族产业。1848年欧洲大革命爆发的时候,正好在自家庄园的俾斯麦听闻柏林发生暴乱,便用步枪将家里的70个农民武装起来,起身前往柏林,准备“武力勤王”。可惜,这一热忱举动并没有为他带来任何成功。他亲自拜访了威廉的妻子、未来的帝国皇后奥古斯塔(Augusta),并就王弟流亡英国的决定发生极为激烈的争执。此举直接导致这位未来皇后对俾斯麦的敌视,这给他此后的政治生涯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不过幸运的是,俾斯麦还是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他在国会发表了一篇极为出色的演说,全力支持国王在奥尔米兹做出不向奥地利宣战的决定,并对主战派的强硬主张进行有力反驳,这使他成为国王身边的红人。

1852年,俾斯麦被派往法兰克福邦联议会,担任议员一职。正是在这里,俾斯麦开始关注普鲁士以外的整个德意志的局势。他将在这个职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天才,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意识到奥地利终将成为自己的一块巨大绊脚石,誓将其从未来的德意志事务中彻底剔除。1858年,普鲁士国王的中风病发作,已不适合继续统治,其弟威廉成为摄政王。完成了权力交接的柏林当局下令,将俾斯麦调回国内。此后,俾斯麦又在1859年担任普鲁士驻圣彼得堡公使,1862年担任驻巴黎公使。两次异国经历使他得到历练,并对国际局势有了充分的认知,为未来政治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兄长手中接过大权的王弟威廉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维持1848年宪法的权威;二是维持并提高普鲁士陆军的效率。前一个目标对这位未来的德皇而言并不困难,因为他是一个将履行使命与取得荣誉视作神圣职责的摄政王。但要实现第二个目标,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当时已升任将军的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在1858年撰写了一份备忘录,建议对普军进行全方位整顿。罗恩主张削减地方民兵规模,因为这些民兵不是职业军人,不能完全保证他们对王国的忠诚。如此激进的改革方案显然需要立法的支持,但当时的国会正变得越发自由主义,这份军事改革方案胎死腹中。军队训练仍然流于形式,效率也没有得到任何改观。

幸运的是,罗恩的主张得到威廉的青睐。为了推进这一重大军事改革,威廉正式任命罗恩为战争部长。1861年,在兄长病逝后正式继承王位的威廉遭遇新一轮政治危机。当时的国会否决了他的提案,拒绝为国王的新军队通过如此庞大的军费预算。罗恩将军做出让步,决定将士兵的服役期限从原先计划的3年缩短为2年。但是,这位参过军的倔强国王不会轻易放弃。他甚至还声称,宁可退位也绝不接受短于3年的服役期限。就在决定军事改革命运的关键时刻,罗恩将军向国王提出一个重大建议——将俾斯麦召回国内。尽管国王和王后对俾斯麦的能力与性格深感疑虑,但他们最终还是采纳了罗恩的建议,正式任命俾斯麦为王国首相。

在此前的10多年中,俾斯麦一直都在规划德意志的统一。他在担任邦联议员时,就已彻底看透邦联主义者的本质,充分意识到松散的邦联制并不适合未来的德意志。而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地道的普鲁士容克,忠诚于统治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在仇视自由主义的保守态度与忠君思想的作用下,一个全新的德意志统一方案在他脑海中形成——普鲁士王国是德意志所有邦国的绝对领袖,在政治地位上将会与宿敌奥地利完全平起平坐。

如今,俾斯麦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新时代。他用自己的冷酷性格与演讲天赋,把普鲁士王国的政治机器改造得井然有序。1862年9月30日,他发表著名的“铁血演说”。在这场演说中,他充分论述了扩军备战的必要,同时还严厉批判自由主义者在1848—1849年犯下的天真错误,认为当时的重大问题无法通过演说与“多数决议”解决,而是要靠“铁和血”。

俾斯麦的这一强硬就职演说,给普鲁士内外的反对者敲响了警钟。他们拒绝服3年兵役,还从预算中故意删减一部分军费开支,这使国王对俾斯麦能否胜任首相产生疑虑。此后,威廉与俾斯麦两人在前往波茨坦的头等列车的一间幽暗包厢中举行单独会谈,并最终达成协议。1862年10月13日,俾斯麦以国王的名义宣布议会休会,而在次年1月议会再度召开之际,这位首相更是直接无视国家宪法的存在。1○从此以后,他成了普鲁士的绝对独裁者,仅对国王一人负责。

自1863年1月开始,俾斯麦不仅成了普鲁士首相,还是普鲁士首席外交大臣,始终致力于将老邻居奥地利从德意志事务中剔除。在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上,俾斯麦并不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他的统一主张得到许多人的理解与认同。当时南北德意志绝大部分民众与王公,虽不一定支持统一,但都承认自己属于德意志民族。但奥地利是个例外,它的民族情况比这些德意志邦国复杂得多。为了整合与统一德意志地区的经济,普鲁士建立了关税同盟,将奥地利排除在外。奥地利在得知自己无法成为关税同盟成员之后,施展了各种政治手段,以阻止南德各邦国接受普鲁士的政治经济影响。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处历史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3)

普军猎兵与奥军骠骑兵在波迪尔附近展开激战

对于普鲁士王国与俾斯麦本人来说,1863年都是极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欧洲发生了许多大事件,极大地考验了这位新首相驾驭局势的能力。当年春天,波兰人再一次发动反抗沙俄的起义。普鲁士议会以及英法等国的波兰流亡者对起义者持同情态度,俾斯麦则对此十分鄙夷。他当即与沙皇达成协议,派普军巡逻两国边境,并联合俄军镇压起义。在此后数个月时间里,俾斯麦又同议会展开了一系列极为激烈的争吵。议员们大举抨击这位首相的一切为政举措,包括擅自通过年度预算和肆意限制出版自由等。但俾斯麦最终还是凭借国王的“宪法漏洞”以及自己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这些反对他的人。到了当年9月,俾斯麦终于能腾出手来挑衅奥地利,他在国内外的成功早已令哈布斯堡王朝极为不满。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决定召集各邦王公,在维也纳召开一次邦联会议。威廉国王很想赴会,却遭到俾斯麦的极力反对。他甚至扬言,一旦国王动身赴会,他便当即辞职。紧接着,欧洲各国君主又在巴黎进行了一次气氛并不融洽的会谈。已经登基称帝的拿破仑三世,希望自己的法兰西帝国能在普奥之争中保持中立,同时还试图平衡两大势力,但他的建议未得到俾斯麦的认可。1863年11月15日,丹麦国王弗里德里克七世(Frederick Ⅶ)突然驾崩,俾斯麦终于等到实现统一大业的时机。

本文摘自《俾斯麦战争中的普鲁士军队1860—1867》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处历史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