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区友谊大市场里,有个“傻老板”工人犯错误了,他罚自己钱请大家吃饭顾客已经很满意了,他却宁可赔本也要重新设计不知是傻老板有傻福,还是他的经营思路对头,反正,他的买卖越做越“大扯”,一年光流水就200多万这个傻老板,就是陈宝昌家具厂老板陈宝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正处事高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正处事高手(心眼实诚吃亏上瘾)

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正处事高手

萨区友谊大市场里,有个“傻老板”。工人犯错误了,他罚自己钱请大家吃饭。顾客已经很满意了,他却宁可赔本也要重新设计。不知是傻老板有傻福,还是他的经营思路对头,反正,他的买卖越做越“大扯”,一年光流水就200多万。这个傻老板,就是陈宝昌家具厂老板陈宝昌。

学艺炒了俩师傅

陈宝昌,今年42岁。他的老家,在木兰县一个偏僻的小山庄。因是家里的老小,父母惯着他,哥哥姐姐宠着他。所以,打小,他就淘得没边了。哥哥姐姐都考学走了,而陈宝昌小学多读一年、初中多读一年,也没整进高中。父母扔下一句:“叫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在‘土里刨食’吧!” 

庄稼人一个汗珠子摔两瓣,一年也挣不来几个钱,一想到这里,陈宝昌闹心了。背着父母,他跑到大庆,投奔了大哥。大哥在肇东昌五镇,给他找了个师傅。这师傅,很有名气。可刚干几天,陈宝昌就嫌烦了。一天到晚不闲着,弄一身木屑子不说,还整得手上全是口子。干了半个月,陈宝昌跑到大哥那,说自己学成了。大哥早就得了信,骂了他一句:“你会个屁,告诉你,学不明白,我这不留你。” 

就这样,陈宝昌又被撵了回去。这次,他没脸再找师傅了,而是回到了木兰县城。在那里,他又认了个师傅。没干半个月,他嫌累,又跑了。全家人看他这样,挺生气,因此不跟他说话,就是晾着他。父母不给他钱,哥哥姐姐们也不管他。 

穷了一个月后,陈宝昌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而且,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埋汰他干不成事儿。这一刺激,反倒把陈宝昌“扎”醒了。他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干出点名堂,给瞧不起他的人看看。

被师傅赶出山门

有句话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为了证明自己,陈宝昌又拿起斗尺斧锯,找农村的一位老木匠拜师学艺。这个老师傅,挺有手段,扔给他一把斧子,让他劈了一个月木材。一般的徒弟,天天劈木头,早就劈崩溃了。陈宝昌却啥话不说,让干就干。一个月下来,越劈越明白,砍削平直木料,他已经得心应手了。师傅看这徒弟行啊,便把斧头收起来,给他换了一把刨子,让他刨平修饰木料表面。这一干,就是两个月。到最后,不管多不平整的木料,陈宝昌一上手,光滑平整,还有速度。之后,学习使用凿子来凿孔、开槽,再学用锯子来开料、切割。一年之后,师傅才让他拿起木匠里的技术器材:墨斗和鲁班尺。师傅让学的每一样,陈宝昌都“捅咕”得挺像样。 

三年后的一天,师傅把他叫到家里吃饭。师傅递给他一杯酒:“这杯,你敬我,咱俩的师徒缘分,到此为止。”陈宝昌蒙了,跪到地上,哭着问:“师傅,我哪做得不对,你就直说,我改还不行吗,为啥要撵我走呢?”“起来宝昌,不是你不对,是师傅该教的都教过你了,没啥可教的了,你是我见过最有毅力也最聪明的徒弟,再留你,就耽误你做大事了。”陈宝昌,被师傅硬撵出了门。

工钱只收个零头

学成之后,陈宝昌来到大庆闯天下。跟其他木工一起,站大岗揽活。一天,来了一位老爷子。他拿着一张图,上面画了一个大亭子。老爷子说:“我有一些上好的实木,想做这种造型的亭子,不知道你们谁能接手,工钱好商量,但是做不好可要说道说道了。”一听这话,再一看图,木工们一哄而散。 

陈宝昌接过图纸,看了一眼后,说:“这活,我接了。”收东西要走时,其他木工还说着风凉话:真不知天高地厚,一个野木工,还敢照量这样的“大活儿”。一个月后,老爷子要求的亭子做出来了。老爷子一看,乐得合不拢嘴。造型跟图纸一致,还省了不少实木。他一手拉着陈宝昌,一手伸出大拇指,连说:“高手啊高手。” 

工钱是5000块,老爷子一高兴,给了他5800块。陈宝昌接过钱后,数出800块放进自己的包里,把剩下的5000块还给了老爷子。老爷子刚要问,陈宝昌说:“大爷,我刚来大庆,这是我接的第一个活,算咱爷俩有缘分,我就收零头,剩下的,你拿回去吧,以后有活多给我介绍介绍就行了。”老爷子一听,没再强求,只是连连点头。

同行认他当师傅

完成第一单后,陈宝昌又回到了路边,继续站他的大岗。他的回归,把其他人看傻了。有人问他:“干完了?做成了?人家没挑你毛病?”陈宝昌只是淡淡地回一句:“成了,没挑。” 

从这之后,常有人来点名找他。一下车就问:“哪位是陈宝昌师傅?”陈宝昌在后面应一声,人家就热情地拉着他的手,把他请上车。一次两次,其他站大岗的也不说啥,可经常这样,站大岗的同行们也蒙圈了。后来才知道,陈宝昌做的实木亭子,是给一个地产老板的父亲做的。他的手艺、人品,都得到了认可。那家人有实力,手头活也多,所以一有活,就专门来找陈宝昌。 

这回,大家都服气了。为了有钱挣,这些人开始“巴结”陈宝昌。陈宝昌不计前嫌,有活,带着大家干。但有个前提,必须干好,干不好,下次坚决不用。就这样,站了一年大岗,陈宝昌成了这拨人里最受尊敬的人。

有的木工跟他接触几回后,佩服他的手艺,就算比陈宝昌年长几岁,也要拜他为师傅。慢慢地,陈宝昌去粗取精,挑了一些人品和手艺都好的木工,组织了一个小团队,当起了包工头。

带兄弟一起创业

带队伍了,操心事就多了。怎么带领大家挣钱,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没几天,陈宝昌就发现,挣钱这事对他来说,不算事。之前的活,干一个,业主满意一个。这个满意了,推荐下一个。所以,陈宝昌的活,源源不断。有的年轻人要结婚,为了能让陈宝昌干新房的木工活,宁可把婚期往后推,也要等他。

常言道,聚沙成塔。有一天,一个大单摆在了陈宝昌面前。2000年秋天,龙凤区一公司要进行装修。公司有几层楼的木工活,对方开价就是20万,而且指定让陈宝昌干。还说,如果嫌少,陈宝昌可以提,涨多少,好商量。陈宝昌算了算,回了话:“18万就能干下来,多一分也不要。”

三个月后,所有的活都干利索。陈宝昌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钱了,他没忘本。他回到木兰老家,把在家里没事的、混得不好的人,都整到了大庆。不会手艺,他亲手教。没生活费,他给掏。亲戚说:“你心咋那么大呢,当初你不行时,他们是咋‘砢碜’你的?”陈宝昌笑着说:“都是过去的事了,没有当初的冷眼,也不会有今天的我。”

那几年,在业内,一提到木工大拿,人们就会说起陈宝昌。

经历过人生低谷

有了钱,有了名后,陈宝昌也曾“飘”过。2007年,听朋友说新疆蔬菜生意好,只要肯投钱,别说千万富翁了,过亿都有可能。朋友说完项目,又夸起陈宝昌做人踏实、做事聪明,最适合干这个。陈宝昌一高兴,在酒桌上,就把这事应下了。他解散了自己的工友团队,带钱杀进了新疆库尔勒。他把所有钱都砸了进去,种了好多栋大棚的蔬菜。哪成想,隔行如隔山。不懂其中猫腻的他,被市场和朋友忽悠了。两年之后,陈宝昌血本无归,还带着30多万的外债,“灰溜溜”地回到了大庆。

回来时,要住没住的,要吃没吃的。大庆的大哥、大姐对他又爱又恨,骂他有点钱就不知道姓啥了。可说归说、骂归骂,大哥给拿钱,大姐给出房。他们相信弟弟能东山再起。

被人称为傻老板

经历了人生低谷后,陈宝昌彻底明白,人不能吃着盘里看锅里,还是应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他把解散的工友,又招了回来。几年时间,手工木匠,基本上都变成了机械木匠。陈宝昌一边学封边、打眼、安装等机械,一边站起大岗,重新接活。陈宝昌手艺过硬。活,接一个成一个。客户,接触一个满意一个。

到了2012年,不仅还清了外债,还买了车、买了房。当年,他就在友谊大市场建了厂子,取名为“陈宝昌家具厂”。厂子一支,火了。他打出的招牌,共有十二个字:免费量尺、免费设计、不收定金。顾客一看,明白了,这家厂子有实力,更有自信。结果,也正如顾客所想,不管是难打的酒柜,还是复杂的家具,或者空间有限的小件,他都能手到擒来。

有一回,顾客要在一个小空间里打酒柜。打完后,顾客很高兴,正要给钱,顾客的爱人出来了,指着一角说,这个地方打个框好了。顾客回道:设计人员说要打框,我死活没同意。当时,陈宝昌也在场,说:“我觉得有框更好,你想带框的话,马上重新改。”顾客说:“现在看来,还是带框好。”话音刚落,陈宝昌就安排人把酒柜拆掉,重新设计施工。当时,顾客很感动。

完事后,顾客非要多给钱,连说,没见过这样的傻老板。陈宝昌乐了,说:“傻就傻到底了,一分钱也不多要。”

傻人傻命傻福气

如今的陈宝昌,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厂子不卖木头、不卖板,就靠卖手腕子,每年的流水就得200多万。去掉工资、吃喝,陈宝昌也能剩上百万。身边人,每每提起他的收入,不是妒忌,而是佩服,称他做人够意思,所以才有今天。事实也是如此,跟他干的工人,相当幸福。工资最少的,也得4000多块,这还不算奖金、提成。

工人犯错了,他不忍罚工人钱。可不罚,又没了规距。所以,罚工人500块,他不放自己腰包,而是自己再掏500块。拿这1000块钱,请全体工人吃大餐。回过头,只要挨罚的工人表现好了,马上就奖回500块。工人家里有事,急需用钱。只要吱声,别说一个月工资,就是半年、一年的工资,他都提前预支。有个工人,要买房子。如果全价买要来,除了手里的钱,还差9万块。如果贷款的话,走商业贷,最后要多花四五万利息。陈宝昌听了后,直接拿出9万块,让他把房子买了,然后再慢慢还他,还笑着说:“我不收利息啊。”

陈宝昌越对工人好,回报越大。今年,市场不景气。不少家具厂减了工人,降了工资。年初,陈宝昌就说,我可以一分钱不挣,可13个员工一个不能少,工资一分也不降。越这么说,工人越感动,越感动,做事越卖力。

多数同行,生意都一天不如一天。陈宝昌的家具厂,却有点忙不过来。前6个月的流水,比去年同期还要高。还真应了那句老话:傻人有傻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