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这个大姐还在热心地帮别人赶虫子,后来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夸张一直到做完核酸后,她才离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床上有翅膀黄色虫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床上有翅膀黄色虫子(女子穿黄衣服竟吸引满身飞虫)

床上有翅膀黄色虫子

有趣的是,这个大姐还在热心地帮别人赶虫子,后来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夸张。一直到做完核酸后,她才离开。

这是啥虫子,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是什么虫子?

其实大部分北方人肯定是认识这种虫子的,它们俗称“小咬”,其实就是蠛蠓。这是一种类似于蚊子的小型双翅目昆虫。它们类似于蚊子,生态位跟蚊子也确实类似,雄性的蠛蠓是以花蜜为食的,雌性的蠛蠓则是吸血为生。

它们的口器没有蚊子长,但短而精悍,十分擅长刺穿表皮;但它们没有温柔,蚊子会释放一些物质来麻痹人类,让人类只是后知后觉的感觉痒,而蠛蠓就是直接硬啃,而且一群群的去啃,那刺痛感,甚至以前被作为一种酷刑来惩罚犯罪者。

蠛蠓通常在下午晚些时候和傍晚时分出现在池塘或溪流周围,成群结队地发出嗡嗡声。它们有时候会被用于水质评估的生物指标,但不是鉴定好,而是被认为是水质差的表现。

每年4~5月及9~10月是蠛蠓的繁殖季节,现在刚好在这个季节内,因此大量出现并不意外,只是都聚集在这个大姐衣服上就似乎不太寻常了。其实这是因为昆虫的趋色性。

趋色性

大部分物种都能对自然界的刺激因子产生反应并有所动作,这对物种在觅食,求偶,躲避猎食者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被刺激因此吸引的情况就叫正趋性,反之则是负趋性。比如昆虫会聚集在光源附近,这就是正趋性。

而正趋性中就有趋色性,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趋光性,因为有的昆虫是能察觉光线在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波的,其实就是看得见部分颜色,而鲜艳的颜色,会更让这些昆虫心驰神往。

许多种植业会利用一些害虫的趋色性,在种植地放置一些不同颜色的诱虫板的诱杀不同种类的昆虫。比如黄板诱杀蚜虫和蠓虫、绿板诱杀叶蝉、蓝板诱杀蓟马等等,这都是属于利用正趋性。

而利用反趋性可以驱赶部分害虫,比如红色和紫色分别对嗜卷书虱和无色书虱,驱赶的效率能达到70%。

这位大姐就是很倒霉,偏偏在蠛蠓的繁殖期穿着黄色的衣服,出现在蠛蠓的分布地内,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

后记

利用害虫的习性来处理害虫,有种“原汤化原食”的感觉,这样做的效率和效果显然是不错的,可以提高诱杀效果或达到防护作用,毕竟是害虫是没办法凭借意识来避开天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