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老话有理。相由心生,看相识人,由表及里,相定乾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抖腿耸肩霉三代,手不扶碗穷一生”,这句话可信吗? 相信不少人肯定觉得这是迷信,没有科学依据,那为什么有不少人说过这样的话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手不扶碗穷一世,抖腿耸肩霉三代?你知道为什么吗?

南怀瑾先生曾说:腿不要抖,这个动作的习气要戒掉,不戒掉会倒霉,运气不佳。一个人千万不要抖腿,坐在那里两腿这样抖动,有钱则钱抖光,有人则人抖光,家破人亡。如果出家师父,则茅棚都会抖掉。

抖腿耸肩手不扶碗(抖腿耸肩霉三代)(1)

大师之言,往往有深意,普通人很难窥视其中的奥秘。民间则言:“男抖穷,女抖贱。”一个人老是耸肩、抖腿,就男人来说不可是事业有成,女人可能轻浮、下贱。

抖腿耸肩手不扶碗(抖腿耸肩霉三代)(2)

中国是礼仪之邦,举止文明体现的是文明举止。举止从容优雅,让人感到潜在的修养。而懒散懈怠、矫柔造作、轻浮粗鲁,则是一个缺乏教养的表现。由表及里,一个缺少教养的人,是很难谈得不上事业。

大凡有教养的人,都自然而然地以仪态展示教养。仪态是人的姿态、举止和风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有行相,率直而不鲁莽,活泼而不轻佻。即便蹲着也会呈现优雅,不要有弯腰、臀部向后撅起的动作,切忌两腿叉开露出内装,沦为他人的笑谈。

抖腿耸肩手不扶碗(抖腿耸肩霉三代)(3)

礼法在一个人的心目中,最高境界就是体现为禁忌。中国古代,古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有十余种禁忌。如果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嘴嘬发出声响,就叫“品箸留声”;如果用筷子敲击盘碗,则被视为是骂天,就叫“击盏敲盅”;如果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便是严重失礼行为,就叫“落地惊神”,等等。

古人吃饭时,要求右手把筷子拿稳,左手把碗扶好,嘴伸到碗边吃饭——以食就口,不以口就食。“手不扶碗穷一生”,就是对违反者的一种警告。

“广厦万间,夜眠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平时的食宿并不存在太多的安全问题,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皇帝,帝王一样地讲究呢?有所敬畏,不为所欲为,这才是人生的一道底线。大师的警言,民间的俗语,无论哪一种说法,其本质就是要人有所敬畏,守住人生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