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自广州市开展街路巷名称标准化专项行动以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共对全市约11.8万多条街路巷名称进行标准化,完成119个镇(街道)辖内“城中村”和非“城中村”街路巷规范命名约6.84万条。此举推动了广州市标准地址库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面、详细、准确的地名基础性信息,全市街路巷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广州城区整治计划(广州共对全市约11.8万多条街路巷名称进行标准化)(1)

加强地名文化宣传保护,老地名焕发”新生机”

一个地名承载着一方历史记忆,留住老地名,就是留住乡愁。十年来,广州市民政部门先后编撰出版《名在花城》《红色的印记》等系列广州地名文化读本,举办“名在花城”广州地名文化学生创作征集比赛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红色地名打卡线上活动,讲述地名背后的故事,推动红色地名文化进校园、进社区。

《红色的印记》被评为2021年第二届“岭南书香十佳童书”之一,并列入《全国新书目》当年9月荐书单最受欢迎少儿类图书。

2013年,广州市民政部门拍摄完成20集地名故事系列专题片,精心挑选广州各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以影像视频的形式,将地名与相关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人物传奇联系起来,展示广州地名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2022年以来,在广州市民政局公众网和微信微博平台开设专栏《羊城百地名》《广州地名的100个“为什么”》,解读地名政策法规,介绍地名命名规则,普及地名常识,讲好地名故事。

2022年8月,广州市民政部门汇总、梳理、编纂形成《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共收录559个地名,深入挖掘地名的含义、来历、沿革等情况,力争每个地名都能较好地体现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对列入保护名录的地名,将实行全流程严格保护利用,不允许随意更名,作为开展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基础工程。

十年来区划地名规范化、信息化成效显著

地名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广州市行政区划随着城市发展不断优化。2012年,根据国家规划纲要关于南沙新区的定位要求和广东省“以南沙新区开发为突破口,使广州有更多区域在金融服务、港澳往来、土地管理、海洋管理、社会事业等方面享受国家一级扶持和优惠政策”的战略部署,广州市将番禺区大岗镇、东涌镇、榄核镇划归南沙区,为广州拓展新的战略发展空间奠定了基础。

2014年,为实现广州稳定快速发展,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经国务院同意撤销黄埔区、萝岗区,设立新的黄埔区;撤销县级从化市、增城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

为解决镇、街道行政区划设置和行政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问题,2013年以来,越秀区等5个区先后对4个镇、17个街道的行政区划进行优化调整,使镇、街道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行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有力推动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和改进。

2021年8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第82号公告,《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的基础上,将地名工作向“监管与公共服务并重”的模式转变,推进地名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同时注重保护老地名,弘扬传承地名文化,鼓励地名成果转化。

2019年3月,《广州市地铁车站命名规则》出台,从采词顺序、部门职责、命名程序、标准名称使用、禁止性规定、更名规范等方面对地铁车站名称进行了规定,使广州地铁车站命名工作有了专门规范,有效提升地铁车站命名工作效率,有助于地铁车站顺利开通运营等后续工作。

2020年6月,《路牌、巷牌》地方标准出台,明确了路牌、巷牌的制作、设置、安装、包装贮存和搬运、安全、维护保养、验收和检查等方面内容,着重考虑标志设置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既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又具有本地特色,为本地路牌、巷牌的设置安装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杨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通讯员:李国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