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好人杜玉刚现状(昌乐用心用情的)(1)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8日讯 昌乐县朱刘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党代表工作室负责人杜介勋,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调解各类纠纷,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全力维护企业职工、农民工权益,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讨欠薪找老杜”“有困难找老杜”,成为当地农民工群体流传的口头语。2022年8月,他被潍坊市委组织部评为“实干奉献好党员”。

树立党代表工作室口碑品牌

“谢谢杜代表给我们主持公道,讨回工资欠款。”潍城区50岁农民工马德兰手捧3000元现金,眼含热泪,向杜介勋道谢。2022年6月份,一名青年包工头让马德兰等4个人到一家公司干建筑活,当时讲好干完活付工钱,结果拖了2个月一直没付,后来青年包工头连电话也不接了,马德兰等人只好向杜介勋党代表工作室求助。

杜介勋经过调查了解,这是建筑公司把活外包所致,建筑公司已经付清了青年包工头的所有施工费用,他向建筑公司经理耐心地讲解了有关法律和政策,建筑公司经理最终同意支付马德兰等人的工资。

“群众利益无小事”,杜介勋7年累计调解矛盾纠纷751起,调解成功594起,大到农民工讨薪,小到口角矛盾,他都会到场耐心调解,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始终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倾心排忧解难,成为群众信任和依赖的知心人、贴心人。

整合资源发挥党代表作用

52岁的杜介勋是一名转业军人,2001年到朱刘街道办事处工作,一直在基层与群众打交道,2012年起担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从2015年开始积极推进劳动监察中队一体化建设,开始担负起劳动纠纷调查处理和相关监察工作,解决劳资矛盾纠纷成为他的份内工作。朱刘街道是一个工业重镇,大小企业600多家,用工超过2万人,他刻苦学习政策法规,了解社企民情,抱着“一心为民,久久为功”的信念,成功调处了一起起矛盾纠纷案件,赢得群众信任,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为进一步夯实社会基层治理,2020年6月,朱刘街道整合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劳动监察中队、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资源,由杜介勋牵头成立“老杜工作室”,2022年1月,杜介勋当选潍坊市党代表,牵头成立的党代表工作室与“老杜工作室”合并运行,提出了“法治为保障、自治为基础、德治为先导”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街道投资50万元建设了3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设立劳动争议投诉、市长热线处理、法律援助等窗口,还建设了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情绪发泄室,打造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平台。

如今的杜介勋党代表工作室,已经不是杜介勋一个人、一个部门在工作,而是党代表发挥作用、调解矛盾纠纷的一个基层组织,连接着各个职能站办所,连接着街道5个社区、35个自然村的106名网格员,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头,上门服务,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一站式解决。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问题能解决。

老杜代表调处矛盾用心用情

调处每一个矛盾纠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各种各样的需求,无论多么艰难,杜介勋和党代表工作室人员都是主动介入,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摸透双方诉求,准确运用政策法规进行调解,以最快的速度,让群众少跑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这些年来,我总结了调解成功的三点经验,一是要用群众语言,要入乡随俗用心用情和当事人交流,二是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三是要灵活运用好政策法规,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谈起调解工作的成功经验,杜介勋如此说道。

为了及时调解矛盾纠纷,他经常加班加点,每到节假日都是他最忙的时刻。2017年春节前,杜介勋86岁的老母亲因病住院,而他正忙于奔波协调多起调解案件,他20多天吃住在工作室,没能去伺候老母亲一天。直到腊月廿九,案件全部调解完成,杜介勋才赶到医院照顾老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