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蜀两方因为面对曹操这一共同威胁,为了共同利益而结盟,同样因为利益而分崩离析,在已经打出仇恨的前提下,也就是夷陵之战后,蜀汉经过襄樊之战夷陵之战两次大败后,实力大损,又都是孙吴下的手,可是两国依旧维持了数十年的同盟关系,那么在两国出现大裂痕之后,同盟关系是如何修复的呢?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双方都说一句,“我们联盟吧”,就轻松再次结盟的。

蜀吴为什么会反目(吴蜀在6年多的时间内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1)

夷陵之战后,也就是公元222年12月,双方就开始接触,准备和议,之后两国维持了6年多的口头联盟时期,一直到了公元229年,也就是孙权称帝后,两国才正式签订盟书,两国才算是完全确立盟友关系,这和赤壁之战时不同,吴蜀已经不是两个东汉的地方势力,而是两个国家,国家之间同盟是必须有盟书的,而在那6年多的时间内,双方其实是处于不战不和,但是来往很勤的这么一个很奇特的状态,造成这么个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个是吴蜀都有内外部的压力,一个是双方就和议中尴尬且敏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夷陵之战后,吴蜀双方在战后都遇到了局势不稳的问题,刘备集团作为益州外来势力,虽然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但是因为曹操迁走了大部分汉中百姓,导致刘备并未从战争中获取足够的利益,本来益州就错杂的多方利益集团就没有得到益处,对刘备也是心里不服的,随着夷陵战败,蜀汉内部各方势力也是蠢蠢欲动。

蜀吴为什么会反目(吴蜀在6年多的时间内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2)

《三国志.先主传》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

《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元年......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诏赐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事在亮集。其秋悉平。

蜀汉内部最主要的突显南中各部的反叛,同时蜀汉以汉室自居,想要立国,就必须要以篡汉的曹魏为对手,诸葛亮主政时期,是不会以孙吴为主攻对象的,那是给曹魏机会,本来夷陵之战就是曹魏一统天下最好机会,如果吴蜀再次爆发战争,曹魏是不会再次坐视良机的,而蜀汉是三国中偏军事政权的国家,对外扩张战争是稳定内部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蜀汉在夷陵之战舔伤之后,势必会发动对曹魏的进攻,在这种背景下,蜀汉需要和孙吴达成和议。

蜀吴为什么会反目(吴蜀在6年多的时间内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3)

而孙吴呢?可以说在诸葛亮北伐之前的那段时间,孙吴是独自和曹魏死磕的,原因很简单,曹丕本想坐上观虎斗,等待吴蜀两败俱伤,孙权更是向曹魏称臣,但是夷陵之战后,孙权果断拒绝遣子去洛阳为质,曹丕在知道自己错失一统天下的机会,加上被孙权欺骗,开始多年对东吴的征伐。

《三国志.文帝纪》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

(黄初五年)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

(黄初六年三月)帝为舟师东征。

(黄初六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

所以孙吴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西线边境,不然若是蜀汉破罐子破摔,集结最后的兵力东征,陷入两线作战的孙吴就真的有亡国之危了,总的来说,吴蜀两方都各自有一堆烂事,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那么两国和议同盟就是最好的选择。

蜀吴为什么会反目(吴蜀在6年多的时间内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4)

有意思的是,吴蜀双方都在和议这件事情上,保留了自己的颜面,蜀汉:是孙吴先请和的,孙吴:我呸,明明是刘备先认怂的!

《三国志.先主传》 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

《江表传》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也。」

《三国志.吴主传》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

《三国志.先主传》 称是孙权害怕了,所以主动庆贺,孙权则说是刘备给他写一封求和信,所以才派使者联络和议的,而且除了《三国志》另外关于这段历史记载的史料也是各说各的的。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在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使太中大夫南阳宗玮报命。

《建康实录.太祖卷上》十一月,蜀使致书于权,引躬自责,永修旧好。

蜀吴为什么会反目(吴蜀在6年多的时间内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5)

那么刘备到底有没有给孙权写过信求和呢?这不是刘备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赤露露的现实,兵败之后,蜀汉已经没有了和孙吴叫板的实力,多年磨练的刘备不会不知道,如果继续一意孤行的死磕孙吴,那就是给曹魏做嫁衣,但是碍于情面,毕竟自己是汉室正统,孙吴前有背盟杀关羽,后有夷陵辱刘备,刘备想要求和,但是他无法公开开这个口,因为一旦他先求和,那么刘氏在蜀汉的统治威望就会一落千丈,对于这个局面,刘备这个人精给我们上了一课,在避免尴尬的前提下,让孙吴知道自己求和的意愿,也就是写信。

注意是写信表露自己求和的意图,而不是直接派遣使者请和,这是不同的,而且信中刘备也不会把求和这件事说的简单直接,会尽量维护自己的颜面,主要是扩大曹魏的威慑力,告诉孙权,吴蜀只有结盟才能共存,但是言辞一定是能多绕就有多绕,让孙权知道自己结盟的意思,又不表现出自己请和的姿态,至于孙权说的,刘备信中称他知道错了,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刘备会自己主动送给孙权一个羞辱自己的机会?何况刘备已经是一个帝王了,会向一个篡汉的曹魏册封的吴王认错,刘备脑袋坏了?这显然是孙权给自己尽可能找面子的做法,告诉自己人,你看,刘备服软了,请和了。

蜀吴为什么会反目(吴蜀在6年多的时间内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6)

但不管怎么说,刘备写信表达请和的做法,化解了战后双方都有和议意愿,但都不愿先开口的尴尬,孙权有了面子,而刘备同时可以对蜀汉内部大臣说,你看,孙吴害怕我们了,哪怕我们打败了,他们还是求和了,至于那封信,蜀汉会有人敢问刘备是否存在吗?

《三国志.陆逊传》备寻病亡,子禅袭位,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三国志.吴主传》三年夏,遣辅义中郎将张温聘于蜀。

《三国志.邓芝传》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

《建康实录.太祖卷上》蜀主刘备薨于白帝,王使立信都尉冯熙吊于蜀。

《建康实录.太祖卷上》冬十一月,蜀使邓芝以马二百匹、锦千端来聘。自是之后,聘使来往为常,各致方物,奖其厚意。

在双方化解了议和的尴尬后,吴蜀开始了6年多的蜜月期,相互派遣使者互访,表现的关系很好,但是就是一直没有签订盟书,也就是没有确定双方的地位关系,这才是令双方6年多以来,一直没有签订盟书的根本原因,双方都无法避开一个更为尴尬的现实,也就是蜀汉是以汉室正统自居,而孙吴是曹魏封为的吴国,虽然孙权和曹丕决裂,但是名义上,吴魏之间的战争是内战,是吴国的反叛,那这就尴尬了,蜀汉无法认可曹魏册封的吴国地位,吴国也不会认可已经灭亡的汉室地位,这是双方都不会让步的底线,吴国希望蜀汉放下姿态,和孙吴平级,而蜀汉则希望吴国能够作为蜀汉的一个从属,这是不可调和的。

蜀吴为什么会反目(吴蜀在6年多的时间内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7)

所以说当初孙权才会说那么一句话,“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也”,也就是孙权希望刘氏父子不要以汉室帝王自居,而是以汉中王自居,这样的话,蜀汉就是已亡汉朝的一个王国,而孙吴则是曹魏封的一个王国,这样的话,双方地位是对等的,而且双方的议和阶段,孙吴掌握的话语权是比蜀汉强的,毕竟就算孙权同意放下身段,接受蜀汉的册封,江东士族都不会同意,可这偏偏是蜀汉不可能让步的,这是蜀汉立国的根本,就是汉室正统这个大旗。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双方来往的很勤,但是一直解决不了这个根本问题,实质上也就处于了不战不和的阶段,那层窗户纸就是没人去捅破,最终还是孙权决定自己向前迈出一步。

《三国志.吴主传》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

孙权在石亭之战大败魏军后称帝,按理说这个时候蜀汉是要反对的,毕竟自己是汉室正统嘛,曹魏篡汉是逆臣,孙权称帝这也是在赤裸裸地挑战蜀汉的地位。

《汉晋春秋》是岁,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议者咸以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

蜀吴为什么会反目(吴蜀在6年多的时间内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8)

蜀汉的主流声音是断绝和孙吴的关系,维护蜀汉的地位,当时是诸葛亮从务实的角度压制了蜀汉内部反对的声音,承认了孙权的帝位,从实际情况来看,蜀汉也是没有资本去和曹魏孙吴同时开战,不承认孙权的帝位又能怎样,这就是现实,蜀汉别无选择。

《三国志.吴主传》(黄龙元年)六月,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权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兗、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造为盟曰。

《三国志.陈震传》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

蜀汉派遣陈震去庆贺孙权继位,随即吴蜀就签订盟书,把如何瓜分曹魏土地都定好了,就是这么直接了当,其实就是阻碍双方签订盟约的最后一个问题,也就是双方地位问题在孙权称帝后就不存在了,双方因为各种原因都承认了对方的地位,也就没有什么阻碍了。

有意思的是这份盟书的内容,前面大致是说了汉室衰败的过程,又把曹魏痛骂了一顿,这都是常规操作,主要是,在这份盟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三国志.吴主传》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按理说夸一下诸葛亮也没什么大问题,而是这份盟书中只夸了诸葛亮,没有夸刘氏父子啊,啥意思,你孙吴是和蜀汉结盟还是和诸葛亮结盟啊,这蜀汉是诸葛亮的蜀汉还是刘氏的蜀汉啊,显然孙吴这么强调诸葛亮的功劳,实际上还是在淡化刘氏父子的影响,也就是淡化汉室正统这个概念,果然,在签订盟约的最后一刻,孙吴都很在意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文帝纪》《三国志.陆逊传》《三国志.陈震传》《三国志.邓芝传》《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建康实录.太祖卷上》《汉晋春秋》《江表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