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从刘备手中抢回荆州,于是便利用甘夫人去世的机会,以为孙权妹妹招婿的名义,将刘备骗到南徐软禁起来,然后逼诸葛亮交出荆州。只是这等计谋哪里瞒得过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让赵云陪着刘备前往江东,到了地方就让刘备去拜会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通过乔国老的口将这事转达给了母亲吴国太,闹了一个人尽皆知,最后弄假成真,将孙夫人娶回了荆州。

三国演义小乔大乔各嫁给谁(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1)

当然,这只是演义中的故事而已。历史上这桩婚事是刘备夺取荆州南部四郡,实力大为加强以后,孙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主动提出的,并非想骗刘备去江东,至于乔国老更是虚构的历史人物,而且压根不姓乔,而是姓桥。

三国演义小乔大乔各嫁给谁(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2)

根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孙策意欲夺取荆州,于是任命周瑜为中护军,江夏太守,并带着他打下了庐江郡的皖城。在这场战斗中,孙策得到了桥公的两个女儿。由于桥氏二女都是国色,于是孙策自己纳了大桥,让周瑜纳了小桥。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三国演义小乔大乔各嫁给谁(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3)

这里和《三国志》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及大桥、小桥的父亲桥公到底叫什么名字。而且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之间征战不休,战事不断,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都离开家乡流亡他处,所以桥公也未必就是庐江郡人士,这就让桥公的身份成了一个疑问。

不过既然桥公称之为“公”,那么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名望的长者。说起来东汉晚期“桥”姓的名人不少,比如说曾经当过司空、太尉等职的东汉名臣桥玄,曾任兖州刺史、东郡太守的桥瑁(也是历史上反董卓联盟的发起人),袁术手下的大将桥蕤等等。

三国演义小乔大乔各嫁给谁(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4)

这几个人中,桥玄和孙策、周瑜年岁差距颇大,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去世的时候已经七十五岁高龄,显然不大可能有两个女儿和孙策他们年龄相仿。

桥瑁是桥玄的族人,豫州梁国睢阳人士,当官也是在北方,理论上他的家人不大可能跑到庐江郡去。不过前面也说了,当时人口流动性挺大的。桥瑁在东郡任上被兖州刺史刘岱所杀,家人很可能为了避难逃往他处,所以不排除这个可能。

三国演义小乔大乔各嫁给谁(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5)

不过相比之下,桥蕤是袁术手下的大将。而袁术死后,袁术的从弟袁胤畏惧曹操,带着袁术的家人和部曲逃到袁术的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处避难。桥蕤在此之前也已经死在袁术和曹操的战争之中,他的族人跟着袁胤一起逃到庐江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孙坚、孙策都曾经依附过袁术,桥蕤年岁应该和孙坚相仿,比孙策大一辈,职务也比当时只是怀义校尉的孙策高一些,加上双方交情不错,孙策叫他一声桥公倒也挺合适。

所以桥瑁、桥蕤之间,桥蕤是桥公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这个推测属实,那么刘备去江东迎娶孙夫人的时候,桥公早就已经死了,不可能见证这场婚事。

三国演义小乔大乔各嫁给谁(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6)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桥”这个姓氏虽然不是什么大姓。可是既然桥蕤在袁术手下为官,他他的族人之中也很可能有人同样为袁术效力,并一起随着袁胤逃到庐江。由于桥蕤的关系,孙策以晚辈的身份叫这个不出名的桥某人一声“桥公”也合情合理。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刘备和孙夫人成婚时,桥公可能还健在,而且两个女儿嫁给孙策、周瑜,算起来也是长辈了,那么倒是很可能在这场婚宴上出场。

三国演义小乔大乔各嫁给谁(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