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汽车文化原创]
提起马自达你会想到什么?曾经在国内红极一时的“马6”?如今“长马”和“一马”的昂克赛拉、阿特兹?还是“创驰蓝天”、转子发动机?可以说马自达的确是一个汽车界“非主流”的存在,虽然无论是产品的种类还是销量,都无法和丰田、本田、日产这样的本土超级大车企相提并论,但马自达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间顽强生存了100年。马自达的产品一直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马自达的百年历史,探究马自达汽车的生存之道。(部分图片源于网络,质量欠佳敬请见谅)
时间拉回到一百年前,广岛曾经是日本最大的侨乡,当初的开拓者克服重重困难开辟新的家园,孕育了广岛人勇于开拓的气质,而马自达便诞生在这个饱含开拓、勤奋和创新精神的土地上。1875年,马自达的创始人松田重次郎作为12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孩子,出生在广岛一个普通家庭里。由于家里无钱供他上学,因此松田重次郎刚满13岁就去了大阪,开始在一家铁匠铺做学徒。
也正是在铁匠铺里,他萌生了“机械工业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的想法。抱着学习更多优秀技术的想法,他奔走于造船厂、兵工厂之类的各种各样的工厂,利用自己的工作间隙到处学习研究机械和制造原理。而当时的广岛是日本著名的重工业城市,把持着一半的钢铁产量,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风箱冶炼技术,进而在造船、军工产业等方面领先于日本其他地区。
松田重次郎在大阪松田制作所与他发明的“松田式水泵”。
松田重次郎31岁时,在大阪租了一间33㎡左右的破旧小屋,创立了“松田制作所”,研发并制造拥有专营专利的松田式水泵。他有着“如果不使用好的机械设备,就造不出让世人开心的产品”的观念,所以自己的工厂总是积极的引进海外制造的新型高精密仪器。对于制造,他总是有异于常人的热爱。
东洋软木工业生产的压制木塞板。
1918年,四十几岁的松田重次郎回到故乡广岛,建立了“广岛松田制作所”。1920年加入了以振兴经济为目标的“东洋软木工业”。当时初代社长因病退任,松田重次郎接任社长,历经各种艰辛后,成功制造出了能作为隔热材料、缓冲材料等使用的新产品压制木塞板,使公司的经营走上了正轨。然而在1925年,一场大火让重次郎的所有努力付诸一炬。他也因此背上了巨额债务,甚至还有员工在火灾中丧生。这些给了重次郎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下决心要靠自己的专业领域——机械工业东山再起。东洋工业这个公司名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启用的。
1931年10月,马自达推出了首款三轮车Type-DA,车身也启用了“Mazda”的商标,之所以还有三菱的商标,是因为此时的马自达三轮车还要依靠三菱的销售网络进行售卖。
1923年关东大地震,震后重建对汽车作为运输手段的需求非常大,重次郎看准商机选择了三轮货车制造业。因为价格高昂的四轮汽车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三轮车比起昂贵的汽车能让更多的人轻松拥有。另外,三轮车的技术门槛也并不太高,重次郎本着“提升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想法,投身于三轮车制造业。
Type-TCS车型。在当时日本国内其他厂商的发动机等主要零部件都依靠进口的环境下,重次郎致力于让零部件尽可能都靠自主研发生产出来,实现了三轮货车的量产和销售。车名是用重次郎的名字来命名的,叫做“马自达(松田的音译)号”。“Mazda”这个写法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使用的。
1935年的Type-KC,2年8个月生产了5595台,是战前销量最好的马自达三轮车。
马自达在生产三轮车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研制四轮汽车。历经四年终于在1940年研制出第一辆试验四轮车Prototype 4-Wheel Vehicle。
诞生于广岛的东洋软木
众所周知,世界上唯一遭受核武器袭击的城市就是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之所以轰炸广岛,是因为广岛是当时日本的重工业和军工产业中心,位于广岛的东洋工业主要从陆军承包了九九式步枪的生产工作。1945年8月6日正是松田七十大寿,8点15分,美军在广岛上空投下原子弹“小男孩”,目标正是广岛市中心的相生桥。重次郎此刻正在返回公司的途中。由于东洋工业的厂区据核爆中心有9km的距离,因此虽然也受到了核爆的波及,但重次郎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厂区也未受太大损失,重次郎的长子松田恒次也幸存下来,但他的二儿子松田宗弥和东洋工业的许多员工却死于核爆。
战后初期位于广岛的马自达厂区
日本的战败也终止了东洋工业的军工生产,但由于厂区受到的损坏不大,因此在战后,东洋工业迅速恢复了生产,开始转而生产战后重建所需的牵引车和农机车。
1949年上市的Type-GB,装备了0.7L发动机,增加了装载能力,是战后马自达第一款三轮车。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军用运输车的需求大增,再加上驻日美军放松了对四轮车制造的限制,马自达开始制造四轮轻型卡车。1950年6月,东洋工业推出了首款小型四轮货车:Mazda CA。
1950年马自达的四轮货车Type-CA,也是马自达第一款四轮车,拥有1t的载重能力,并且十分经济。
战后日本经济慢慢恢复,到50年代初,三轮乘用车迎来全盛期,马自达推出了Type-PB,在广岛市作为“90日元出租车”投入运营,颇受市民欢迎。
1950年Type-CT,使用V型双缸发动机,并且是业内第一个使用安全混合型玻璃的车型。
1951年12月,松田重次郎的长子松田恒次继任东洋工业第三任社长。1952年3月9日,松田重次郎逝于自宅,享年76岁。
1957年的Type-HPB车型,它的最大特点是第一次将摩托车型把换成了圆形汽车方向盘,并使用了全金属车身,提升了操控性和安全性。
1958年推出的Romper四轮卡车,是东洋工业向四轮卡车发展的里程碑。
1959年推出的K360三轮车,无论是造型还是制造工艺都获得了长足发展,这辆能载重300kg的正三轮小货车曾风靡一时。
1960年5月,马自达第一辆汽车“R360 COUPE”上市。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在进军乘用车市场时,按照当时日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制定了名为“金字塔愿景”的独特产品战略。R360 COUPE是支撑起整个金字塔愿景的基础大众车型。因此R360 COUPE是一辆微型车,只有两个车门,却拥有两排座椅。
战后复兴
自R360 COUPE上市以后,马自达推出了一系列乘用车、面包车、皮卡等,正向着现代化汽车企业发展,但真正让世人认识马自达的,应该非转子发动机莫属。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当道的今天,转子发动机的确是独特的存在。
单转子发动机相当于一台三缸活塞式汽油机,双转子相当于六缸汽油机。转子发动机做功更连续、能量密度更高,输出表现也更炸裂。
德国人菲利斯·汪克尔在1960年首度提出了转子发动机的理念和模型,是转子发动机真正的发明者。但由于转子发动机优势和缺陷都很明显,投入量产难度很大,因此这个独特的发动机形式并没有被大多数汽车企业所采用。汪克尔所在的NSU公司于1960年出售转子发动机的专利权,当年在汽车界处境并不好的马自达公司以将近3亿日元购买了这一专利,成立了转子发动机部门,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是山本建一。
生于1922年的山本健一被誉为“转子之父”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发明了转子发动机,而是因为他经过不懈努力将转子发动机由概念模型成功量产,并推出了RX系列转子跑车和787B勒芒冠军赛车。
当时的马自达算是孤注一掷,进行转子发动机的研发。转子发动机最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就是转子的三个与缸壁摩擦边缘的材料选择,长时间的摩擦会出现异常磨损而导致气缸漏气失压。如何将转子发动机使用在量产车上是摆在马自达研发部门的一道难关,当时转子发动机部门有47名技术骨干,就是日后业界著名的“马自达47勇士”。
1964年,山本健一和他的团队用碳和铝等材料解决了内壁磨损的问题,将转子发动机由概念变成了成品,并于1967年5月推出了第一辆搭载转子发动机的量产跑车——Cosmo Sport。虽然那时候的技术还并不成熟,但能将理论落到了实处并匹配变速箱再搭载到量产车上,就已经是马自达空前的成功了。
1969年10月上市的马自达LUCE ROTARY COUPE,是代表着当时搭载转子发动机车型中最高水平的高级私家车。保持“LUCE”轿车版外观的同时,车身尺寸增大了一圈。
1970年上市的Capella(RX-2),广泛搭载新研发的12A型转子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在RX-2之后马自达又推出了RX-3、略微“跑偏”的RX-4、RX-5和RX-6车型,甚至还包括搭载转子发动机的皮卡和小巴!在1978年推出的RX-7 SA/FB,继承了RX-3优秀的运动基因,并给RX家族的运动车型正名。
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技术不但应用在民用车上,在赛车领域更是一鸣惊人。1991年,马自达以厂商车队的身份使用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787B,参加了第59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以领先第二名两圈的成绩夺冠。马自达787B夺冠之后,赛会推出了新的规则来禁止转子发动机再次参赛,以此来限制性能表现太过强势的转子发动机赛车。
这台代号为R26B的四转子发动机就是787B夺冠的功臣,实际排量为2.6L,但换算为活塞发动机的话相当于5.2L的排量。
1990年马自达推出高级轿跑Eunos Cosmo,因搭载强劲的3转子发动机和业界首创的卫星导航系统而备受关注。
1991年,以“最纯粹的转子跑车”为研发目标推出的RX-7跑车,凭借其搭载高性能转子发动机和极致的轻量化,达到了低于5kg/马力的推重比,成为一款马自达最经典的转子跑车。RX-7后期版本搭载的13B-REW发动机可以输出206kW(280Ps马力)的最大功率,遵守着日本著名的“280马力君子协定”。
2003年的RX-8也是RX家族的最后一代产品,对开门的设计在当时也相当夺目。自然吸气版本的13B-MSP Renesis发动机要更环保,但输出功率相比起前辈车型略有降低。
RX-8成为马自达最后一款搭载转子发动机的车型,由于排放法规和油耗的日益严格,转子发动机的先天劣势已不再适应现代汽车的要求。虽然马自达舍弃了转子发动机,但在传统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上,马自达再一次显示了其独特的创新理念,这就是“创驰蓝天技术”以及汽油机压燃技术。
转子时代
虽然最终马自达停止了转子发动机在量产车上的应用,RX-8成为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的绝唱,但驾驶乐趣却一直深植于马自达汽车的灵魂,也是这个中型汽车品牌的生存之道。
1989年马自达在芝加哥车展推出了MX-5,这是一辆敞篷小跑车,轻盈的车身和极佳的操控,引起粉丝们争相订购。充满了驾驶乐趣的MX-5至今仍然是马自达最受欢迎的小型跑车。
1993年推出来的Lantis Coupe,是在Familia车型尺寸的小型车身上搭载了V6发动机,动力强劲,安全性也很好。
为了强化马自达汽车的驾驶乐趣,2007年马自达提出了“ZOOM-ZOOM”的品牌口号。“ZOOM-ZOOM”是儿童在把玩汽车玩具时模仿汽车发动机轰鸣的声音,也是一个人对驾驶汽车所带来最本真的体验。按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副社长执行役员Robert J.Graziano的话说,ZOOM-ZOOM是马自达的品牌精髓,集中体现了马自达的品牌内涵。为了更进一步地解决今后汽车工业所面临的"环境"和"安全"问题,马自达于2007年3月发布了技术开发的长期目标,明确了在创造"Zoom-Zoom"驾驶快乐的同时,努力改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目标。
2002年推出的Atenza(马自达6)是象征马自达全新品牌口号“ZOOM-ZOOM”的全新中级轿车,一经推出便勇夺2003年“RJC年度车型”大奖。在中国由一汽马自达生产的马自达6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是当时中级车市场操控性能最好的车型,也在市场上奠定了“人马合一”的口碑。
在中国,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分别相继投产了马自达6、马自达3、马自达2、马自达8、CX-7、CX-9等车型,都在国内赚得了良好的口碑,经济耐用、操控性能好,成为马自达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特色。
2010年10月马自达公司提出了创驰蓝天技术(SKYACTIV Technology),它并不是单纯的某一项汽车技术名词,而是针对旗下车种的汽油与柴油发动机、手动挡与自动挡变速箱、底盘、车身结构等主要元件优化的技术总称。该技术以马自达技术开发的长期目标《ZOOM-ZOOM可持续宣言》为出发点,力争达到“驾驶乐趣”与“出色的环保,安全性能”和谐兼顾的产品特性。另外,在造型设计上,引入了“魂动”设计语言,此后推出的马自达车型不但造型更动感,操控和燃油经济性更胜一筹。
2012年,马自达推出了首款体现“魂动”设计语言和创驰蓝天技术的量产车CX-5,斩获2015年度“日本年度风云车”大奖。
同年,马自达推出了Atenza阿特兹,搭载了创驰蓝天13:1的高压缩比发动机,并装备了发动机自动启停、制动能量回收等技术,在动力性和金急性上提升显著。
2013年推出的Axela昂克赛拉,同样使用了“魂动”设计和“创驰蓝天”技术。
2017年马自达欧洲研发中心所在地召开的马自达2017全球技术论坛上,第二代创驰蓝天技术首次对外公布细节,其中最具话题性的莫过于融合压燃点火技术的SKYACTIV-X汽油发动机。并且,在2019年将e-SKYACTIV X压燃技术汽油发动机装备在新一代昂克赛拉车型上。
这台搭载e-SKYACTIV X压燃技术的2.0L发动机,拥有15:1的压缩比和36.8:1的超高空燃比。随之而来的除了需要加注95#及以上标号的汽油外,峰值扭矩也由224Nm提升至230Nm。同时,其全速域扭矩爆发性能将提升10%以上。
在长安马自达推出的2020款2.0L X压燃尊荣版上,就搭载了这台e-SKYACTIV X压燃技术的2.0L发动机。未来将会有更多马自达车型搭载压燃技术的汽油发动机。
编辑点评:一百年来,马自达创造的经典车型不胜枚举,从转子发动机技术,到现在的“创驰蓝天”以及压燃汽油发动机技术,马自达这个并不大的汽车公司却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大车厂的前面;在造型设计上,马自达的“魂动”设计语言也相当成功。这个来自广岛的日本汽车企业,一百年来正是秉承着独创之道,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研究它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汽车企业探索发展之路,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精彩内容回顾:
汽车界的头等车厢 奔驰Pullman历史课
老刘历史课 Shooting Brake猎装车历史
来者不善 扒一扒福特Bronco是什么来头
ZOOM-ZOOM和创驰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