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升的唱段全集(金话筒白燕升的故事)(1)

“金话筒”白燕升的故事

荀超 郝飞 李烨

白燕升河北沧州黄骅人,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93年从全国600多人的竞选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名,1994年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近20年时间,白燕升以其多才多艺,能演唱京剧、河北梆子、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多个剧种,成为戏曲音乐频道唯一的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是一位超级戏迷,一位真正的内行,一位够资格的剧评家。(余秋雨评)他的性格里有英雄般的骨气,又有赤子般的真情。他不谄上,不阿贵,敢于坚持真理,嫉恶如仇,是一条痛快淋漓的汉子。(莫言评)

白燕升2001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奖”、2010年中国电视主持人“30年风云人物”称号。2013年3月,白燕升从央视辞职,加盟香港卫视,担任副台长一职。曾在北京、天津、广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成功举办了十场“燕歌行”个人公益演唱会。著有《冷门里有戏》《那些角儿》《大幕拉开》等作品。

白燕升的唱段全集(金话筒白燕升的故事)(2)

他用一腔浓浓情语抚慰瘫痪妻子

相信每一个喜欢戏曲的人,都会关注到央视11频道,肯定不会忘记,曾经有一档栏目叫《戏苑百家》,当然还有那位风度翩翩、谈吐儒雅的主持人——白燕升。白燕升原是央视戏曲频道的著名主持人,他的妻子名叫周佳,他们结婚刚9个多月的时候,周佳因为一次意外造成了股骨胫骨骨折,再次站起来的希望只有10%,周佳一动不动地平躺在病床上,不能翻身,不能坐,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白燕升几次忍不住走出病房,在楼道里掉眼泪。后来他想明白了,与其悲伤难过,不如坚强乐观地活!除了主持电视台的工作,白燕升一有空就会陪着周佳。

冬天到了,白燕升给妻子买了一件红棉袄,周佳穿上后,他静静地看着周佳,满含真情地说:“真好看,只要这么静静地看着你,我就感觉很幸福。我知道你是一个爱旅游、爱干净的人,现在你不能动,还要每天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怕让我担心,所以每当我回到家的时候,都会把你的笑脸展现给我。我需要你,哪怕是一种牵挂,我也会感觉很幸福,人的快乐主要不是来自工作,而是家庭。如果能量化的话,我的快乐70%-80%都是因为你。”听了丈夫的话,周佳无比甜蜜地笑了。爱情缔造了奇迹,两年之后,周佳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当一个人瘫痪在床的时候,就会变得极其敏感、脆弱,生怕成为别人的累赘,这时,被需要的感觉就是一种幸福。白燕升能够体会妻子的感受,所以,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白燕升温情款款地说出了自己的“需要”——哪怕是一种牵挂,我也会觉得很幸福。这让妻子体会到了白燕升的款款深情,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为了爱,为了深爱自己的丈夫,她必须坚强。需要是一种力量,这种温情给了周佳坚强的意志,最终战胜了病魔。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人生坎坷,世事无常,各种磨难可能随时插入你的生活。夫妻共同享受幸福是美好的,但是共同面对磨难,相互扶持,也是一种令人回味的经历。白燕升在磨难来临之际,用自己的句句真情话语,使夫妻感情更进了一步。

白燕升的唱段全集(金话筒白燕升的故事)(3)

举办《大幕拉开》新书发布会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前几年,白燕升在古老的清华大礼堂举办了《大幕拉开》新书发布会。发布会由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春妮主持,文学巨匠莫言、歌坛常青树毛阿敏、扬名海外的戏曲家张火丁、小提琴才子朱丹以及众多文化界名流到场。

在《大幕拉开》这本饱含激情的成长之书中,白燕升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喜爱戏剧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位文化传承信徒的人生历程。他说:“我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要有清零的勇气,不能总想着失去了多少。我在央视20年,得到了很多。”为人低调的他表示,这一年多来仍默默地爱着电视观众,爱着戏曲舞台,但很少发声讲述自己离职央视的那段过往。

莫言给《大幕拉开》新书写序说:“燕升是听着河北梆子唱着河北梆子长大的。他的性格里有英雄般的骨气,又有赤子般的真情。他不谄上,不阿贵,敢于坚持真理,嫉恶如仇,是一条痛快淋漓的汉子。我个人认为,燕升是上天为我们准备好的戏曲主持人。”发布会现场,白燕升宣布向现场的300名大学生免费赠送新书,“让大学生们看到我和戏的关系以及戏曲的魅力,进而把我当作一扇门,推开这扇门,走进戏曲及传统艺术。”他还号召现场的企业家捐资购书,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免费阅读。发布会后,白燕升向清华学子做了文化讲座——《敬畏天地人——漫谈艺术与人生》。据悉,已在百所高校做过文化讲座的白燕升,这次将携《大幕拉开》继续走进大学校园,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巡讲。

白燕升的唱段全集(金话筒白燕升的故事)(4)

为近千名川艺学子讲座

这年10月的一天,白燕升现身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温江校区,为近千名川艺学子带来一场题为《尊重传统敬畏经典——白燕升漫谈艺术与人性》的讲座。

上午10点,一副黑框眼镜、一个黑色双肩包,一身休闲装扮的白燕升刚一出场,便吸引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他开始侃侃而谈。通过讲述自己与司机的故事,他告诫学生们“一定不要轻视生命中遇到的任何人和事,更何况传统、何况经典。”随后,白燕升从热播韩剧切入话题,分析了韩剧之所以流行,主要在于韩剧中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他说,“韩剧里温良恭俭让都有,本应是我们的传统,但我们的影视剧中却很少见了。”他还强调:坚守自己老祖宗的东西,还要放开眼界,懂得拿来。”讲座中,白燕升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业中对艺术的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尊重。白燕升认为:“不懂传统就不懂时尚”,希望大学生们多读书,汲取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从传统艺术中感受民族艺术的韵味,同时,要有爱心、与人为善,懂得以一颗感恩的心,守护哺育自己的精神家园。

“人鬼情未了”的裴艳玲、“冷艳孤寂”的张火丁、“将爱进行到底”的胡炳旭……讲座期间,白燕升结合自己与裴艳玲、张火丁、胡炳旭等老一辈戏曲名家交往的经历,讲述了戏曲名家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坚守。他说,这些艺术家敬畏舞台、敬畏艺术、注重内心的修行,他们优秀的作品、纯粹的性格和古典的气质值得后辈们学习和传承。“一个艺术家把他演的所有的人物角色相加就是他本身。”

讲座中,白燕升讲述老一辈戏曲艺术家扣人心弦的戏里戏外。“梨园往事在我的讲座里,就是活生生的,值得赞美的人性和和值得借鉴的处世法则。”他从“戏曲”切入,讲到“艺术与审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从“爱,入手,讲到“相由心生,明心见性”;讲到“刹那永恒,功不唐捐”;从“责任”开端,讲到“继承与发展,“理想与现实”及“艺术家的孤独”。“也许,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多姿,而是纯粹;文艺也无需担忧不饱和,相反更需要一点正确审美的再次勾兑。我希望人们用爱来调和审美,尊重传统敬畏经典,在传统中学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