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缠线、打底……岳阳临湘市大岭村女工赵敏利,坐在一条浮标生产线旁,动作麻利,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浮标排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浮标排名
打磨、缠线、打底……岳阳临湘市大岭村女工赵敏利,坐在一条浮标生产线旁,动作麻利。
在临湘市,一只浮标重量最轻不足1克,最高售价可达几百元,背后是一个有几千万人的国内垂钓者市场和一个年产值30亿元的浮标产业。
一只小小浮标,如何能“钓”出一个大产业?7月下旬,记者在临湘市的浮标龙头企业——湖南省池海浮标钓具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
掌握核心竞争力
“这款软体浮标,车子压不坏”“这款是去年爆款”“这款专门针对鲤鱼设计”……
走进池海浮标展厅,公司副总经理李立明向记者介绍起自家产品,话匣子就关不住。
浮标,被称为垂钓者的“眼睛”。通过浮标的沉、浮、抖动,垂钓者可敏锐感知鱼在水底的活动。
成立于1995年的池海浮标,25年来专注生产浮标,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业务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单打冠军”。
“我们兄弟俩很早就抓住了商机。”李立明说,自己和哥哥李建明白手起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瞄准了浮标行业。
彼时的临湘,芦苇、桐木等浮标原材料广泛分布,不少台商来此投资办厂。一根几毛钱的芦苇,经过加工制造,摇身变为一只高级浮标,“身价”能达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诱人的商机,吸引了不少临湘本地人纷纷入行。
可由于本地企业生产水平较低,当时的浮标市场主要由日资和台资企业占据。
李建明与李立明兄弟俩,一个学的机械电子专业,一个是销售出身,两人合计:浮标行业门槛低,何不自己生产设备,自己创造品牌?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池海浮标诞生以后,很快走上了自主研发生产之路。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全自动上漆机正在为一只只浮标上漆,几十秒的工夫,光溜溜的浮标变得光彩亮丽。
“这台机器是哥哥研发的设备,节约了几十名工人成本。”李立明说,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产品销售就更有底气了。
创业之初,李立明拉着行李箱走南闯北,到处跑展销会。他还专门拜师学习竞技垂钓,把最新产品送给圈内大师们一一试用。这些产品在比赛中积累的良好口碑,迅速在圈子里传播开来,池海浮标逐步走入高端市场。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池海浮标在国内首创“碳化芦苇”和“去壳芦苇”,引领了产业发展方向。企业自主研发的“黄金眼”产品,获评湖南省著名商标。
线上线下齐发力
岳阳临湘游钓文化园内,平静水面上,浮标抖动,一名垂钓者扬竿中鱼,喜笑颜开。“浮标上送,就知道有了。”
钓池旁,来自长沙、南昌等周边城市的钓友不少,他们大多结伴而来,在这里玩上两三天。
现在的临湘市,不仅生产浮标,还提供垂钓游乐服务,举办竞钓大赛,形成了原材料供应、机械制造、浮标加工、电商营销、商贸物流等完整的浮标产业链。全市浮标生产企业近800家,浮标生产规模占据了八成的国内市场,年产值达30亿元。
“临湘市正在建设浮标特色小镇,它们的最大特色是小而专,产业融合发展。”省发改委规划处负责人介绍,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做大产业文章。
一边是智能化生产车间,一边是电商直播间,池海浮标的产品刚一出炉,就能亮相在消费者眼前。
这几年,池海浮标的销售从线下走到线上。去年的“双十一”,企业以230万元的销售额,夺得浮标类电商产品的销售冠军。
这个月,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池海浮标的一款夜光电子浮标销售火爆。这款浮标,在晚上可以看清楚水面状况,适合夜钓者。
“3只浮标,是一张名片的重量。”变的是重量,不变的是质量。新专利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擦亮了垂钓者的“慧眼”,开辟了广阔的产业新天地。如今,池海浮标每天可生产近万只浮标,产销量和品牌知名度在全国排名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