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团团,每天进步一小点

今天的这篇推文中

小团团给大家提前准备了

九年级开学的物理复习资料

第16章-第18章

每一个小小的关注

都能让你离满分更近

16

电压 电阻

初中物理哪些知识点(初中物理不得不会的那些基础知识)(1)

复习重点

1. 电压的作用

2. 影响电阻的因素

特别提醒

1.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2.电压的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3.用电压表吃测量电压,读数时,应先看量程 ,再看分度值,最后读数。

4.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 正接线柱 ”流入,从“ 负接线柱 ”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量程范围内,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⑤在预先不能预测被测电压值时,应先进行试触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5.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电流表短路;②或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即电压表之外的电路有断路)。

6.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的大小。符号:R 。国际单位:欧姆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1 Ω。

7.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17

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哪些知识点(初中物理不得不会的那些基础知识)(2)

复习重点

1. 欧姆定律的内容

2. 电阻的测量

3.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特别提醒:

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 I=U/R 电压的单位是V,电阻R单位是Ω,电流的单位是A。其变形公式为 R=U/I 和U=IR。

2.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都是对同一导体和同一段电路的同一时刻而言的。

3.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R=U/I,测得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求出它的电阻值,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18

电功率

初中物理哪些知识点(初中物理不得不会的那些基础知识)(3)

复习重点:

1. 串并联中电功的特点

2.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

3. 测量小电灯泡的电功率

特别提醒: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2.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3.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4.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毫瓦(mW)

5. 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6.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7.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今天的知识点总结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