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子不知道是导演急于表达还是急于呈现,亦或是我们看过类似的剧太多了,才播14集就感觉好像我们都看完了看过了一样,想想空间没有那么强烈。

我们的日子38集到最后一集(我们的日子:才播14集)(1)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金婚》火了,大家都在疯狂的开始拍这个年代的作品,类似剧层出不穷,像《父母爱情》《平凡岁月》等。就这样的选题拍剧,真拿不严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是因为现在的文学沉淀东西太少,还是快餐文化更迭过多,出现好的值得细品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甚至连一个像样电视剧都不好拍了。不是说这些类似剧不好,还是怎么样,而是给笔者的感觉,好像抄作业一样,只是改了改名字,换了几个故事而已。

《我们的日子》女主角刘淑霞是一个美丽,爱好文学,没事念个诗,喜欢浪漫,有情调。也就是有小矫情小造作。如果细品这个角色,和父母爱情里的安杰、平凡岁月里的张朵朵,不都差不多嘛,都是漂亮、矫情、造作。

我们的日子38集到最后一集(我们的日子:才播14集)(2)

咱们就举几个例子。我们的日子里刘淑霞生二胎王雪花时,非要丈夫弄厂里的小汽车,不是小汽车,孩子都不生了。

我们的日子38集到最后一集(我们的日子:才播14集)(3)

《父母爱情》里的安杰,江德福晚上睡觉前不洗刷,不准上床。

《平凡岁月》张朵朵,一定要跳A角,坚决不生孩子,家里做饭,菜刀要四五把,菜板要三四块才卫生,做作不?

我们的日子38集到最后一集(我们的日子:才播14集)(4)

虽然她们的癖好不同,但你仔细品,是不是又都一样?

一个模子刻出的男主角

难道世上的男人都一样嘛?所有的男主角都一定要五大三粗,目不识丁嘛?和女主角一定要反差极大嘛?女主角要么文化底蕴可以,要么就是有一特长。男主简直是再升两级也配不上优秀的女主角,是不是?还有这男主角,都是硬汉、粗犷,难道男主角都是东北的?

咱们还举《父母爱情》《平凡岁月》。

《父母爱情》江德福是一个大老粗海军,爱人安杰刚开始对他并不很爱慕,刚开始还很是抵触,是慢慢的被感化的。

《平凡岁月》李大宝也是一个大老粗,工厂里的工人,爱人张朵朵是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刚开始张朵朵对李大宝并无半点男女之情,也是后来慢慢被感化的。

我们的日子38集到最后一集(我们的日子:才播14集)(5)

反观《我们的日子》,王宪平,一个退伍大老粗,在工厂的保安科,因为自己逮到一个小偷被杨大山放了,回家和妻子得吧得吧半天,妻子回答的及其犀利“你觉得是打一顿放了,以后那孩子改了的好,还是送到派出所留有案底的呢?”甚至连妻子难产生女,他都不知道安慰妻子,直接整了句“要有炸碉堡的精神”

我们的日子38集到最后一集(我们的日子:才播14集)(6)

能品出来嘛?感觉像量产的一样……

看似不一样的剧,却有着神似的故事…………

男主角和女主角经过岁月的洗礼,时光的沉淀,越来越恩爱,也把爱情活的透透的变成了隔不断的亲情。

我们的日子38集到最后一集(我们的日子:才播14集)(7)

剧情相差也不大,故事大框架还是那个框架,里面填充不一样的故事,最后的大结局,又几乎雷同。

笔者认为,一部剧,你总要让大众有点念想和盼头吧。不然怎么去追?但看演员的演技嘛?这是让观众当评委,选谁演技好,看谁演技有漏洞嘛?

笔者结束语:欢迎有和笔者观点不一致,留言讨论,评价,更希望大家点赞关注,支持笔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