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8月27日,距今整整109年前,“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报道了托马斯·爱迪生在新泽西州邀请了少部分的人观看了他的新型电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有声电影”。

这篇文字报道还记录了一位观众对电影的评价:隐藏的留声机随着演员嘴唇的开合发出真实的声音,形成了一种美妙的错觉。爱迪生本人也表示他的电影事业前途无量。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1)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我们已经有了电子计算机,有了液晶显示器,甚至有了VR设备,但我们记录和重现信息的方式仍然没有摆脱影像与声音的结合。

今天我们用百年前完全不可想象的设备在娱乐,制造一台智能手机并让它正常工作,背后所需要的科技是无比庞杂的。我们需要半导体制造工业,需要软件开发,需要无线通信技术……这些人类花了一个世纪逐步构建起的科技大楼最终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能随时随地刷抖音、看网剧。其实仍然是另一种形式的“有声电影”。

可以发现虽然人类的科技发展飞快,但真正能够彻底改变生活体验的本质其实是我们记录信息的方式变革。

绘画记录所见,文字记录所闻

关于记录信息方式的变革这一话题,我们不妨从人类信息交流的起源讲起。

人类在进化的路上有很多道坎,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直立行走,不过如果我们讨论人类文明,那最重要的一定是语言的出现。

一般来说,那些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祖先的物种,比如南方古猿,和今天猩猩的交流方式没有太大分别。直到大约10万年前,有声语言才开始出现,为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我们祖先的身体构造已经发生很多变化。除了肢体和行走姿势上的变化,我们祖先的口腔、喉咙、气管都为语言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咽腔与口腔垂直,让舌头有空间做出更多动作,也就能够发出更多种声音。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2)

语言出现之后,我们人类的交流效率大大加强。比如在狩猎时,我们能够通过语言交流来分工合作,不再依靠本能和直觉。

然而,语言也有先天的缺陷,它毕竟是一种基于听觉的交流方式,如果用语言来描绘视觉信息,那将会比较困难,需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和想象,如此一来就容易出现偏差。

所以另一种形式的交流方式被发明出来了,那就是绘画。目前我们发现最早的岩画距今已经有3万至4万年的历史了。绘画是人类第一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它能够非常直观地记录视觉信息,记录信息这一行为可以认为是文明最早的萌芽。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3)

西班牙El Castillo洞窟中的岩画,距今超过4万年

绘画成为人类第一种记录信息的方式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在没有科学技术的情况下,涂抹刻蚀是唯一一种能够长期保存的方法。

文字的诞生也同样是这个逻辑。在语言出现后的数万年时间里,人类的原始文明一定已经积累了相当多有价值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都是具象的画面,更多的是一些抽象的表达。

于是人类开始将一些图画符号化,赋予一定的意义,用作记录这些信息,这就是原始的文字。几个著名的古文明都独立发明了自己的文字系统,这些原生文字最早都是直接通过象形符号来表达意思。不过,随着文字的发展,它与口语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强,从形意文字发展为意音文字。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4)

中国的汉字、古埃及的圣书体、苏美尔的楔形文字,都逐渐发展成了表意表音混合的文字体系。对于一些后发展起来的文明,他们没有条件重新创造文字,于是就直接借用发达文明的文字来记录他们的语言。

比如古埃及的圣书体被腓尼基人改造成字母,随后腓尼基字母又发展出了希腊字母、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在东方,朝鲜、日本曾都长期使用汉字来记录信息,后来才创造了全新的表音文字。

当我们只能使用文字记录场景事,信息的流动特别奇妙。

举个例子,假如我想要记录我在田野望见的优美景色,把它写成信件寄给我的好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形式发生了多次转变,首先是我看到的景色并在脑中形成语言,然后语言信息被写成文字。当我的好友收到信件,这些信息又要再次经历同样的转化处理,最后再从语言加工想象成画面。

我们可以发现,基于文字所能承载的信息密度其实并不高,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这是必然的。不过这种不太确定的信息传递过程也能够产生所谓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在阅读一些文字作品时更有韵味。

因为受限于记录信息的载体,从文字诞生后到200年前,信息流动的方式其实没有本质的变化,但真正的改变即将到来。

影片重现所见,录音复原所闻

在数万年的光景里,人类直接记录景象的唯一方式只有绘画,绘画这种方式没有对信息做转换,其实效果还算不错,信息量也远比转换成基于听觉的语言要大。

但是它也存在它的局限性,绘画的效率极低,一幅写实的油画从打草稿到最终完成,少则几天多则数月。另外,作画毕竟是经过人的加工,难免丢失细节。

写实油画最鼎盛的时期,甚至有画家使用光学设备将影像投影在画布上,创作出极度写实的作品。

比如一位叫罗伯特·康宾的画家,在1428年画的一幅《受胎告知》里,人物表情平淡动作僵硬,透视也非常奇怪;而在1430年,仅仅两年后,他的一幅《一个男人的肖像》就突然变得极度写实,甚至以假乱真。

这种变化显然不是通过常规的技法训练能做到的,同时这一类极度写实的画作也具有一些令人费解的特点,比如画作的尺寸都非常小,按照一般的逻辑想要画得更加精细必然是更大的尺寸更有利于发挥,而那些小尺寸的画作甚至能真实描绘出场景中镜子中的镜像。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5)

荷兰画家扬·范·艾克画于1434年的作品,细节极为丰富

另外,这一时期的写实画作中,人物通常都是左撇子,比例高于正常水平。根据这些奇怪的蛛丝马迹,有学者推断,这一时期的画家开始使用光学仪器来辅助作画。

实际上这种使用光学仪器作画的形式已经类似于摄影了,只不过还需要借助人的画笔来完成最终的记录。这种光学仪器实际上也就是摄影术诞生的技术基础。

1827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下了人类第一张照片,名为《窗外的风景》。不过这张最早的照片有着很明显的缺陷,曝光时间长达8个小时,这意味着它只能拍摄那些大的静景,而且照片也不能长期保存,一段时间后会变暗模糊。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6)

《窗外的风景》,左为原片,右为修复图像

在那之后画家达盖尔与尼埃普斯相识一起研究照相术,最终在尼埃普斯去世6年后的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真正实用的照相术。

达盖尔发明的照相术原理其实也并不复杂,首先在一块金属板上镀上一层银,再把这块金属板浸入碘溶液,反应生成碘化银,碘化银是一种见光分解化合物,把它放进安装有光学镜头的暗箱里,影像投影在碘化银底片上,碘化银就会重新分解成银和碘,并且暗部和亮部分解的程度有不同。

曝光后达盖尔用汞蒸气熏蒸,汞和分解的银能结合成银汞合金,这种物质颜色发黑,质地比较坚硬,也曾被用作补牙的材料。但是要注意,达盖尔拍出的照片其实是负片,也就是照片上暗的地方在真实影像里亮的地方,因为光亮处碘化银分解得更多,在经过汞蒸气熏蒸后会更黑。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7)

当然,达盖尔的照相术并不是完美的,后来有无数人对照相术进行的改良。但是在数码相机诞生之前,我们都是通过一种化学的方法实现了照相,替代了画家们的画笔,成像的效率提高了百倍,相当于全自动快速绘画。

而到了19世纪末,摄影术又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有人发现可以通过拍摄连续的画面来展现运动。最早是通过多台相机暴力拍摄,著名马奔跑影像就是用24台相机拍摄出来的,再通过快速连续的播放还原马的奔跑动作,这就是电影的原型。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8)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9)

再后来,摄影技术进一步发展,曝光时间从达盖尔时代的半个小时缩短到了不到十二分之一秒,允许通过一台设备连续拍摄,也就是摄影机。

自此,人类不仅仅能够完全真实地记录景象,还给影像添加了时间的维度,并以此记录事物的运动。不过不管是摄影还是绘画,他们记录信息的逻辑还是统一的,都是通过改变可见物的颜色或者形态来记录信息。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10)

可是记录声音就非常难以想象了,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的全新发明。而伟大发明的功臣就是我们熟悉的托马斯·爱迪生

虽然爱迪生号称发明大王,他发明电灯的励志故事也广为流传,可实际上爱迪生更像是一个“专利二道贩子”,他有很多发明专利是从别人手里买来的或是对已有的技术进行实用化改良,唯独留声机(录音机)是他真正创造出来的,但光这一项发明就足以让他名垂千古。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的原型机,原理出乎意料的简单,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土电话一样,声音通过物体的震动传播,爱迪生只是想出了一种记录震动的方法。

他制作了一个有螺纹的金属圆筒,让传递震动的针头能在旋转的圆筒上不断接触,录音时将锡箔卷在金属圆筒上,转动圆筒时震动的针头就能让锡箔发生形变,如此不断转动,实际上锡箔上也就按时间记录下了震动。反向操作就能播放出声音。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11)

爱迪生与他发明的留声机(Phonograph)

但是这种纯机械的留声机也并不成熟,最主要的是音量问题和耐用性问题。后来金属圆筒变成了黑胶唱片,不过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依旧是用物理的方式记录震动。再之后就是利用金属磁化原理发明的磁带了。

录音设备的出现是颠覆性的,从语言出现到第一次能够直接记录语言,人类花了10万年。虽然声音在信息密度上不如影像,但是因为人类语言的载体是声音,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声音仍然具有它的优势。

比如一些叙事性内容,一个只有字幕没有声音的视频反而不如一段语音节目有吸引力。在百年前,只有字幕没有声音的视频其实就是默片,可以想象加入声音之后的有声电影在叙事性上会有多么大的提升。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12)

爱迪生在1912年正式制作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图为放映设备

1910年8月27日,爱迪生试验性地将录音与电影画面同步播放,视觉与听觉的配合能够展现出一个非常接近真实体验的场景,这是人类在记录信息这一领域上的伟大革命,而革命的背后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突然觉得刷抖音也挺无聊的(今天随时随地刷抖音的你)(13)

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可是很多科学技术并不会直观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通过改变记录信息的方式改造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语言到文字绘画,到有声电影,再到视频音频,记录信息的方式彻底改变了我们社会生活。

假如有一个机会能让你穿越回古代,并且可以随身携带一样东西,那你选择一样能够展现全新记录信息方式的设备绝对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冲击。即便是今天,用智能手机给原始部落的人展示录像的功能,他们感受的震撼甚至要比见到飞机枪炮更巨大。

从文字到有声电影,人类记录信息方式的变革彻底改变了日常生活,到21世纪我们仍然在浏览“有声电影”,信息的类型可能没有太大变化,但信息的传输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又是另一个人类的传奇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