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青(明)绝句

春衫血泪点轻纱,

吹入林逋处士家。

岭上梅花三百树,

一时应变杜鹃花。

冯小青,名玄玄,字小青。明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

最有才情的女诗人 艳女才女怨女集于身的明代女诗人冯小青(1)

冯小青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冯小青十岁那年,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尼,念了一大段佛经,冯小青只听了一遍,就把老尼念的佛经一字不差复述了一遍,老尼转身对着冯小青母亲郑重地说道:“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

冯小青十六岁那年,其母贪得金帛,遂不及详访清浊,即以小青许嫁冯某为妾。等到随冯生至杭州,才发现冯生大夫人十分妒忌凶悍,但小青已是笼中之鸟,只得曲意承顺,而大妇妒嫉之念不能稍减。

后大妇妒恨日深,乃让小青于孤山别业住下,小青既到孤山,山在苏公堤畔,乃“梅妻鹤子”林和靖之故址。梅畦竹径,一水千峰,耳目清逸,然当梦回孤枕,听野寺之钟声;烟染长堤,望疏林之夕照,又未尝不黯然下泪也。因书一绝,以寄其幽怨云:春衫血泪点轻纱,吹入林逋处士家。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此诗表达了她幽愤孤独之情。

最有才情的女诗人 艳女才女怨女集于身的明代女诗人冯小青(2)

又一夕,风雨潇潇,梵钟初动,四顾悄然,乃于于书卷中取出《牡丹亭》,挑灯夜读。及读至“寻梦”、“冥会”诸出,不觉低首沉吟,废卷而叹曰:“我只道感春兴怨,只一小青。岂知痴情绮债,先有一个丽娘。然梦而死,死而生,一意缠绵,三年冰骨,而竟得梦中之人作偶。梅耶柳耶,岂今世果有其人耶!我徒问水中之影,汝真得梦里之人,是则薄命,良缘相去殊远。”遂援笔赋成一绝云:冷雨幽窗不可聆,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时已夜半,但闻雨声淅淅,乱打芭蕉;风响萧疏,斜敲窗纸;孤灯明灭,香冷云屏。而愁心耿耿,至晓不能成寐。

冯小青因愤懑成疾,病体日益沉重,水粒俱绝,每日只饮梨汁一小盅许。一日,对服侍她的老妇说,找一个好的画师来,画师到了,即命写真。写毕,揽镜细视说:只是画出了我的形,没有画出我的神啊,画师又凝神极巧,重写一图。小青又注目熟视曰:“神是矣,而丰态未流动也,得非见我目端手庄故尔。”又让画师重画,小青自己与老妪指顾语笑,或扇茶铛,或检书帙,或自整衣褶,或代调丹碧诸色,须臾图成,果极妖纤之致,笑曰:“可矣!”语罢气绝身亡。

最有才情的女诗人 艳女才女怨女集于身的明代女诗人冯小青(3)

千百年来,艳女、才女、怨女,未有一人如小青者。这样的小青怎么会不引起众多人的怀念呢。后人有诗凭吊:罗衫点点泪痕鲜,照水徒看影自怜。不逐求凰来月下,冰心争似步飞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