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傲慢与偏见,所有外语都简单可爱

幼儿识字发的多音字(所有外语都简单可爱)(1)

在中国,很多人把世界语看成鸡肋。认为通过世界语学习印欧语系语言是脱裤子放屁。

30年前,我也有世界语教材。但并没有感觉到世界语简单,反而觉得和英语一样复杂。

当我接触一些世界各地的世界语爱好者,当我了解传说中的当年托尔斯泰曾用2个小时就基本掌握了世界语,当我读到一本英国人写的帮助英国孩子学习外语的书,介绍法国人很早就用世界语帮助法国小学生学习法语语法时,我对世界语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托尔斯泰用2个小时就基本掌握了世界语。这可能吗?

暂且不探讨这件事的真实性,但是在几个月甚至是几周内就学会世界语的例子比比皆是。

国际世界语协会会长科尔塞蒂告诉记者,他收到一名世界语爱好者的来信,从这位爱好者接触世界语到给他写信仅仅过了两周的时间。

当我大概了解印欧语并学习了一些印欧语词根时,当我大概学习了英语、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梵语、日语、韩语等语言的语法时,我对世界语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我相信:熟练掌握印欧语系语言的托尔斯泰用两个小时基本掌握世界语并不是开玩笑,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您对印欧语有初步了解,并认真学习过英希拉法德意西俄梵语中的任何一种,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如果您希望同步学习多种外语,比如英法德语,比如英日韩语,比如英意西语,比如英希拉语,比如英俄梵语组合,花上十几个小时学习一些世界语的常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幼儿识字发的多音字(所有外语都简单可爱)(2)

波兰犹太人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对其进行了十年的创作工作后于1887年出版《第一本书》,创立了这个语言的基础。世界语的命名来自于Doktoro Esperanto(希望博士),这是柴门霍夫出版《第一本书》时所使用的笔名。最早,柴门霍夫给这门语言取的名字“La Lingvo Internacia”,意为“国际语言”。

在《第一本书》中,柴门霍夫写出自己对世界语有三个主要目标:

1、 “使世界语的学习变得易如玩耍。”

2、 “使学习世界语者能够直接应用自己对于世界语的知识,与任何国籍的人交流,无论世界语是否被广泛接受;换句话说,世界语将成为国际交流的媒介语。”

3、 “寻找克服人类自然不屑一顾的方法,并且尽快广泛鼓励全球人民学习与使用世界语,而并非在绝望之时才开始。”

总之,世界语的定位是国际辅助语言,不是用来代替世界上已经存在的语言。柴门霍夫原本想要创立一种简单易学而灵活的语言,一种普世的第二语言,用来促进世界和平并且帮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他国的文化,而现在一些世界语者仍然抱着这样的期望。

柴门霍夫医生的第一本世界语书《Esperanto》作于1880年前后。他是俄国犹太裔眼科医生,生于时属俄罗斯帝国的比亚韦斯托克。他创造这门语言是为了促进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当我读到:“是我出生与童年生活的那座城市促使我向这个方向奋斗。在比亚里斯托克,居民分为四个种族:俄国人、波兰人、日耳曼人、犹太人,他们各自讲各自的语言,视外族为仇雠。最是在这座城市里的敏感环境中,人比别处更容易体会到语言隔阂带来的惨剧,处处都能体会到语言才是将本该亲如一家的人类隔阂为仇敌的最重要原因。我被教育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受到的教育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但在大街上我看不到可以称作兄弟的人,他们只是俄罗斯族、波兰族、日耳曼族、犹太族,或其他什么民族。尽管人人常常笑谈我这个小孩爱瞎操心,但这在当时确实折磨着我幼小的心灵。当时我觉得大人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我常告诉自己,当我长大了我就会打败现实的黑暗”时,被彻底征服了。

现在有人说,一个APP就可以解决和外国人的交流问题。这只是梦想,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

幼儿识字发的多音字(所有外语都简单可爱)(3)

事实上,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是因为语言不同而互相仇恨。

如俄语和乌克兰语,本是同根生,但是说俄语的人还是和说乌克兰语的人争斗不休。

如果世界上的人们在儿时就可以借助世界语和母语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整个世界的文明程度一定会大大提高。

世界语的语法已经简化到极致,学习过任何一门印欧语系语言的人半个小时都可以基本掌握。

如果再从印欧语的角度来认识单词,世界语就绝对是一种高级的智力玩具。

最常用的印欧语词根只有几百个,最多也就是一千多个。只要大概认识这些词根,您的英希拉法德意西俄语的单词量就会爆炸性的增长。

实际上,我们也不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记忆印欧语词根。您只要在记忆英语中的常用单词时顺便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在英语中,有一组以wh-和h-开头的疑问词,它们都源自古英语中的hw-,对应拉丁语中的qu-,德语、荷兰语中的w-,世界语中的ki-。它们都源自PIE(原始印欧语)中的*kʷ-。

如果您把what拆解成w、h、a、t去“背”,就相当于买珠还椟,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掌握印欧语词根的机会。

【英语】 what [hwɑt ,hwʌt /wɒt]adj. 什么adv. 到什么程度, 在哪一方面interj. 怎么

源自中古英语what,源自古英语hwæt(“what”),源自原始日耳曼语*hwat (“what”),源自PIE(原始印欧语)*kʷód (“what”), *kʷós (“who”)的中性形式。

从PIE(原始印欧语)中的*kʷód ,到现代的英语what,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岁月。

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PIE中的*kʷ在拉丁语中变化为qu-,在原始日耳曼语中变化*hw-,在现代英语中变化为wh-或h-,在德语、荷兰语中变化为w-,在世界语中变化为ki-。

2、PIE中的短元音*a和*o在原始日耳曼语中合流为*a。

3、PIE中的浊辅音*b、*d、*g在原始日耳曼语中变化为清辅音*p、*t、*k。

了解这几条规则,就可以从PIE的*kʷód 推导出拉丁语中的对应单词是quod,原始日耳曼语中的相应单词是*hwat

现代英语中,把*hw变化为wh-或h。所以对应的单词就是what。

荷兰语把*hw-变化为w-。

【荷兰语】wat adj. some adv. few conj. what, which pron. what, which, that, whatever, whatsoever, something, some interj. ha, what, why, eh

德语属于高地德语,又经历了第二次日耳曼语读音变化。原始日耳曼语中的*t变化为z(读汉语拼音中的c,在元音后写成ss,少量是s)。

英语中的water(水)在德语中严格变化为Wasser。

和英语中的what对应的德语单词是was。以后再介绍英语中的that是如何在德语中变化为das的。

【德语】was pron. 什么。疑问代词。形式:第一格 was 第二格 wessen 第四格 was 。没有第三格。不定代词etwas的简写。

德语中的w读[v]。

也就是说,只要用正确的方法记忆英语单词what就可以简单地推导出相应的拉丁语单词是quod,荷兰语中提wat,德语中的was。

如果明白世界语中对应的是ki-,记忆相应的单词就绝对是易如反掌。

【世界语】kio 什么

【世界语】kiel 如何;怎样

【世界语】kies

对应英语中的“What’s your name?”,世界语说“Kiel vi nomiĝas? [ˈki.el vi no.ˈmi.dʒas]”。

相信您可以看出来世界语中的ĝ读[dʒ],对应英语和意大利语中位于e、i、y前的g,汉语拼音中的j。

世界语中的nomiĝas是动词nomiĝi的现在式。

【世界语】nomiĝi be called(被称为)

由动词词根nom-加-iĝ构成构成。

【世界语】nomi 称呼;命名;起名字

拆解:nom i。

世界语所有动词都使用统一的不定式后缀-i。

nom-源自法语。

【法语】nom [nɔ~]m.姓名, 名字, 名词

和意大利语中的nome,葡萄牙语中的nome,西班牙语中的nombre都源自拉丁语中的nōmen。

【拉丁语】nomen:nomen, nominis n. n. name, family name; noun;

请牢记:在拉丁语和法语中,表“名词”和“姓名”的是同一个单词。明白这一点,就永远不要再为区分“名词”和“姓名”犯愁了。

重点记忆词根no-,后缀-men实际上是PIE中的表“行为”的名词后缀。

拉丁语中的nomen源自PIE(原始印欧语)*h₁nómn̥ (“name”)。

英语中的name,德语中的Name,荷兰语中的naam,印地语中的नाम (nām)都源自同一个PIE词根。前面介绍了,PIE中的短元音*a和*o在源自日耳曼语变化为*a。

非印欧语中,荷兰语中的nimi,印尼语中的nama,日语中的なまえ (namae)也源自同一个PIE词根或同源。

事实上,古英语中和name的对应单词是nama,和印尼语中的nama以及日语なまえ (namae)中的なま(nama)的读音是一样的。

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掌握2个日语片假名な(na)和ま(ma),离解决日语发音问题已经前进了二十分之一步。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解决日语发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