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这绝不是自夸。凡生活中有的事物、说法,汉语一定有对应的字词来表述它。不过有些经常说的字词你未必会写。

饧xíng:面揉好了或放好了酵母,等面起筋或发酵。严格地说,喝红酒前先倒出来不叫“醒酒”,就应该叫“饧酒”。例句:这个面团子还要饧一下。

齁hōu:太甜或太咸的东西,人吃了喉咙里不舒服的那种感觉。例句:这个菜放多了盐,齁死人。

跐cī:脚下打滑。例句:脚下一跐,摔了一跤。

有些字看得懂不会写(有些字经常说但你未必会写)(1)

溏táng:不凝结的稀泥状。例句:溏心鸡蛋不好吃。

熥tēng:用小火或剩余热量让饭菜慢慢热。例句:昨天的包子发硬,放在饭锅上熥熥就就吃了。

薅hāo:拔出。例句:你再吵我把你头毛都薅光!

煸biān:用较短时间家少量的油加热炒菜,又称干煸。

捋luō:指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例句:洗肥肠要把肠子捋翻过来才能洗干净。现在大多数人读写为“撸”。如果读成lǚ,则指用手指顺着抹。

汆cuān: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煮一下就可以吃。例句:买点猪肝汆个汤。

氽tǔn:把肉类食材在水中略加热灼到半熟状态,去除血污和腥膻味后待用。如果是把蔬菜放在热水里略煮一下就捞起来则称为 焯chāo。也有荤素菜都统称“焯一下”的。

芫荽yán sui:现在如此称呼其本名的很少,大都说成香菜,估计不少人是因为害怕读不准吧?

清明节快到了,江南一带农家喜欢做青团吃。你知道做青团的草叫什么名字吗?我们当地叫鼠耳草,据说这种草有几十种名字哦!

有些字看得懂不会写(有些字经常说但你未必会写)(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