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

她是龙岩中心城市唯一的300年历史的土楼,她是龙岩人文化、精神维度上的土楼,她是承载乡愁与见证时代嬗变的土楼。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2)

一、这座300年土楼为何取名“准星楼”?

中国的准星楼,位于龙岩中心城市的核心部位,背靠郁郁葱葱的天马山、莲花山,近旁石马寺(乌石庵)有着300多年历史,与龙岩最大的人居板块莲东、东山,仅一步之遥。她坐西北朝东南,面对文笔峰奇迈山,交通、区位优势突显,堪称风水宝地。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3)

乌石为屏,瑞霭坎云新气象;

奇峰作案,祥昭离火振文明。

准星楼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从乾隆皇帝登基至他退位之年(1795年)竣工,历时一个甲子,为这座四合院方形古民居留下了神秘的色彩。她是龙岩中心城区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古民居。正厅的这幅对联,道出了她的地理位置,也传达了“新气象”“振文明”的现代思想和观念,的确引领时代风流。历史与现实总是如此奇妙吻合,也为准星楼带来了种种传奇色彩。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4)

这座倪氏家族大宅院,为三进两落围合院式二层建筑,大门刻有“进禄”“加冠”两字,八卦门环。中轴线上依次为外大门、灰坪、内大门、前厅、中厅门、中厅、后厅。后厅二层半,通高10米,土楼主体占地5000平米,三合土地面,建筑及配套近3万平米。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全楼共99个房间6个大厅。通道及前中后厅墙壁,绘有精美的壁画彩绘,人物栩栩如生,建筑山水勾画细腻,是难得的艺术精品。还有精致的砖雕、石雕、木雕、泥塑、壁画、梁彩,飞檐斗拱,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尚存“竹苞”“松茂”“信忠”“孝悌”等匾额、楹联。所幸的是,在一次次动乱和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保存下来了,成为中心城市罕见的建筑艺术瑰宝。

据《龙岩州志》记载,准星楼在清代出了五个武魁,分别是:倪廷凤,嘉庆六年科中第22名武举人;倪支鸣,嘉庆七年第22名武举人;倪干城,乾隆恩科中式(1795)太子少保兵部,武魁。清代六品官二人,倪翔千,嘉庆(十三世);倪赞侯,嘉庆七年(十四世)。倪翔千,清武科举人(乡进士)任武略佐督尉徐州卫督运守;倪耀毅,嘉庆七年贡生。还有众多监生、廪生、庠生、教谕、忠烈、节孝、贞节等等,可谓人才辈出,地灵人杰。

据龙岩倪氏后人称:倪氏系黄帝后裔,周武王克商(约公元前1124年),封帝颛后裔挟为附庸居邾地(今山东邹县)。历经一次次社会变迁和时代动乱,倪氏族谱遭到破坏,致使族谱断续,改革开放后重修,岩城之倪氏子孙确认四世祖“南田公”置私宅于石粉岭。族谱内相关准星楼楼主部分资料缺失,经其第十八代后人倪兆烈(排头过嗣)口述,其一脉属于“友攀”公后裔,其祖“友攀”公应属于倪氏第七八代,因准星楼主第十七世后代相继早逝,致使准星楼历史无从详查。

友攀公于公元1736年始建“准星楼”,其房基原是河床,因此初建至完善长达60年。这其中,他多次远赴海外经商,贩卖茶叶,把福建茶、武夷岩茶、福鼎白茶、漳平水仙等,漂洋过海,带到南洋,其“赚三年建三年”的传说,流传至今。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5)

准星楼主楼一进小院,在功夫石旁,有一尊石雕,为“天官赐福”石像,上有“福禄权衡”4字,这实在是准星楼的镇楼之宝,十分难得,也蕴含准星楼的楼名寓意。

准星楼楼主是清乾隆年间的武魁,中举后弃官从商,是当年下南洋经商的著名茶商之一,“准星”二字与他的经商之道有关。

当时经商,最重要的权衡工具是秤子,秤杆为权,秤砣为衡,“权衡”一词就从这儿来的。手拿着秤杆要懂得权衡之道,用秤之道。秤上的小星叫定盘星,也叫准星,秤杆是十六位进制,十六颗准星,十六两等于一斤。前七颗代表北斗七星,告诫人们用秤的时候,心中有方向,不可贪财迷钱,中间六颗星代表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告诫家人用秤时要心居正中,不可偏斜。最后3颗星是福禄寿三星,秤东西的时候亏一两折寿,亏二两少禄,亏三两损福。给别人多秤几两,就是给自己添寿、加禄、增福!这秤虽小,可称人心,利益虽高,不取无益之财。这“准星”不仅秤东西,还秤良心,秤自己的道德品行。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6)

准星楼名字的来源,充分体现了倪氏祖先在古丝绸之路做茶叶生意时,心中有秤,经商有道,准星待人的经商哲学。

在准星楼的修缮过程,后人发现了这块“福禄权衡”石像,还有清代的古秤多件,准星楼祖先的经商思想,也为后人经商、做人、为官、树立了榜样,教育新准星楼人,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发。

二、准星楼的前世今生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7)

岁月荏苒,准星楼饱经沧桑,在历史的风雨中飘摇。先后经历战乱、人民公社、大跃进、文革等考验,并在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幸存下来,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和缩影。

据倪氏第十八代后人倪兆烈口述:其父亲倪茂详(1905-1929),当时被组织派去漳州开展地下工作,身份暴露后惨遭杀害,被评为烈士;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8)

倪潮忠的父亲倪石金是五老人员。据《龙岩文艺》载,1932年,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反“会剿”、土地革命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中,当地民团驻扎在准星楼多年,游击队攻打时,久攻不下,于是放火焚烧,致使房子西南角房屋烧毁,造成现今依然缺角的遗憾。

据准星楼三房十七代后人倪水根说:1935年前后,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驻扎在石粉村两年。19路军战斗力强,被誉为“铁军”。在福建与红军作战时,占据了部分红色根据地。19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时,将准星楼作为部队医院,老人们称之为“伤兵医院”“陆军医院”,医治伤员无数。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9)

经历战争和社会变动,民生凋敝,百业待兴。在1950年-1957年间,龙岩市曾把准星楼作为粮食储存仓库。1957-1959年大跃进时期,准星楼又作为人民公社的大食堂,是大跃进狂热的缩影。当局鼓励社员到公共食堂吃饭,不在家举炊。1958年秋,龙岩超过265万个公共食堂投入运作。当年10月,约有70-90%的农村人口在食堂吃饭。到1959年末,仍有72.6%的农民在食堂吃饭。当时还有两个队的社员居住在准星楼长达两年,成为老一辈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1959-1963年,准星楼临时充当学校,为政府分忧解难,当时学校名为“中粉中心小学”,有1-6年级,东山、石粉、中甲、黄坑等地的孩子,都在此读书。

1966-1967年“文革”期间,时任龙岩地委书记邱锦才及副专员张进东等老红军,曾住在准星楼。邱锦才曾任龙岩县委书记、闽西南特委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闽粤赣边区纵队第七队副政委、闽西南临时联合司令部司令员。解放后担任中共福建省第八地委常委、社会部部长、公安处处长、检察分院检察长等。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0)

1968—1969年,于1953年组建于山东淄博的福建省121地质大队,响应国家扭转“北煤南运”的号召,南迁福建龙岩,进驻准星楼。

历史的列车呼啸着,开进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如何留住历史与文化,留住乡愁与记忆?

在主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旧城区改造和城市建设中,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近年来,龙岩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十分重视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让历史风貌成为城市的独特印记,历史建筑见证城市历史、镌刻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准星楼的修缮保护,就是龙岩城市“城中村”改造升级项目中的模范样板、典型案例。

2016年7月起,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龙岩市六书良造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遵循“整体规划、适度开发、分类提升、文旅融合”原则,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对历尽沧桑、破败不堪的准星楼,进行修缮保护开发,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很快成为龙岩中心城市重要的文化创意园、网红打卡地。

“这是一项艰难的修复历程,清理废物垃圾,保留文化记忆,我们小心翼翼,十分敬畏……”,准星楼1736文创园创始人梁悦聊起艰难的修缮历程,感慨万千,往日的艰辛历历在目。

清理、整治,只是修缮的第一步,而最关键的是还原旧貌。她说,我们四处搜集老房梁、木料、家具等等,修修补补,一个个奇思妙想,就是在与准星楼的一次次对话中完成的。几百年大宅,抚去落满的尘埃,重新绽放光彩。我们找遍准星楼的角角落落,小心擦拭这些宝贝,那些缺角的箱子,破旧的门板、床板、水缸、陶罐、壁画,还有一些生产生活用具,当成宝贝收集,择而为材,洗去铅华,焕其容颜,让它们变成一件件艺术品。

如今花红蕉绿,红灯高照,古屋新貌,照壁旁的小池清泉,锦鲤悠游。庭院深深,花香浓郁,透着淡雅清新。厢房一排排小店铺,弥漫出书香、花香、茶香,沁人心脾。

在众多古建工匠的不懈努力下,准星楼主体结构完整,楼内砖雕、石雕、木雕等精美装饰,得以恢复,“温度”与乡愁融为一体,美丽与幸福互相辉映。

在修缮和活化利用中,获得准星楼倪氏后人大力支持:“作为倪氏后代,祖业万万不能丢啊!”

随着准星楼名声大噪,游客们慕名而来 。“一到节假日,游客很多,餐饮爆满,都要提前预定。”某餐饮业业主说。

2020年底,由江小鱼导演的院线电影《星楼迷踪》在准星楼拍摄,以准星楼为背景。一时众星云集,人气空前。参与演出的著名演员有祝延平、韩月乔、华子、胡彩虹、光头阿威等,新生代演员孙蜜唯、舒遥、冯紫卿、刘述、毛竞扬等,加盟拍摄。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1)

古建筑活了,文创园火了,游客多了,百姓的腰包鼓了、幸福感更满了。

今天的准星楼,已经成为龙岩市区内多元化文化产业基地,成为中心城区一处集非艺术培训、书画交流展示、陶艺根雕、文化创意、众创空间、孵化基地为一体的文化产业聚集地,集纳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及民俗、手工艺体验、演示,40多家文化商户入住营业。有功夫派传媒、福禄阁、沐莲堂、千寻生造景、万菩行、玉琴院、格物传媒、太极俱乐部、欢喜服、品瓷轩、一秋摄影、纯银工坊等……

准星楼作为龙岩文创集市,免费为文创企业搭建文创产品集中展示和交易平台,集中展销龙岩特色手工艺品、工艺美术品、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伴手礼等文创产品,让各地游客“了解龙岩、感受闽西”。

准星楼先后被新罗区政府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区文化众创空间示范基地,龙岩市作协创作基地、市众创空间。

逛文创市集、看非遗展示、品特色美食!准星楼1736文创园逐渐成为满足中心城区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公益性项目。

石粉村书记倪慧彬说,因为一座土楼,带动了我们村的建设,环境变美了,卫生搞好了,道路完善了,学校、大型停车场建起来了。带动了周围的一些民居,按照土楼建筑风格,打造成酒楼、饭店、茶馆等等。

“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地理位置好,地气极佳,我在中元酒店、闽西宾馆做了27年总厨,2018年辞职到这里创立了自己的雍庆堂品牌。”准星楼旁酒店老板束永东说。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2)

如今,一到入夜,石粉村灯火辉煌,现代土楼学校与准星楼的灯火交相辉映,璀璨迷离,一条新的风情街正在呈现。

三、准星楼带出了一个旅游小镇

如今,天马山下,准星楼旁的莲庄公园,虽然不大,但曲水回栏,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与别处不同的,是天马山浓郁的密林,城市中难得的负离子。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3)

天马山的净慈寺,沿柏油路逶迤而上,寺院被莲花山栈道抱住,当一夜300多朵昙花绽放之时,立时惊艳了龙岩。

准星楼旁的乌石庵,门前寺后几株奇特大樟树,一枝横卧几十米,与人亲近。庵中联云:一弯小溪源远流长穿南北,几棵大树根深叶茂鉴古今。庵內联曰:庙堂高矣德荫四方百姓,江湖远兮心系千里乡亲。

与浮华世界比邻,隐匿在喧嚣之下的另一世界,如此庄严、安宁。一座土楼,重拾旧日风华,留存历史韵味。几座寺院,平添心中信仰,指引心灵皈依。

在增添了全新的时代元素后,这里既是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地方,也是一处怀古寻幽的去处,精神寄托的静谧之地。

龙岩市政协委员张镜龙,为此提出“微改造”提升曹溪石粉村、打造文化休闲古民居村落的建议。

他建议遵循“整体规划、适度开发、分类提升、文旅融合”原则,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在不大拆大建前提下,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引入社会资本,把准星楼及其周边区域,打造成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休闲古民居村落,以“微改造”统一石粉村建筑风格,下“绣花”功夫,改善人居环境,用小变化、小改善,进行有温度的锐变,使“老街坊”变为“新地标”。

他建议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龙岩准星楼文化发展公司等文创企业,建设“天马山古建文博园”项目,即在准星楼周边地块恢复修建“将军府”“状元楼”两栋古建筑、把文化古街按照3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将土楼、九厅十八井、新罗本土风格古建筑融为一体,打造成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文创基地、美食文化、影视基地、网红古建及夜间经济等为一体的景区,培育新业态,让古民居焕发新活力,促进城市新经济。

村干部倪村仙对此充满期待,他说,天马山,曹溪水,山含情,水含笑。山水依依,绿色葱葱,是城市中难得的风水宝地。天马山呵护着石粉村人,曹溪水润泽着这处宝地。

2020年9月3日时任新罗区委副书记、区长张锋考察准星楼文化园时,对准星楼未来以影视、艺术加直播为平台打造新社交时代的第三空间及互联网形态下的新式复合型艺术空间,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将全力支持准星楼的文旅产业建设。

依托准星楼,依托这山水、这寺院、这文化,一个旅游小镇将从“城中村”蜕变而出,化羽成蝶。

仰望星空,无比璀璨,银河横斜,时空浩瀚。准星楼,能成为人们精神的第三空间,聚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艺术大师,共同打造中国的准星楼吗?

作者:詹鄞森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4)

来源:准星楼文化园

综合编辑:文旅龙岩

往期

推荐

周末赏花——凝脂暗香梅花山

1月16日上午10时!上杭“客家文化之夜”将在中、美、加三地同步直播!

大展‘红’途”|闽西特色红色文创作品展在龙岩市博物馆开展

小隐于野的家风学馆:双灼堂

·欢迎投稿·

whly0597@126

0597-3305315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5)

点分享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6)

点收藏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7)

土楼群古堡介绍(龙岩中心城市闪耀星空的土楼)(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