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原创稿

内蒙古区域节能评估 内蒙古十四五节能减排主要目标确定(1)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常烨摄

人民网呼和浩特6月10日电(富丽娟、实习生常烨)6月9日下午,内蒙古政府新闻办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政策例行吹风会,据介绍,自治区政府近日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内蒙古“十四五”节能减排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10%以上。

《实施方案》以国家《“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为基准,参照已印发的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专项规划的相关内容,充分结合内蒙古实际,对国家政策进行了细化和统筹安排,确保国家部署的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在内蒙古得到精准贯彻落实。共包括四大部分内容,分别为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十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安排,提出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分解下达“十四五”各盟市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及自治区主要行业节能指标。其中,十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为——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牧业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据介绍,内蒙古能源领域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统筹好能源保障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有序实施减量替代,科学合理安排煤电机组改造时序,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础上,实现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节能改造方面,进一步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先推广成熟适用的技术开展综合性、系统性节能改造,持续降低能耗水平,改造后供电煤耗力争达到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预计到2025年,全区平均供电煤耗下降至305克/千瓦时。

供热改造方面,全力拓展集中式供热需求,进一步提高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满足新增热负荷需求。鼓励具备供热条件的纯凝燃煤机组开展热电联产改造,因厂制宜采用多种成熟适用技术,替代采暖和工业小锅炉供热,减少取暖用煤需求。灵活性改造方面,推进存量燃煤机组“应改尽改”,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改造后,非供热期调节能力达到机组额定容量的65%,供热期调节能力达到机组额定容量的60%。

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集中和分布开发并重、自用和外送消纳并举,全力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消纳,重点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布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自治区第一批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8个共计2020万千瓦,均已完成核准(备案);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5个共计1188万千瓦,项目清单已于近期下发,自治区将全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高质量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电力外送通道配套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点围绕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替代、全额自发自用并网新能源、火电灵活性改造等方面开发利用新能源;实施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广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工程等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科学合理安排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燃煤火电装机规模,新能源发电量超过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