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69年前的今天,1644年4月25日 (农历三月十九),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1)

崇祯皇帝画像

明十三陵的西南部鹿马山山麓有一座十分荒凉的陵墓,除了建有一个快要倒塌的石碑外,别无它物。该陵之简陋,甚至使前来参观定陵地下宫殿的人都很难相信这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的陵墓——思陵。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2)

思陵

一、末代皇帝的翻转人生

明崇祯皇帝即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1-1644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明熹宗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

1、生在帝王家,确不是宠儿

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又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于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册封为信王。

2、迎来翻转,继位为帝

明光宗朱常洛生有七子然活着长大的只有朱由检(崇祯皇帝)和其兄长朱由校(明思宗),明熹宗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死后,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二十四日)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

二、铲除阉党,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说起封建王朝,绕不开的就是太监,说到明朝历史,绕不开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可谓是明朝最有权势的宦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九百岁”。崇祯帝即位后,心想我是地主,能先出牌啊,左思右想,“3”没人送,先出“3”吧,于是在登基3个月后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崇祯帝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3)

“九千岁”魏忠贤

1、摸到“4个二”,炸弹威慑力初显

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袁崇焕不负崇祯重托,接连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可以说,此时袁崇焕就是大明王朝“4个二”一般的存在。因为崇祯把魏忠贤处决了,这个昔日靠着贪污提供军饷的家伙走了,袁崇焕以及毛文龙的那些士兵就失去了军粮补给,很快就陷入缺少粮食的困难局面。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4)

袁崇焕画像

缺少粮食,不能出牌了,袁崇焕就开始琢磨了,他把手伸向了毛文龙,因为他有粮啊,一不做二不休,一个炸弹就把毛文龙送走了,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得到军粮。

得到粮以后,见识到炸弹威力以后的袁崇焕飘了,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判断力。先是毛文龙手下士兵兵变,有很大一部分投靠了后金,为后金的军事实力增加了一些筹码,再把军粮卖给蒙古人换取军饷发放给自己士兵,奈何蒙古人转手就把粮食给了后金,后金在得到毛文龙手下的军事支持后,如今又得到蒙古人的粮食支持,瞬间走出困境,一鼓作气,打得袁崇焕措手不及。相当于一个“34567”送走了后金的“45678”,甩掉包袱的后金逐渐壮大。

2、拆掉“4个二”,失去主动权。

崇祯皇帝发现连农民的“对3”也管不上了,一琢磨是袁崇焕当了一回“送奶工”,把军粮搞到了后金那里,断定是袁崇焕勾结后金,所以给袁崇焕罗列了一些罪证,就把他凌迟处死了。一个“对二”就管了一个“对三”,可以说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三、农民发力,直取黄龙,崇祯自缢

在地主(崇祯皇帝)与农民一(后金)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农民二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出场了。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5)

“闯王”李自成漫画形象

1、“10JQKA”直接送走地主

李自成于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自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李自成一看“34567”和“45678”都出了,我有顶A串啊,李自成也和袁崇焕一样,开始飘了,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6)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面对管不住的牌,崇祯绝望了,老子不玩了,在安排好后事后,于煤山自缢而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