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锦江河城东规划图(锦江之滨长寿之乡)(1)

锦江之滨长寿之乡

——这里是麻阳

怀化日报记者 滕典典 通讯员 段唐平 滕珊珊

这里,交织着青山黛色与碧波白浪;

这里,镶嵌着五彩华都与水墨村庄;

这里,蕴藏着深远历史与厚重文化;

这里,奏响着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乐章。

这就是麻阳——地处怀化、铜仁、吉首三大地级城市的中心点上,是湖南通往大 西南的重要通道,素有“湘黔门户”“武陵码头”之称。

这就是麻阳——全国五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拥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 冰糖橙之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和“全国生态示范 县”的美誉。

一方山水一方人

麻阳人杰寿星众,苗乡地灵福祉多。自明代以来,麻阳就有长寿现象的历史记 载,且长寿老人、百岁老寿星颇多的现象延续至今。古老神奇的苗乡,寿星云集的 家园。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寿星众多是这方灵秀山水孕育出的一道独特的景观。统 计数据显示,麻阳人均预期寿命达78.4岁,现有百岁以上老人46位,全县百岁老人 占总人口比例远远超过了长寿之乡百岁老人占总人口十万分之七点五的联合国 标准。百岁老人若璀璨星辰,闪耀在苗乡大地。滔滔锦江河,灌通了她的血脉。千百 年来,勤劳勇敢的苗家儿女,在这里沐浴着大山的阳光,吮吸着“长寿河”锦江的甘 甜,创造着绚丽多姿的长寿文化,写意着“九十平常事,百岁不稀奇”的生命奇迹。

源于生命之水的洗礼

徜徉在锦江河畔,但见河水清澈,鱼儿成群,两岸绿荫成片。太阳初升时,白雾似一 条长长的白纱漂浮在河面上。泛舟锦江,顿感清新舒坦。文学大师沈从文在《长河》一文 中描述其两岸风光“: 到处是鲜艳与饱满……天宇澄清、河水澄清……”。锦江河,麻阳 母亲河,润泽苗乡寿星璀璨的神奇。麻阳多山,山多藏洞,洞多长流山泉,西晃山清泉不 仅有点甜,雄山产出“不老泉”,长寿谷观音洞山泉被称作“神仙水”。麻阳不仅水资源十 分丰富,且水质好。泉水中沉浸麻阳土壤特有的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元 素,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活跃人体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来自大地之母的馈赠

麻阳位于雪峰山和武陵山脉之间,属沅麻红色盆地的一部分,其地主要由紫 红色砂质泥岩和泥质粉沙岩组成,PH值为4.5至6.5,含有机质1.37%、氮0.08%、 磷0.124%、钾2.19%,并富含铜、锌、铁锰、硒、银、铬等,是天然“矿化池”。麻阳特 殊的地质断裂层及筲箕状的地貌轮廓,强化了周围的磁场效应,使之形成了个天 然“大磁场”,再通过地球运动的地磁波震动各种微量元素就会被溶解进入土壤 里。独特的砂壤土及盆地构造形成的环境,让这里的农作物营养丰富,麻阳人长 期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常年食用自产农作物,也不经意间吸收、摄取这些微量 元素,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来自森林的小清新

麻阳森林覆盖率达到67%,主要以杉木、马尾松、柏木、杨树以及各类阔叶 林为主,湿地保护率达到 80%以上,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一个天然的“空气调节 器”。境内多为林区、山区,气温季节变化小,冷暖适中,年均气温17.1℃,且云雨 多,植被较好,空气清新,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纯净的人体必需的优质氧气,气压也 较低,可以增强人的呼吸功能;尤其是丘陵又多瀑布、喷泉、温泉湖泊、雷雨和闪 电,所以空气中含有数量很多的被医学界称为“长寿素”的负氧离子。近年来,该 县依托青山绿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县城,如今麻阳山 青水碧、天蓝地净,成为享誉周边区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生态长寿之城。

来自原生态的富饶物产

麻阳自古被称为“富州”。这里物产丰富,麻阳冰糖橙种植面积、年产量均居 全国第一,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袁隆平院士称赞麻阳冰糖橙为“中国冰糖 橙之最”。麻阳白鹅闻名遐迩,枞菌、小竹笋、蕨菜等山珍营养丰富,高山富硒的大 米、小籽花生、无籽西瓜、冰糖橙、红心猕猴桃、麻鸭等更是麻阳颇受欢迎的原生 态产品。全县形成了柑橘、蔬菜、养殖三大支柱产业,并先后创立了麻阳冰糖橙、 麻阳黄桃、十八怪腊肉、麻阳古法红糖等一系列名优农产品。以本地高粱为原料 酿制的“锦江王子系列白酒”多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柑橘多次荣获省农博会金 奖,畅销国内各地,远销海内外。

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麻阳是“湖南环十八洞村中国扶贫交流基地”,也是“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 扶县”。立足自身特色,不断攻坚克难,麻阳正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主动融 入怀化“三城一区”建设,奋力建设“生态长寿经济强县”,全力打造“全国富硒农 业示范基地”“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全国知名长寿康养旅游胜地”, 以“一县三地”建设大力推进麻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清爽 和谐现代化新麻阳而努力奋斗。 这里是麻阳,勇立潮头、精准发力,奋力谱写现代化新麻阳的宏伟篇章,一个 生态宜居、文明富庶、幸福安康的新麻阳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借力最美高铁 加快推进“一县三地”建设

——访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委书记江涛

怀化日报记者 申健 通讯员 滕珊珊

“张吉怀高铁的开通运营,串联了麻阳与张家 界、凤凰、桂林、衡山等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有效带 动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等各类资源快速 流动起来、互动起来,为助力麻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重大 机遇。”日前,麻阳苗族自治县委书记江涛在接受本 报记者采访时,话语慷慨激昂、坚定有力。

张吉怀高铁开通后,麻阳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江涛胸有成竹地说:“麻阳将大力 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积极融入‘三城一区’建设,借 助‘最美高铁’开通运营东风,乘势而上、主动作为, 全力推进‘生态长寿经济强县’‘全国富硒农业示范 基地’‘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全国知名 长寿康养旅游胜地’建设,跑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 “加速度”,以建设‘一县三地’的实干实绩为加快实 现现代化新怀化贡献麻阳力量。”

“对一个地方来说,如果没有产业作支撑,经济 社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江涛介绍 说,麻阳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大抓产业、狠抓产 业、猛抓产业”部署要求,全力做好“一站两园”文章。 以高铁麻阳西站为轴心,辐射带动高铁片区和城西 片区商业开发,推动商业服务、娱乐休闲、商务办公、 现代物流等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临站经济”,把 旅客变游客、游客变顾客,让他们“玩在麻阳、吃在麻 阳、住在麻阳、爱上麻阳”。加快“五好”产业园区建 设,推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围绕电子信息、红 色文旅、绿色农产品加工、新材料及化工等产业链开 展招商引资,产业转移方面掀起新一轮“提速之旅”, 打造“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依托高铁、 高速公路和“全国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带 来的经济叠加效应,建好建强大农业电商物流产业 园,打造高标准现代化综合物流产业园。

“高铁的开通,为麻阳带来更多客源,打开旅游 市场,为生态长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注 入强大活力。”在谈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时,江 涛告诉记者,麻阳将围绕“生态长寿”树品牌。立足生 态长寿特色优势,激发“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 之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养生栖居 地”等国字号品牌和苗族民俗文化、盘瓠文化活力潜 力,释放生态麻阳、长寿麻阳、诗画麻阳独特魅力,加 大生态长寿文化产品产业开发,不断提升麻阳生态 长寿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奋力建设“生态长 寿经济强县”。

“我们将做好‘三水’‘四色’融合文章。”江涛满 怀信心地说,麻阳将利用天然富硒的独特资源优势, 围绕“温泉水、矿泉水、锦江泉酒”“三水”品牌和“绿 色”“红色”“古色”“金色”“四色”融合下功夫,将石羊 哨—隆家堡温泉小镇、西晃山天然富硒矿泉水、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锦江泉酒等苗乡优质产品推向全 国、推向世界。扮靓西晃山、文名山长寿森林康养度 假区等绿色乡村旅游示范点;申报滕代远纪念馆— 故居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豪侠坪等传统 古村落旅游;提质升级冰糖橙、黄桃等“金灿灿”的 “长寿果”旅游特产,绘就全域旅游的壮美画卷,让游 客尽兴而来、满意而去,将麻阳打造成“全国富硒农 业示范基地”“全国知名长寿康养旅游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