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完美(一切都不需要那么完美)(1)

大女儿在八岁的时候给我做饭。油炸鸡蛋饼。她弄了半锅油,打进去十六个鸡蛋,都成了油炸荷包蛋了,依旧没有成饼。她就继续打,好在我回来了。我并没有骂她,只是告诉她以后注意,小心烫着。她的油炸鸡蛋也觉得太油腻没办法吃。没吃。但孩子却一步步学会了做饭。

二闺女看着手机,今天做蛋糕,明天做沾串串, 不亦乐乎。做不好就不吃或者少吃。做得好多吃。鼓励一下。所以,二闺女也学会了做饭。

而我就不同了。我有一个要求完美的母亲。让我们很痛苦。根本不敢展现自己。

大姐在十六岁的时候给妈妈做饭。做炖炖。结果妈妈回来都用筷子搅得稀巴烂。大姐气得哭了半天。后来就不敢再做饭了。我和妹妹长大了在妈妈不在的时候给她做了菠菜面。当然没有做好。菠菜放的早,煮烂了。汤都成了绿色。妈妈回来看见了,一口没吃,端出去让左邻右舍看了一个够。说她二个二十岁的女儿不会做饭。从此我更不敢尝试做饭。因为害怕妈妈那种不屑以及打击。直到我嫁了,爱人不嫌弃我,我才可以随心所欲,终于学会了做饭。

父母要求太完美,只能对孩子形成打压。只能打击孩子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他们把孩子压迫成木偶,然后又批评孩子没本事。这样的父母实在太多了。何止一个二个?

我对孩子比较宽容也比较放纵。孩子偶尔偷懒一下根本没事。但我鼓励孩子亲自尝试。如今二个孩子都会做各种不同的食物,都是我教育有方。因为我对孩子永远都是夸奖鼓励多于批评。

“你是个好孩子。”

“你真棒。”

“你做的真好。”

“你很漂亮。”

“我们很喜欢你。”

……

我想 ,如果我的父母也这样夸我的话,是不是我会飞得更远更好更有力?

记得二岁半的时候偷吃了父亲的四环素糖衣片,结果让父亲的巴掌打得屁股肿得几寸高,好几天不能坐炕。严厉的教育让我们再也不敢造次。不敢说话,不敢做事。看见父亲回来,扑通扑通都坐在了墙角。

两个孩子都和我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可我的苦楚以及心事从来不敢和家长说。记得小小年纪自己扛过多少事。因为说了不一定有作用,只会让太们担心和责怪。

记得有一次我丢了十几元的菜票。让妈妈骂我半天。说你丢了菜票为啥没有一点点难过和心疼的模样?若无其事的样子?我说丢了已经丢了,心疼就可以回来吗?既然回不来何必做无用功呢?但妈妈却理解为我不懂得珍惜她的劳动果实。可是, 就算我痛心疾首,还有用吗?

代沟。

今天小闺女说我像三十多岁。她说我的性格年轻。我也觉得, 我的性格从来没有老过。保持童真。保持简单。每天和孩子开心玩, 打成一片。所以我和孩子们基本上没有代沟。

一切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完美(一切都不需要那么完美)(2)

生活不需要完美。人性不可能完美。对所有人包容一点,或许更好。当然包括对父母。

我觉得父母对我的持续否定让我自卑和痛苦。每次我想得到表扬的时候都会得到批评。直到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后才得到妈妈的认可。但我如今依旧包容了他们。他们读书少 ,不可能和我有一样的知识和眼界,何况,他们一辈子没有走出来农村,能把我们兄妹几个养大已经不错了。

但是,如果我们有知识有学历走南闯北的父母,可要记得对孩子不要苛责。要包容孩子 ,容许他们不完美。

记得美国常青藤有个女娃读博士。跳楼了。就是单亲妈妈天天打击教育。不论孩子做得多好,得到的都是她的指责。最后孩子问她:“是不是我无论如何做,你都不满意?”她迟疑片刻, 却说:“你以为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吗?”女儿听了她的话,一句话没说,绝望地跳楼了。

本来是去看望女儿的, 最后却带回来女儿的骨灰。这个单亲妈妈据说还是教英语的大学教授。我真的为她感到悲哀。为她的女儿心痛和可惜。有这样的妈妈, 简直就是一种罪过。亏了她那么高的学历。我在网上亲自看见她发文,丝毫不同情她的痛苦,只同情她可怜的女儿。

其实许多伤害都是来自亲人。其余的都可以切割。唯独亲人不行。特别是父母亲。有人说博士女孩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人生,不必跳楼。是,不跳楼就要接受母亲的碎碎念和折磨。如果逃避就会让骂白眼狼。都是一种凌迟。网上就有这样的案例,有一个博士拉黑父母多少年不来往,后来父母公开寻找国外的儿子,所有人都痛骂白眼狼,却从来不问问孩子为啥十二年不和父母联系。

所有父母都爱孩子, 但不是所有父母都会爱孩子。希望你可以成为会爱孩子的父母,多一点肯定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夸奖。“当你不停打压否定孩子的时候,她不会停止爱你 ,但会停止爱自己。”就像那个跳楼的博士。她并没她伤害自己的妈妈 , 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不可能完美, 人生不可能完美,性格不可能完美。如果, 连父母都不看好孩子,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不给孩子一点包容和鼓励,如何要求社会对她们温柔呢?

遇见一个好的父母,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我们作为父母,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并且修正自己。

一切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完美(一切都不需要那么完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