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拯救实体经济的方法(关注实体经济寻找)(1)

漆长松和团队成员在办公室里进行业务讨论。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记者调查】

在成都博视广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漆长松的办公室,“绿植”是几盆蔬菜。每天,漆长松都要查看菜的长势,以判断种子的质量。书架上,《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有机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大全》《植物工厂集成技术和综合效益研究》等堆放在一起,让记者恍惚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

今年6月,这家之前主要研制电子消费品测试设备的企业,将会发布一款面向都市群体的“种菜神器”。从工业拓宽至农业,从熟悉的“To B”(即to business,即企业创业是面向企业)到“To C”(即To Consumer,即企业创业是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公司上下有点兴奋也有些紧张。

跟电子产品打交道的“工科男”,为何要种菜?故事得从2014年说起。

拯救实体经济的方法(关注实体经济寻找)(2)

3年等待,小公司拿下华为订单

博视广达或许是真正的“无名之辈”。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但却间接使用过它的产品——粗略估算,市面上约四分之一的安卓手机光、声、电等功能的测试,都由博视广达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完成。

故事有着励志电影般的开场。

2014年,漆长松在和大学室友的聊天中了解到,手机生产完毕后的测试环节大量依靠人工,现有的自动化设备方案成本高,测试精度也欠佳。“做技术的人都想做出自己的产品。”看到一片蓝海,加上“35岁危机”的驱使,漆长松来了劲儿,他辞了职,从成都前往东莞,寻求机会和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合作。

技术分析、设计方案,用半年时间研制样机,在产线进行百万数据的测试验证,完善产品……漆长松和同事在华为松山湖基地附近租了一个三十平米的房间,早上六点起床,上班时间再到客户的生产线去,晚上,就在房间里简单打个地铺。

“漫长又痛苦。”这是漆长松记忆里创业的头三年。尽管省吃俭用,但苦于没有订单,在装备制造的高昂成本之下,公司的创业启动资金即将耗尽。当时,一共三个人的博视广达,竞争对手是深圳营业额过亿的自动化公司。能不能胜出,漆长松心里有些忐忑:“我们最大的优势只有产品,一台设备产能抵得上竞争对手的6台,能节省5个工人,降低客户70%的成本。”

拯救实体经济的方法(关注实体经济寻找)(3)

博视广达的手机/平板自动测试流水线。

转机出现在2017年底。博视广达产品终于通过了华为专家组评审,拿到了第一个订单:一台自动化测试设备。虽然数量不多,但漆长松舒了一口气:“快有钱了。”

行业龙头的认可,让博视广达在行业圈子里有了小名气,订单接踵而至。2018年和2019年,博视广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客户也从华为拓展到京东方、光弘科技等。

再出发,拓展“第二赛道”

跨过创业“死亡谷”,凭借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博视广达入选2020年度第二批四川省瞪羚企业名单。

但危机也不期而至。2020年,主要客户业务调整,直接导致测试设备大量订单取消;疫情影响下,开发新客户步伐受阻。

业务增长的势头受阻,虽然短时期没有生存压力,但作为决策者,漆长松“在脑袋里开了无数次会”。通过这次危机,他看清了公司发展的薄弱环节:原有业务遇到困难,疫情之下,又缺乏四川本地业务支撑。下一步,该如何走?

平时就喜欢在家捣鼓种菜的漆长松把眼光投向了都市农业,“四川自然条件非常好,在电子、信息、软件、生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积淀,非常适合可循环农业的发展。”

2020年开始,漆长松和团队着手研制“菜可爱”。这是一款“种菜神器”,占地大约两张A4纸大小,采取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的方式,一次性能够种下37棵蔬菜,还能通过手机进行浇水、施肥的远程管理。“‘小白’也能够迅速上手。”漆长松希望,这款产品能够出现在千万家庭里。

拯救实体经济的方法(关注实体经济寻找)(4)

“菜可爱”效果图

新产品即将面世,又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公司上下都有些紧张。但漆长松相信,在市场有需求的情况下好产品能受到欢迎。他记得,2018年,博视广达拿到了第二个订单,20台设备,六百万元。投标现场,客户领导说了一句话:“博视广达这个公司什么都不行。”漆长松心凉了半截,他没想到还有下半句:“产品还不错。”

产品是信心的来源。

8年前,还在某企业任职的漆长松,负责一个小团队,只用埋头研发,离商业很遥远。而现在,作为掌舵人,他肩负的东西多了:对外,要不断输出好产品;对内,要为员工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机会。拿他自己微信的个性签名来说:“职责所在,春暖花开。”面对困难,不能逃避。

拯救实体经济的方法(关注实体经济寻找)(5)

2018年,博视广达团队在刚搬进的新办公室里合影。

对于未来,漆长松还是很有信心:“做企业是一个生生不已的过程,就像种菜,有了好的养料,就能一茬又一茬。”

他身后,办公室窗边的空心菜、小白菜长得好极了。眼下,正是它们生长的好季节。

【对话】

“我想要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

记者:公司最大的困难出现在什么时候?

漆长松:公司的最大危机还是创业阶段,当时启动资金快耗尽,虽说我们基本上都在打地铺,省吃俭用,但是装备制造需要的各项费用还是很高,长时间没有订单,团队压力很大。公司能够过这个坎,主要是由于团队的咬牙坚持和客户的信任。虽然我们是一个小团队,华为仍然非常客观公正地给我们测试机会,当时很多专家都参与了评审,最终完全依靠产品优势获得了认可。

记者:小公司拿下大订单的秘诀在哪?

漆长松:我们是“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当时,不少自动化公司还在遵循老的技术路线,而博视广达一开始就另辟蹊径,执着于创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正面比拼的情况,我们都胜出了,靠的就是产品创新的优势。

记者:担心企业未来的发展吗?

漆长松:我个人是很有信心的,目前我们确立的工业智能测试设备和可循环农业两个方向,是根据国家需求、产业趋势、消费习惯等因素做的长期规划。不过,在研制“菜可爱”的过程中,我发现“To C”产品营销推广成本很高。第一次做这类产品,营销经验很不足,这也不单是我们一家企业的问题。如果政府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川内一些特色产品进行宣传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应该能够起到精准扶持的作用。

记者:未来公司还有哪些打算?

漆长松:在公司经营策略上,我们主要是扩大合作,比如把省外公司引入到成都一起开发产品,扩展市场。同时,也通过合作把我们的产品推出去,弥补公司资源能力的薄弱环节。其实我不是很在乎今年赚多少钱,明年又赚多少钱,而是想把团队磨练得更好,把企业做得更加持久和长远,做成一家“百年老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